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读懂塞罕坝精神的内涵》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塞罕坝,是蒙古语和汉语的混合用语,意思是“美丽的高岭”,位于北京正北约450公里的河北承德境内。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是清朝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末年为弥补国库亏空,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开围放垦,再加上日寇掠夺、山火不断,到新中国成立时,这里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变成了风沙蔽日的茫茫荒原。

上世纪60年代初,正是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但国家仍然下定决心,在塞罕坝建设一座大型国有林场,恢复植被,阻断风沙。1962年9月,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者,肩负“为北京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神圣使命,从全国18个省(市)集结上坝,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高寒沙地造林。

塞罕坝地处高寒,冬季漫长,年均积雪长达7个月,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3.3摄氏度,加上偏远闭塞、物资匮乏,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困难和挫折超出想象。由于缺乏在高寒地区造林的经验,头两年人们满怀希望种下的2000多亩落叶松,成活率还不到8%。经过反复试验,林场技术攻关组改进了“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改变了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此后,塞罕坝机械造林全面提速。

但是,塞罕坝人要经受的考验并没有结束。1977年10月28日,塞罕坝遭遇了一次罕见的雨凇灾害,一夜之间,57万亩树木被厚厚的冰凌包裹,20万亩树木全部被毁。1980年夏天,塞罕坝又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12万亩树木旱死。

就这样,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接续奋斗55年,终于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使得在自然状态下,至少需要上百年才能修复的塞罕坝生态,重现盎然生机。

(摘编自塞罕坝林场先进事迹报告会》)

材料二:

建场55年来,塞罕坝林场的造林面积达到了112万亩,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升,且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高,达到全国森林平均水平的1.58倍,世界森林平均水平的1.23倍,林木总蓄积1012万立方米,林木价值40多亿元,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如果把这里栽种的树木按一米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

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71.7万吨,释放氧气51.5万吨;空气负氧离子是城市的8至10倍。近十年,塞罕坝与建场之初的十年相比,年均无霜期增加11.6天,年均降水量增加63.3毫米,年大风天数平均减少30天,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人民币。

塞罕坝林场总减排量为47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造林碳汇和营林碳汇项目,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备案,其中12.3万吨造林碳汇已经挂牌出售。这是迄今为止全国林业碳汇签发碳减排量最大的资源减排碳汇项目,如果全部实现上市交易,保守估计可以实现上亿元收入。塞罕坝促进绿色发展、促进生态脱贫的作用是巨大的。

(摘编自《塞罕坝:中国如何造就生态奇迹》)

材料三:

每年七八月份,旅游进入旺季。1993年以来,塞罕坝已累计接待游客52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3.3亿元。去年,塞罕坝接待了逾50万人次游客,门票收入可达4000多万元,使一度占全部收入90%以上的木材产业比重降到50%左右;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给百姓带来商机。

塞罕坝林间的山野菜能从春一直采到秋,有的人家仅靠这一项就能年收入几万元;尤为可喜的是,塞罕坝森林碳汇交易也在运作中,据中国碳汇基金会测算,塞罕坝机械林场有45万余亩森林可包装上市,碳排放权交易总额可达3000多万元。在塞罕坝,松树的松针经年累月地落下,形成了厚厚的腐殖土,商贩们收来装在白色口袋中,摆上了超市的货架,这就是养花人最爱的“松枝花土”;源自塞罕坝的伊逊山泉,1吨卖到4000多元,超过了一吨粗钢的价格

绿水青山靠着强大的后劲,释放出了金山银山的效应。2002年,塞罕坝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区;2007年5月,通过国务院审定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摘编自《读懂塞罕坝精神的内涵》)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地处高寒,其中造林面积达到112万亩,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一座现代化的国有机械人工林场。

B. 经过了几代造林人的艰苦奋斗,塞罕坝林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了数倍,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也超过全国甚至全世界平均水平。

C. 全国林业碳汇签发碳减排量最大的资源减排碳汇项目——12.3万吨造林碳汇挂牌出售,说明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多样化。

D. 塞罕坝林场取得了突出成绩,每年接待游客几十万人,门票收入可观,但过度的旅游开发也使林场的木材产业收入明显下降。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原本森林茂密的塞罕坝从清代到解放初,再到如今人工林场,其兴衰巨变,充分说明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重大影响。

B. 植树造林改善环境,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奋斗,在短时间内不能得到回报,只有经过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后才会有收益。

C. 虽然塞罕坝林场的林木没有直接转化为金钱,但旅游业给百姓带来商机,这也说明“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说法的正确。

D. 一吨粗钢还比不上塞罕坝一吨伊逊山泉水的价格,说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意义重大,前景广阔,可以取代钢铁等传统工业。

3. 塞罕坝林场的建设产生了哪些方面的效益?请简要概括说明。

下载Word版试题
《读懂塞罕坝精神的内涵》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D    2. A   

3. ①经济效益:林木、旅游、山野菜、碳排放、松针、山泉都能创造价值;②生态效益: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升,为当地阻沙源、涵水源,净化水质,改善气候;③精神效益:为我们树立了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不断创新,勇于创造的精神榜样。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浏览选项意思,回归原文,比对是否有时空错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等问题,选出最佳答案。D项,“但过度的旅游开发也使林场的木材产业收入明显下降”曲解文意,结合“去年,塞罕坝接待了逾50万人次游客,门票收入可达4000多万元,使一度占全部收入90%以上的木材产业比重降到50%左右;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给百姓带来商机”可知,这是在赞扬塞罕坝旅游收入高,并非说过度的旅游开发使木材产业受影响。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是否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时空错位等问题。B项,据材料一末段“接续奋斗55年,终于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可知B项“植树造林改善环境,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奋斗”正确,但后半句“只有经过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后才会有收益”说法太绝对,材料三提到塞罕坝1993年开始接待游客,也就是31年便有了收益,故B项错;C项,“塞罕坝林场的林木没有直接转化为金钱” 说法错误,据材料三第一段“使一度占全部收入90%以上的木材产业比重降到50%左右”可知林木有直接转化为金钱;D项,“可以取代钢铁等传统工业”于文无据。原文“源自塞罕坝的伊逊山泉,1吨卖到4000多元,超过了一吨粗钢的价格”意思是在赞扬塞罕坝的成就,而非将它与钢铁进行比较,更不可能取代钢铁。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塞罕坝林场的建设产生了哪些方面的效益”,回归原文,从每则材料立足的角度(技术经验、生态、经济、精神)思考材料的收益点,如材料一在植树造林的技术经验上的收获、在生态上防风固沙的效益;材料二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促生态脱贫的效益;材料三介绍的旅游、山野菜、碳排放、松针、山泉方面的效益。考生分要点概括,语言应简洁。

【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

录入时间:2021-04-28 0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