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正确理性看待疫情,凝聚群防群控的社会共识》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也形成一定影响。及时有效开展心理疏导,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内容。社区工作人员身处疫情联防联控一线,要在守住防线、阻断疫情扩散蔓延的同时,加强人文关怀,做好心理疏导,帮助人们正确调适心理,维护社会情绪健康稳定。

精准识别不同人群心理状况。精准识别是精准施策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面临突发性危机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等应激反应,甚至出现身体症状;反应过度,会损害自身免疫系统,导致身心疾病。因此,在疫情防控中,要重点关注居家隔离人员、患者家属、病亡者家属等重点人群的心理状况,研判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和干预,减少由负面情绪引发的非理性行为;利用网格化管理优势,采取适当方式,了解社区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对疫情的认知态度等,通过分析评估,识别高危人群的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实施分类疏导干预,缓解疫情带来的消极心理影响。

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有序参与。“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疫情期间做好社区心理疏导工作,需要更多力量参与。研究发现,鼓励人们有序参与疫情防控或灾害救助,能促进心理调适、消解负面情绪。要做好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把群众发动起来,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统筹调配社区干部、楼门院长、物业公司员工、居民群众、志愿者等社区力量,促进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

广泛普及疫情防控相关知识。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担心、焦虑和不安,这些都是正常的应激反应。但也有一些人缺乏医学常识,听信传言谣言,产生过度恐慌情绪。疏导负面情绪,可以在社区建立以预防、预测为主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等平台主动发布疫情防控工作动态,宣传各地疫情防控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普及推广科学防护知识,引导居民正确理性看待疫情,凝聚群防群控的社会共识;可以邀请医务人员、疾病防控工作者在线宣讲,解疑释惑。

(摘编自《人民日报》 2020年3月24日)

材料二:

遇到紧急事件时,人体内在的平衡被打破,机体会立即调动生理、心理系统的反应,竭尽全力应对突发事件,进入应激状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陷入焦虑、恐慌之中。这不仅给身体和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而且长时间、聚焦式的心理恐慌会对整个社会机体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对民众的心理疏导不可或缺。

实施心理疏导,须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分类分级服务;二是专业、有序、符合伦理要求。当前的心理服务主要通过热线电话和网络实施,运用专业技术和方法,为求助者提供针对性服务。疫情初期,国家卫健委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予以指导;心理学界也迅速组织起来,通过心理热线、在线咨询等方式提供心理服务。但是短板也仍然存在,以心理援助热线为例,目前各地社会组织,已经支持建设了几百条心理援助热线,但缺少统一管理,存在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对服务质量很难进行有效评估。

社会心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核心因素是信息传播。病毒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身体健康,疫情则通过信息影响社会健康。如果真实的信息能跑赢病毒,自然就能减缓人们的焦虑,缓解负面情绪。心理支持不能狭义理解为只是消除负面情绪,更重要的是激发正面情绪。在媒体的信息宣传中,应当强化事实传播,多一些科学知识和防控进展,多一些展现国家力量、人性光辉的内容,从而引导民众建立理性积极的心理状态。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02月11日)

材料三: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们该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不同人群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日前,记者采访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指导手册》编委会主任游旭群教授。

记者:当意外来临,焦虑、恐慌是人们最主要的情绪,疫情对一个人产生的心理影响有哪些?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

游旭群:疫情给我们造成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与行为三个方面。这两天大家特别关心疫情信息,因信息不够明确会产生认知冲突、无所适从等,都属于认知上的变化;同时,情绪上容易紧张、恐惧,甚至是抑郁愤怒;从行为方面来看,大家的生活也会出现很大变化,出行受限、社交减少等。这几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恐惧会加剧我们对疫情的非理性认知,生活的变化又会加剧情绪的紧张感等。

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的群体,他们在心理反应上必然存在差异。对待重度应激反应,我们可以借助专业的心理测评手段和诊断技术进行评估和治疗;对普通人群来讲,应激反应比较弱,未达到临床标准,自我心理健康评估时,可以依据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生理活动正常,关注睡眠饮食是否规律、免疫力是否下降;二是情绪反应适度,是否存在过度焦虑、持续抑郁、易激怒现象;三是社会功能良好,是否存在自我封闭、兴趣减退等现象。通常来讲,只要这几个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就无须过度关注和紧张。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2月6日)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疫情,人们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属正常应激反应。但反应过度,也会损害身体健康,有必要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B. 确诊感染的患者和在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面对疫情,心理压力最大,最需要心理援助,其他人群的心理状况可不必重点关注。

C. 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人们的应激反应也各不相同,加上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需分级分类服务。

D. 虽然国家卫健委、心理学界、社区工作人员等积极投身心理疏导工作,多方面提供心理服务,但心理援助仍有不足之处。

2. 下列各项中不能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心理支持的一项是(   )

A. 通过唱歌、体育锻炼、向朋友倾诉,或者大哭一场等方式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B. 借助正念、冥想、听音乐、深呼吸、积极想象、头部按摩等方法使心理放松。

C. 打热线电话,或借助自助咨询App等向心理学界寻求心理援助,获取心理健康知识。

D. 持续关注疫情报道,借助电视、网络等社交媒体了解疫情信息,掌握病毒知识及危害。

3. 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则材料都提到要为人们提供心理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所以,面对疫情,需要医学防控,更需要心理防“疫”。

