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大运河历史兴衰及原因之探究·梅芸》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京杭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流经浙、苏、鲁、冀四省及京津两直辖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2014年,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运河文化,属于独一无二的“活”的文化遗产,包括大运河物质文化和大运河非物质文化。前者是指在开凿、经营大运河过程之中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大运河非物质文化,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大运河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古代信息,对研究古代中国社会、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外交、民族等领域而言,是一部“大运河百科全书”;对研究各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文化态度、审美价值等传统文化概念而言,是一座“运河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大运河文化特点归结“它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

(摘编自张田《悠悠运河情 璀璨文化路》)

材料二:

大运河文化,是“运河城市群域性文化”。大运河开凿出了一个新的大环境,把若干小的割据的自然环境贯通成为一个体系,转化成人文环境,这直接刺激了“运河商业城市群”的兴起:北京、天津、沧州、德州、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杭州……在这个线形的城市带上,形成了著名的发达的“运河社会区域经济”,如古代“南粮北运”“盐运”通道、现在的“北煤南运”干线、当代的防洪灌溉干流等。

大运河文化,可分为三个层次:高级文化,包括建筑、文学等;大众文化,指沿途习俗、仪式、衣食住行、生活方式等;深层文化,指价值观取向,即黄河文化延伸出来的那种民族精神,早已渗透在大运河文化深处。那么,大运河文化作为一种活化石文化,必然把大运河精神回归成一种活化石,因为她与中华民族精神同根同脉。运河高级文化,是没落的封建时代的产物,而运河大众文化却植根于运河深层文化里。运河深层文化概念,则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依旧存活于运河民间、运河文化遗址、优越的经济条件和人文环境之中。

(摘编自姜师立《中国大运河文化》)

材料三:

大运河为历代皇朝大一统局面的最重要的政治纽带。它驾驭南北,政局总揽全国,维系中央集权。隋唐政权北移,到元明清,大分裂始终未出现,证明了大运河文化的同化作用是存在的。

大运河文化具有包容性、统一性、开放性、凝聚性和向心性。大运河在沟通物质交换的同时, 大大削去了地域文化的不平衡,以黄河文明为中心,同化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差别。由此,把东南文化、岭南文化、江南文化、齐鲁文化、中土文化、江淮文化、黄河文化、燕北文化、西部文化等等几乎全部文化错综融会在中国传统思想悠久的时空里;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大运河文化。大运河文化与其周边文化,始终以长安、洛阳、开封、杭州、北京为文化中心。换言之,大运河文化脱离不开其母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大一统文化。

(摘编自梅芸《大运河历史兴衰及原因之探究》)

1. 下列对材料中“大运河文化”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运河文化依托京杭大运河而兴起,包括大运河物质和非物质两种文化,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活”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化。

B. 鉴于大运河文化是研究古代中国各领域的“百科全书”,也是一座研究各民族多方面传统文化的“博物馆”,2014年,大运河文化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C. 大运河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同根同脉,其深层文化概念,以运河大众文化的方式,依旧存活于运河民间、运河文化遗址、优越的经济条件和人文环境之中。

D. 大运河文化以黄河文明为中心,几乎把中国全部的文化,错综融会在中国传统思想悠久的时空里,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大一统文化的形成。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京杭大运河既创造了显性的物质文化,也形成了隐性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B. 大运河的开凿造就了运河城市群域性文化,进而刺激了“运河商业城市群”的兴起,形成了著名的发达的“运河社会区域经济”。

C.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大运河文化的评价,可知大运河文化具有流动性、多维性、互惠性、交流性和互补性等多重特点。

D. 大运河在政治上促进并维护了历代皇朝的大一统局面,从隋唐到元明清,中国始终未出现大分裂,其中大运河文化的同化作用功不可没。

3. 根据上述材料,再概括出两条我国传承并发扬大运河文化的可行性措施。

①加强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大运河及其优秀的文化,增强民族和文化自豪感。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载Word版试题
《大运河历史兴衰及原因之探究·梅芸》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B   

3.     (1). 加强运河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让大运河长流不息。    (2). 加强对大运河文化的整理、研究、发掘、保护和展示或保护大运河的物质文化,提炼并发扬大运河的隐性文化。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

A项,“也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化”错误,文中无据,相关信息材料一“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B项,“大运河文化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错误,材料一“2014年,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大运河”,非“大运河文化”。 

D项,“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大一统文化的形成”错误,原文材料三第二段“大运河文化脱离不开其母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大一统文化”,可知是离不开不是促进。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项,“大运河的开凿造就了运河城市群域性文化,进而刺激了‘运河商业城市群’的兴起,形成了著名的发达的‘运河社会区域经济’”错误,前后顺序错误,根据材料三第一段可知应为:大运河的开凿刺激了“运河商业城市群”的兴起,进而造就了运河城市群域性文化,最终形成了著名的发达的“运河社会区域经济”。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表层上,“京杭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流经浙、苏、鲁、冀四省及京津两直辖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可知要加强运河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让大运河长流不息。深层次上, “大运河文化,属于独一无二的‘活’的文化遗产,包括大运河物质文化和大运河非物质文化。”“大运河文化,可分为三个层次:高级文化,包括建筑、文学等;大众文化,指沿途习俗、仪式、衣食住行、生活方式等;深层文化,指价值观取向,即黄河文化延伸出来的那种民族精神,早已渗透在大运河文化深处”“大运河文化具有包容性、统一性、开放性、凝聚性和向心性”“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大运河文化”,可知要加强对大运河文化的整理、研究、发掘、保护和展示或保护大运河的物质文化,提炼并发扬大运河的隐性文化。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录入时间:2021-02-10 10: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