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中国思想史·葛亮光》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那些把语言看成是纯粹运思符号的辩者不同,墨子一系的语言观念属于知识与经验的范畴,于是他们进一步分析说,仅仅有单个的语词还不够,还要有分类、总括,这样才能把大千世界林林总总在“思维—语言”中彰显出秩序来。墨子后学指出:“名:达,类,私。”按照《经说》的解释,是“物,达也”,就是说,“物”是一个总的名称,但只有通过“名”,才能显示“物”,只有通过“类名”,才能对现象世界进行秩序化的把握,只有通过“私名”才能确认和显示每一事物,所以“有实必待文名也”。比如“马”是一个“类名”,规定了各种“马”的名称,人们从“马”这一指称而知道“马”;又比如“臧”是一个“私名”,只有“人之贱者”叫做“臧”,那么“臧”就专门指身份低贱的人。当人们要把握世界时,必须通过语言,这就叫“告以文名,举彼实也”。

由于语言(名)有这种传递知识、指称世界(实)的意义,所以应当准确而且精练,即所谓“名实耦,合也”。他们认定,“名”与“实”应当是契合的,对“实”的认识应当通过契合的“名”,而适当的“名”才能切中一定的“实”。因为纷坛的现象世界太复杂,人类的个人经验太有限,要把握感觉所不能达到的领域,要传递把握到的知识,只能依不赖语言。语言给人们呈现与构筑一个世界,就像一个地球仪象征一个地球,一张星图表示整个宇宙一样,语言象征着人们思想中展现出来的世界。

既然语言有此意义,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名”“实”相合,这是极其重要的、清理思维的前提。墨子后学对类,类排关系的关注,正是沿着这思路来的。《墨子·经上》中首先肯定经验和理智的认识能力,而这种“知”即认识能力又通过“名”来表述、传递、延续、积累,而“名”又分为“达”、“类”、“私”,即大、中、小概念,它们分别表达为语言中内涵、外延不同但又互相包容的三种语词,对应着世界上大中小不等的门类种属的各种事物。而语言的用法,又有“移”、“举”、“加”,通过语言的概括、描述和指示,人们了解了现象世界。

在战国的名辩之风中,墨子后学归纳了语言和思想的进路,要求语言切中世界。在《经说下》中称,“辩也者,或谓之是,或谓之非,当者胜也”,所谓“当”,就是切中事实,符合经验,成为知识,他们在“名”符其“实”的基础上肯定了人的感觉、知觉、经验,理智所得来的知识的有效性,他们并没有把语言和世界剥离,他们相信人是能够把握世界的,语言是可以切中世界的,因而他们与传统的各家并没有太大的距离。他们理智地分清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差异,自信地确立语言对世界的分析、归纳、描述的意义,乐观地相信语言对世界的调节性功能。

通过语言,他们可以在思维中将整个世界清理得井井有条、一丝不苟,似乎现象世界真的就在这套语言中安分守己地秩序化了,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语言观念,也是他们对语言与世界的结论。

(摘编自葛亮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有对词语进行分类,总括,才能在“思维一语言”中彰显大千世界的秩序。

B. 如果没有“名”,那么“物”就不存在。所以人们必须通过语言来把握世界。

C. 要使“名”与“实”契合,就应当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名)指称世界(实)。

D. 对类、类推关系的关注,以及要求语言切中世界,都是为了“名”“实”相合。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认为语言能把人们思想中的世界展现出来,这是墨子后学语言观立论的前提。

B. “马”与“臧”分别是“类名”与“私名”,这样举例论证有利于形象地理解观点。

C. 文章论述了语言把握世界的可能性、要求与方法、途径、行文思路清晰而有纵深感。

D. 文章借助“当”的概念,论证了人的感觉、知觉、经验、理智是知识的有效来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达、类、私”各有功用,对应不同门类种属的事物,可见当时对事物的科学认识已领先世界。

B. 要传递把握到的知识,只能依赖语言,语言是人类文明发展流传的主要工具和根本途径。

C. “达、类、私”的概念分类,“移”、“举”、“加”的用法规范,显示当时的语言发展已经十分精细。

D. 既自信于语言对世界的意义,又清楚它们之间的差异,墨子后学的语言观优于其他辨者的语言观。

下载Word版试题
《中国思想史·葛亮光》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锁定答题区间,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本题中B项“如果没有“名”,那么“物”就不存在。”表述错误。因为原文说“只有通过‘名’,才能显示‘物’”,而不是没有“名”,“物”就不存在。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并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本题中D项“借助“当”的概念,论证了人的感觉、知觉、经验、理智是如识的有效来源”表述错误。根据文本第四段,首先作者先提出“在战国的名辩之风中,墨子后学归纳了语言和思想的进路,要求语言切中世界”,然后举“当”的概念做解释,可见举“当”的概念主要是用来说明语言要切中世界这一要求的。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通过分析比对,得出答案。本题中A项“对事物的科学认识已领先世界”表述错误,因为无法推出这一结论,在文中没有依据。B项中说“语言是人类文明发展流传根本途径”表述错误。根据文本“由于语言(名)有这种传递知识、指称世界(实)的意义,所以应当准确而且精练,”以及“要传递把握到的囗识,只能依赖语言”可知“语言是人类文明发展流传的主要工具”,而“根本途径”说法太绝对,在文中没有依据。D项中“子后学的语言观优于其他辦者的语言观”推论不当,在文中无依据。故选C。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录入时间:2021-04-24 09: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