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军队

B.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若:如果

C.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亡:灭亡

D. 子犯请击之。                  击:攻打

2. 虚词“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 公从之

B.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D.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3. 文言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

A. 夫晋,何厌之有?

B. 大王来何操?

C.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 何陋之有?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就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秦晋两个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

B. 文中写烛之武临危受命。他在郑伯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下,抛开个人感伤和利益,承担起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重任,体现烛之武的深明大义。

C. 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D. 文章最后一段,晋国大臣子犯请求派兵攻打秦军,原因是秦王背信弃义。然而,晋文公并没有答应子犯的请求。晋文公认为此时攻打秦国,违背秦晋之好,丧失了诚信,因而也撤兵而去。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秦伯说,与郑人盟。

下载Word版试题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A    2. B    3. C    4. D   

5. (1)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A项,“军:军队”错误。军,名词活用为动词做谓语,驻扎。故选A。

【2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所给句子的含义,然后对应相关虚词的用法准确辨析。

A、之,代词,他。指佚之狐。

B、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之,代词,他。代郑伯。

D、之,代词,这件事。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熟知各类句式的特点和判断方法,结合句意辨析。

A、宾语前置句。何厌之有,有何厌。

B、宾语前置句。何操,操何。

C、状语后置句。以其无礼于晋,以其于晋无礼。

D、宾语前置句。何陋之有,有何陋。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D项“因而也撤兵而去”以偏概全。撤兵的原因还有两个: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答此类题一定要事先还原语境,切忌直接读句子翻译。翻译时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1)子,对谈话对方的尊称,您。是……也,判断句式,这是……。(2)说,通“悦”,高兴。盟,名词活用为都动词,订盟约。

【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注意体现句式和实词的各种用法及活用类型。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译文: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录入时间:2021-04-09 09: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