B. 疫情期间,需要多种力量参与疫情心理疏导工作,因为人们参与疫情防控或灾害救助,能够促进心理调适、消解负面情绪。

C. 疫情会在认知、情绪与行为三个方面给公众造成心理影响,因信息不够明确,容易使人产生紧张情绪,生活方式也会发生变化。

D. 受疫情影响,人们的心理应激反应也不同。对普通人来说,应激反应比较弱,如果未达到临床标准,就无须过度关注和紧张。

4.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心理应激反应”下一个简要定义。

5. 材料二和材料三都围绕“心理防‘疫’”来谈,但是在行文思路和表述重点上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正确理性看待疫情,凝聚群防群控的社会共识》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D    3. C   

4. 心理应激反应是指人们在面临突发性危机时,在心理方面表现出的不适、紧张、恐惧等异于平常的反应。   

5. 行文思路:材料二作为新闻评论,采用“总分”结构。首段提出中心论点“对民众的心理疏导不可或缺”,然后层层推进,指出“开展心理疏导,须把握两个原则”,及“借助信息传播引导社会健康心理”。

材料三作为访谈录,采用“问答式”行文,在一问一答中依次阐述“疫情对一个人产生的心理影响”和“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

表述重点:材料二侧重强调疫情来临时对民众(或社会)的心理疏导;材料三则围绕疫情对个人产生的影响及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来谈。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项,“其他人群的心理状况可不必重点关注”错,由材料一中“在疫情防控中,要重点关注居家隔离人员、患者家属、病亡者家属等重点人群的心理状况”可知。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由材料二中“心理支持不能狭义理解为只是消除负面情绪,更重要的是激发正面情绪”可知,心理支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消除负面情绪,二是激发正面情绪。

A项,“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属于消除负面情绪,符合要求。

B顶,“使心理放松”属于激发正面情绪,符合要求。

C项,“寻求心理援助,获取心理健康知识”是提供心理支持最直接的做法。

D项,“了解疫情信息,掌握病毒知识及危害”属于遇到紧急事件,由材料二中“遇到紧急事件时,人体内在的平衡被打破,机体会立即调动生理、心理系统的反应,竭尽全力应对突发事件,进入应激状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陷入焦虑、恐慌之中。这不仅给身体和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而且长时间、聚焦式的心理恐慌会对整个社会机体产生负面效应”可知,D项所述措施不能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心理支持。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A项,“需要医学防控,更需要心理防‘疫’”错。由材料一中“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也形成一定影响。及时有效开展心理疏导,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内容”可知,心理防“疫”只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内容,谈不上 “更需要”。

B项,因果关系不当。由材料一中“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有序参与。‘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疫情期间做好社区心理疏导工作,需要更多力量参与”可知,需要更多力量参与是为了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能够促进心理调适、消解负面情绪”只是“更多力量参与”的一个结果。

D项,由材料三中“对普通人群来讲,应激反应比较弱,未达到临床标准,自我心理健康评估时,可以依据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生理活动正常,关注睡眠饮食是否规律、免疫力是否下降;二是情绪反应适度,是否存在过度焦虑、持续抑郁、易激怒现象;三是社会功能良好,是否存在自我封闭、兴趣减退等现象。通常来讲,只要这几个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就无须过度关注和紧张”可知,除了未达到临床标准外,还需要在几个方面没有明显变化,才无须过度关注和紧张。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属于 “下定义”类压缩语段题。

解答这类试题一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从逻辑上讲,这类试题答案的逻辑形式一般是:被定义的概念=种差+属概念;从语法上讲,这类试题答案的句法形式一般是一个“是”字句;从答题思路上讲,做答这类试题的第一步是找出被定义概念的属概念,接着找出种差所属的各项内容,最后再按照多层定语的排列方式将这些信息恰当地组合成一句话即可。

解答本题首先确定心理应激反应的属概念,即不同于平常的心理反应,然后根据材料内容找出“不同于平常的心理反应”这一词的必要定语组成一个判断句式的单句即可得出答案。由材料一中“人在面临突发性危机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等应激反应”可知它的定语是“人在面临突发性危机时,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因此答案可能概括为“心理应激反应是指人们在面临突发性危机时,表现出的不适、紧张、恐惧等异于平常的心理反应”。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文本内容、分析文本思路结构的能力。

在行为思路方面,分析材料二可知,这是一篇新闻评论,第一段于段末提出论点“民众的心理疏导不可或缺”,文章二、三自然段的首句 “实施心理疏导,须把握好两个原则”和“ 社会心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核心因素是信息传播”是两个段落各自的核心句,文章就是从这两个方面对论点展开论述的。分析材料三,它是一篇访谈录,被采访者回答的内容是和记者提出的两个问题是一致的,即“疫情对一个人产生的心理影响”和“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

在表述重点方面,由两则材料论述的中心论题中的关键词“心理疏导”“心理影响”“心理健康指数”以及谈论的对象“民众”“ 一个人”“ 自己”可以串联整理出答案来,即材料二侧重强调疫情来临时对民众(或社会)的心理疏导;材料三则围绕疫情对个人产生的影响及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来谈。

录入时间:2021-02-10 09: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