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40年,不仅中国的经济体量实现了跃升,社会分工也随之改变。40年来,“工、农、兵、学、商”为主的单一职业体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职业体系在细化与新生中逐步重构。2015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颁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新增了347个职业、取消了894个职业。

“影响职业变迁的核心因素就是生产力。”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陈宇说,自中国在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释放,经济实力持续跃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让职业分工愈加细化,职业结构出现内部分化。

40年来,在职业变迁的增减中,既有生产力提高、需求升级带来的传统职业的细分与变迁,也有科技进步催生出的职业更替。面对已经出现或者即将出现的新业态、新职业,多位受访专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及时建立新职业的行业规范,将之纳入议事日程。

面对新技术对传统工作岗位的颠覆和新岗位的创造,诸多专家建议,劳动者也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的自我开发、更新知识。劳动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能力,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劳动者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勤奋、好学、创新,使自己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职业变化。

(摘编自《在细化与新生中重构——透视四十年职业变迁》,《瞭望》第48期)

材料二:

新职业的纷纷出现,为产业、行业、职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一种引导,从新职业的产生可以看到,在转换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进程中,将有越来越多的新职业亮相。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过1000家;而在交通行业,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2017年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末,中国内地已有34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城轨服务人员已成为一支新的职业队伍。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认为,新职业不断发布有利于形成好的导向,将给人力资源市场就业及其服务的改进完善、大学教育专业设置调整和教学方法改革、劳动者就业等提供良性引导。

(摘编自《职业变迁折射社会新发展》,《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2月12日)

材料三:

职业变迁见证着时代变迁。有些职业被淘汰或走向没落、有些职业则成为新宠,职业体系的重构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文明的必然要求。

职业变迁成就了品质生活。今天,很多职业的兴起缘于人们就业需求的多元和细化,这些需求的产生跟物质生活极大进步和丰富有关。职业变迁更大的意义或者说启示在于一种求新求变的意识。实际上,依靠市场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市场和消费群体就在那里,就看你有没有填补空白或者发明创造的意识,有没有从公众需求出发的思维。

当然,职业变迁也可能会带来一些新问题、新博弈,发展中可能生出一些枝节,比如,传统产业调整后的劳动力过剩问题,网约车司机的素质和乘客的安全问题,网络主播带来的直播界限尺度问题,代驾的安全和责任承担问题,包括由此带来的服务平台与具体劳动者之间关系的确定。新职业中的新角色以及社会其他成员都应该正视并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应迎接、顺应这种时代的发展变化,鼓励、珍视创造性劳动,培养、储备更多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

(摘编自《工人日报》2017年5月3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体系发生显著的变化,职业分工愈加细化,职业结构出现内部分化。有的传统职业消失或走向没落,也涌现出新的职业类别。

B. 职业变迁是时代变迁的必然结果,是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催生的积极变化。专家苏海南认为,这种变化对人力资源市场、大学教育、传统产业调整都将提供良性的引导作用。

C. 职业变迁可能会带来新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将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制定新职业行业规范应该列入政府相关部门的议事日程。

D. 面对职业变迁的社会现实,劳动者应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之相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向着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迈进。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中国经济体量的跃升,也引发社会分工的改变,促成职业分工的愈加细化,整个社会的职业体系的重构已成为趋势。

B. 社会变革引发颠覆性变化,应该认识到职业变迁与每个劳动者的利益息息相关,也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变化中积极应对。

C. 职业变迁激活了整个社会求新求变的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这种创新求变提供了制度保障,经济社会在创新中将更加良性地发展进步。

D.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列举了重要数据,这些数据足以表明社会职业体系的重大变化,也显示出职业体系重构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现实性很强。

3. 围绕“职业变迁”,三则材料关注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作简要说明。

下载Word版试题
《·》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D    2. C   

3. 材料一:写改革开放四十年,职业体系在细化与新生中逐步重构及原因探究;

材料二:职业新变迁彰显社会新发展及给社会带来的积极作用;

材料三:写职业变迁带来的求新求变意识的崛起,也带来新的问题,并呼吁应对问题的应用态度。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是否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时空错位等问题。D项,曲解文意,材料三末段“我们应迎接、顺应这种时代的发展变化,鼓励、珍视创造性劳动,培养、储备更多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但不能说“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向着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迈进”,“目标”属无中生有。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中重要信息、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答题时,筛选原文信息,认真比对选项意思,注意选项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特别注意指代词(如“它”“其”等)、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程度词 (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时间词(“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是否有说法绝对、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问题。C项,无中生有,材料一第二段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让职业分工愈加细化,职业结构出现内部分化”,但不能说这种经济体系为“为这种创新求变提供了制度保障,经济社会在创新中将更加良性地发展进步”,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三则材料关注的侧重点”,回归原文,从每则材料立足的时间(历史、现实、未来)、思考的角度(经济、政治、文化等)、获益的对象(人民、学生、老人、国际关系等)、采取的措施(立法、转变思想、长信科技等)角度思考材料的侧重点。材料一:依据第一段“40年来……新的职业体系在细化与新生中逐步重构”、第三段“在职业变迁的增减中,既有生产力提高、需求升级带来的传统职业的细分与变迁,也有科技进步催生出的职业更替”依据《在细化与新生中重构——透视四十年职业变迁》,容易概括出答案;材料二:依据第一段“在转换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进程中,将有越来越多的新职业亮相”,第二段“有利于形成好的导向”“提供良性引导”容易概括出职业变迁带来的积极作用;材料三:第一段“见证着时代变迁”、第二段“成就了品质生活”“更大的意义或者说启示在于一种求新求变的意识”写职业变迁带来的积极影响,第三四段写带来新的问题,并呼吁应对问题的应用态度。

【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

录入时间:2021-04-27 09: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