《7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课件、教案、说课、学案资源列表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是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大卫.科波菲尔》(1850)是半自传体的小说,它的成就超过了狄更斯所有其他作品。于1849至1850年间,分二十个部分逐月发表,被称为狄更斯“心中最宠爱的孩子”。当时由于英、法革命运动的失败,资产阶级的反动势力更加嚣张,狄更斯对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也更加广阔。它通过一个孤儿的不幸遭遇展现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风貌,揭露了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司法界的黑暗腐败和议会对人民的欺压。作品塑造了不同阶层的典型人物,特别是劳动者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小人物”的深切同情。作者希望通过大卫·科波菲尔的成功鼓舞人们保持对生活的信心,表现出了作者对人道主义的强烈呼唤。《大卫.科波菲尔》(节选)中塑造了“债多不愁,乐天知命”人物形象——米考伯,成为了世界文学的典型,被称之为“米考伯主义”。作者以第一人称视角——借助大卫.科波菲的孩童视角,描绘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黑暗现实,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味追逐私利而不顾道德底线和法度情理的丑恶行径,展现了社会差异的悬殊而导致的尖锐社会矛盾。节选内容既表达了对人世间善良、宽厚、仁爱等美德的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根据课程标准与单元导语的相关要求,本次教学以任务探究为主体,抓住小说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从情节、任务、环境三个方面揭示文章主旨。教学过程以阅读、讨论和交流等活动贯穿始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等方面出发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