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倪云林画论·[明]吴从先》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倪云林画论

[明]吴从先

画,一艺耳。然品既不同,情亦殊致,则系之其人矣。

云林之时,以画名家者,富春则黄公望,林平则王叔明,武塘则吴仲圭,而云林最后出。从公望游,遂寄兴于山水间,然不为蛮峦叠嶂、嵌崎诡怪之状。盈尺林亭,瘦风疏雨,朗树两三条,修竹十数竿,茅屋独处,旷石两层,意兴毕于此矣。然云烟烂熳之致,潇爽不群之态,意色不远,平淡不奇,遂定名于三家之上。

虽然,云林竟以画累之矣。人固有以画重者,而画亦有以人重者。画以托意,意以传神。山水之趣,不为笔墨而飞;笔墨之间,偶缘山水而合。以此思画,画可为也。

云林当胜国之季,栖隐吴门,不求闻达。楼藏异琛,架藏异书。胡人登其楼,惊拜而退;揭斯探其架,长叹而归。袭等龙宫,帙散孔壁,古今之至人,文人之领袖也,而徒以画名也?

士诚崛起,麋鹿吴宫,云林浩然发桴海之叹。而士诚幕罗,多方不屈,穷辱频加。脱百万于敝屣,捻虎须于牙吻。而青山无恙,白骨不淄,斯又昂藏烈丈夫也。

云林自有逸于千百世之上,风于千百世之下者在。而徒以画也,则倕用巧当以官废,右军风流当以官掩,而寿亭忠义当与此刀并蠡矣。惟不局于画,则竹之矢,书之法,关之刀,不磨于天壤,而卒无意于天壤也。造化自有以雄之者,而岂为此拘拘也?不以画求云林,而云林亦在也。以画求云林者目中无人宇宙无人天地直一帧耳此云林之心超出于三家者是云林之不以画累者也

[注]①倪云林:元代画家倪瓒,字元镇,号云林。②云林当胜国之季:指倪云林身处元朝末年。③揭斯:揭傒斯,元诗人。④唾:人名,据说是黄帝时的巧匠。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兴毕于此矣             毕:全部,全都

B. 云林浩然发桴海之叹       发: 抒发,生发

C. 脱百万于敝屣             敝屣:破旧的鞋子

D. 不以画求云林             求:请求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画名家者               作《师说》以贻之

B. 遂定名于三家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C. 惊拜而退                 蟹六跪而二螯

D. 古今之至人               苟以天下之大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倪云林的山水画——“盈尺林亭,瘦风疏雨,朗树两三条,修竹十数竿,茅屋独处,旷石两层”,展现了清淡古朴的色相,是画家独特人格精神的体现。

B. 张士诚崛起之时,曾多次邀请倪云林做其幕僚,但他辞不就职,宁舍百万家产,宁得罪权贵,也不丢人格尊严。

C. 胡人“惊拜而退”,揭斯“长叹而归”,在作者看来,与其说是因为珍宝异书,不如说是为倪云林的风致情操所折服。

D. 作者以论画为主,以写人为辅,由画论人,心中时时有人在,文中处处有画在。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画,一艺耳。然品既不同,情亦殊致,则系之其人矣。

(2)人固有以画重者,而画亦有以人重者。

5.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以画求云林者目中无人宇宙无人天地直一帧耳此云林之心超出于三家者是云林之不以画累者也

下载Word版试题
《倪云林画论·[明]吴从先》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D    2. B    3. D   

4. (1)绘画,只是一种技艺。然而画品不同,其中体现的情操也各有不同,这就关系到作者本人了。

(2)人本来有凭借绘画而被世人所看重的,但画作也有凭借作者而被人所看重的。   

5. 以 画求云林者/目中无人/宇宙无人/天地直一帧耳/此云林之心超出于三家者/是云林之不以画累者也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解答本题,考生可以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

D项,“求”应解释为“评价”。句子翻译为:不以画作的成就来评价云林。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需要学生真正理解文意,掌握虚词用法,难度较大,考生做题时必须认真。

