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大师·于坚》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师

于坚

我遇见他总是在会议上,坐在一个角落里,很少说话,不到他发言的时候,两条腿抖个不停,仿佛在抽风,表情激动,蓄势待发,搞得坐在他旁边的人也很紧张。到他发言,总是很吃力的样子,手挥舞着,眼晴斜瞪,眼白放大,仿佛正从一口深井里面提水,而水太深、太重,提不起来的样子。令人很担心,觉得他的话非常重要。但他最后说出来的总是语焉不详、鸡毛蒜皮、小题大做、不得要领,会议讨论南极洲是否会融化的重大问题,他却说小区里面没有花园也是不对的,浪费时间,被主持人中途打断。大多数时候他保持沉默,极力控制着由于渴望发言而即将抽风的种种症状,他有很多话要说,但坚强地自我克制住了。他在会议小休或者去洗手间的时候会突然爆发,哗啦啦地说起话来。他的口音非常奇怪,似乎躲在喉结这块岩石下面,原始的声音,没有一般受过发声训练的人的那种磁性,音箱感,自信。他的声音像非洲人说话,尖利刺耳而又嘶哑低沉,混杂着彼此矛盾的音质,一方面滔滔不绝,一方面又不愿意声张似的,因此听上去口齿不清,像是慢速穿过岩石即将到站的地铁。某个有着播音员嗓门的同事教育他,打开你的喉咙,把声音放出来,那人公鸡般的夸张地仲缩着嘴巴,这样,这样!他扬起脖子,跟着比划了几下,哑的,没声音出来,就放弃了。我从来没有在会议以外的场合见过他,我们总是一起开会,会议结来后分头离去,他总是最先离开会议室,因为坐在后面。

我一向对那些在会议上不说话的人抱有好感,总觉得真理是在这些人的沉默里面,我们心有灵犀地相视而笑。我总是对每一个落日怀着好感,而对迈步中天、滔滔不绝的辉煌日头没有感觉,当太阳发言的时候,我总是躲得远远的,钻到世界的阴影堆里。只有在冬天,在寒流之后,我才喜欢那头顶的太阳,它已经变得暖暖的,不是那么声色俱厉了。

忽然有一天在灰色的大街上看见他,他正在金碧路的人行道上向东走去。这是我在国家会议之外第一次看到他。他走路的样子真像一位大师。灰色的象,缓慢地移动着,似乎喧哗的大街不过是一座安静的森林。他身体里面装着一块石头,神情茫然,看着一切而不是某一点,显然已经灵魂出窍,神游物外了。这个人听不见汽车队列的嘈杂、看不出红灯的警告,茫然地走下人行道,在众目睽睽之下,穿过了车流,他那置身度外的神情就像盲人聋人。有的司机被这个人的傲慢激怒,愤怒地按着喇叭,他全然听不见,那么慢地移动着,就像一块石头驾着风飘在洪流之上。

我有些不能肯定他就是我认识的那个坐在会议室后排的人,相貌是对的,但身体反映出来的气质、灵魂状态完全不是那个人。难道这就是他沉默着的部分,那桶总是被会议压制着的永远打不起来的深井中的水。他像大师那样傲慢,重重地、缓慢地、抢着老于所说的那种“一”,走掉了。落日那样消失在灰色大街的另一头,累暗在后面簇拥着他。

在另一次会议的时候,我再次遇见他,我想告诉他我在大街上看到的这一幕。但看着他愚钝、欲言又止、即将抽风的样子,我打消了这个念头,我不能肯定那个在大街上走过的大师,是否与他有关。我只是随便说起,我那天在金碧路看见你了。是的。他说,我最近经常走路去上班,从气象路开始,穿过金碧路,一直走到东方广场旁边的尚义街,大约要走四十分钟,这么走比坐车好多了,我已经瘦了不少。他满足地笑起来,这样的微笑,足以肯定他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有删改)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会场是“我”与“他”的连接点,文章由此切入描写“他”在会场的种种表现,再现了“他”对会议发言的期待、急切而又不被重视的窘迫之态。

B. 写“他的声音像是非洲人在说话”、同事教“他”发音技巧,都为了说明“他”奇怪的口音,是以调侃的方式写“他”的说话带给人的切身感受。

C. 想“躲得远远的”“钻到世界的阴影堆里”,是会议上很少发言的人们,因不满发言者的“声色俱厉”“滔滔不绝”,而产生的厌恶和躲避心理。

D. 文章叙写“他”在会场内外迥然不同的表现,看似不合情理却又合乎常理,其中蕴含着作者关于会议对人的压制的忧虑和反思,这是文章的深刻之处。

2.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大师”的含意。

3. 文章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抽风”“深井里面提水”之类的词句,描述“他”的形象,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下载Word版试题
《大师·于坚》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①指看似傲慢、超然物外,实则不守规矩、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喧哗的大街上,“他”全然看不见红灯的警告、听不见车流的嘈杂,神游物外地缓慢穿过车流。②指看似能在会议中表达重要观点,实则语焉不详、没有水平的人。在会议中,“他”急切渴望掌握话语权,但发言却往往不得要领,浪费时间。   

3. ①用即将“抽风”、仿佛“抽风”写“他”渴望发言的急切之态,意在与会场外的气定神闲、置身度外形成反差,突出“他”在会场中的反常表现;②用提不起来的“深井的水”写“他”发言的吃力样子,与“他”发言的急迫形成反差,表现“他”的真实水平;③在反差中,表面在写“大师”的真实样子,实则表达会议对人性的压制和制约。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要先明确题干的要求没分析出选项的考核点,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判断。题中C项,“是会议上很少发言的人们”错误,有原文“我总是躲得远远的,钻到世界的阴影堆里”可知是“我”。故选C。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文中的词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注意集合文章内容分析,有文意可知,文中的“大师”代表一类人,在文中找到其具体的行事方式,然后概括性格特征即可,此题可根据文中的内容 “令人很担心,觉得他的话非常重要。但他最后说出来的总是语焉不详、鸡毛蒜皮、小题大做、不得要领”“他像大师那样傲慢,重重地、缓慢地、抢着老于所说的那种‘一’,走掉了”“这个人听不见汽车队列的嘈杂、看不出红灯的警告,茫然地走下人行道,在众目睽睽之下,穿过了车流,他那置身度外的神情就像盲人聋人”概括其“看似傲慢、超然物外,实则不守规矩、以自我为中心”“似能在会议中表达重要观点,实则语焉不详、没有水平的人”的形象特征。

【3题详解】

此题考核探究能力,探究文章的写作意图,要求分析文章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抽风”“深井里面提水”之类的词句,描述“他”的形象的作用,根据文中的内容可知“仿佛在抽风,表情激动,蓄势待发,搞得坐在他旁边的人也很紧张”“到他发言,总是很吃力的样子,手挥舞着,眼晴斜瞪,眼白放大,仿佛正从一口深井里面提水,而水太深、太重,提不起来的样子”和“大多数时候他保持沉默,极力控制着由于渴望发言而即将抽风的种种症状,他有很多话要说,但坚强地自我克制住了” “他身体里面装着一块石头,神情茫然,看着一切而不是某一点,显然已经灵魂出窍,神游物外了”形成反差;然后根据文意“难道这就是他沉默着的部分,那桶总是被会议压制着的永远打不起来的深井中的水”分析真正的意图是写会议对人性的压制和制约。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对文意、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等内容的考核,设错点概括类一般为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类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错误的选项命制一般都有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录入时间:2021-05-18 09: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