A项,前一个为介词, 凭借;后一个为连词, 表目的,来。

B项,两个“于”均为介词,在。

C项,前一个为连词,表顺承;后一个为连词,表并列。

D项,前一个为结构助词,的;后一个为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筛选归纳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D项,“作者以论画为主,以写人为辅”错。本文虽为“画论”,实为“人论”,言画内容甚少,论人内容更多,作者重点写的是倪云林的德行情操。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句翻译时应注意:画,一艺耳,判断句;殊致,各有不同;系,关系。

第二句翻译时应注意:固,本来;以,凭借;重,被看重。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以画求云林者”是一句完整的句子,“云林”作“求”的宾语,“者”用在名词后面表示停顿,其后断开;“目中无人”“宇宙无人”为并列句子,中间停顿;“天地直一帧耳”中,“耳”为句尾语气词,其后停顿;“此云林之心超出于三家者”是一句完整的主谓宾句子,其后停顿;“是云林之不以画累者也”也是一句完整的主谓宾句子,“是”做主语,译为“这”,中间不停顿。句子翻译为:用绘画来评价云林,没有人能与他匹敌,天地只是他笔下的一幅画作罢了。这是云林的心性超越了其他三人的地方,这也是云林不会因为画作妨碍(自己)的原因。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绘画,只是一种技艺。然而画品不同,其中体现的情操也各有不同,这就关系到作者本人了。

在倪云林生活的时代,凭借绘画而成名成家的,富春是黄公望,林平是王叔明,武塘是吴仲圭,而倪云林成名最晚。他曾与黄公望交游,于是寄情于山水之间,但不画崇山峻岭、峰峦险峻的样子。在画作的尺幅之间,画树林凉亭,清风细雨,两三棵枝条稀疏的树,数十竿修长的竹子,一座茅屋,一两层平阔的岩石,意境全都体现在其中了。而作品中云霞烟雾弥漫的意境,潇洒脱俗的情态,并不借助奇怪的物象来表达,画面平和冲淡,不刻意作怪,以这种特色而定名在其他三人之上。

即使取得这样高的成就,倪云林也被画家的名声妨碍了。人本来有凭借绘画而被世人所看重的,但画作也有凭借作者而被人所看重的。绘画作品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是用来传递画家精神品格的。山水画的趣味,不在使用笔墨的技法;笔墨之间,机缘巧合因为山水而契合。这样理解绘画,才能画得好。

倪云林身处元朝末年,到苏州一带隐居,不愿显达,家里收藏了许多奇珍异宝,书架上有很多珍贵罕见的书籍。胡人登上他的藏书楼,受到震撼而拜谢退去;揭傒斯看到了他的书架,长叹着回去。他的衣物像龙宫里的那样华美,他的书籍都十分珍贵。他是古往今来最完美的人,是文人的领袖,难道仅仅是因为会画画而闻名吗?

张士诚的势力崛起,统治苏州。倪云林刚正不屈,打算隐居,而张士诚多次招揽他,他都不答应,频繁受到屈辱。他丢弃价值百万的家产,像丢弃破鞋子一样;触犯了权贵,就像在老虎唇齿之间捻虎须一样,而最终稳如青山,清白的风骨没有被污,这又是英武豪迈的大丈夫。

倪云林自有超越千百世之上,流行千百世之下的东西存在。如果他只因绘画而闻名,那么倕的机巧就会因他做官而不再被看重,王羲之的风流也因做官而被掩盖,关羽的忠义也会随着他的刀而朽坏了。所以只有不局限于绘画,他的风骨才能像倕制造的竹矢,王羲之写字的技法,关羽的刀法那样,不被天地磨灭,最后又无意于天地。大自然本来就有能让它们傲视万物的办法,怎么能做这种拘泥于技艺本身的事情呢?不以画作的成就来评判云林,云林仍然存在(于世)。用绘画来评价云林,没有人能与他匹敌,天地只是他笔下的一幅画作罢了。这是云林的心性超越了其他三人的地方,这也是云林不会因为画作妨碍(自己)的原因。

录入时间:2021-03-17 09: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