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是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治国宝典·张大可》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众所周知,《史记》是一部文史名著,“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对《史记》最恰当的评价,指的是《史记》在史学、文学两个领城取得的艺术成就,达到了旁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但是,评价《史记》仅仅从艺术的层面还不够。司马迁自己的评价,也就是《史记》的写作宗旨,一共十五个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换句话说,《史记》内容博大精深,包括“天、人、古、今”,是一部浓缩中国古代三千年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自成一家思想体系。“国学之根柢”的意义即在此。司马迁定位《史记》是效《春秋》而作的道徳伦理典籍,其思想体系是两“立”:一为后王立法,二为人伦立则——《史记》就是为上至君王、下至黎民百姓树立法则。把司马迁自己对《史记》的评价和定位与鲁迅的评价结合起来,就是“治国之宝典,国学之根柢”。

“治国之宝典”,指《史记》为后王立法,为人伦立则。即:一是国家建构要与时俱进,不断更化革新;二是贤人治国,追求君明臣贤。《史记》开篇《五帝本纪》阐释国家草创,记述的是历史不断进化和国家建构不断完善的历程,表现了司马迁发展、进化、变革的历史观。《史记》全书生动记述了中国古代三千年历史进程中不断发生的社会变革以及为此付出的代价。如避免动乱发生就需要施政者自觉地革故鼎新,自上而下推行更化变革,不断地因时调整,所以《史记》写了许多变革事例,供后人采择。最有名的变法改革,一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是秦国商鞅变法。赵武灵王渐进改革,历时二十年;商鞅变法急进改革,一年初见成效,十年大见功效。渐进改革有许多保留,但所付成本小,负面影响也小;急进改革彻底清除旧制,见效快,但所付成本大,负面影响也大。两种模式供后世借鉴。

《史记》为后王立法,更深的层面是贤人治国,君要明,臣要贤。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了许多明君贤臣的范例。司马迁笔下的明君,其正面形象有六个方面:或天下为公,任贤使能;或领导方法,察纳雅言;或关爱民生,珍惜民财。司马迁笔下的贤臣,亦有六个方面:或居官理民,依法断案;或为官清廉,当官自律;或治理积弊,救民水火。司马迁对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极力颂扬;对暴君昏主、权奸污吏则无情批判,留下正反两面的典型用以警示后世,合称“惩恶劝善”。《史记》不只是一部史学文学名著,还是一部人伦道德的教科书。

所以,《史记》不仅是一部空前的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杰出的传记名著,还是一部治国宝典,蕴含了许多冶国理政的珍贵经验,传递了一种有利于国治民安、社会发展进步的道徳伦理观念。

(摘编自张大可《史记)是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治国宝典》,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史记》既是一部历史典籍更是一部道德伦理典籍,浓缩了中国古代三千年的思想。

B. 赵武灵王改革历时二十年,而商鞅改革十年大见功效,所以商鞅改革的效果更好。

C. 主张贤人治国,国君要圣明,臣子要贤良,是《史记》为后王立法更深层次的内容。

D. 《史记》蕴含了许多治国理政的珍贵经验,所以被称作“是一部空前的历史巨著”.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在提及《史记》取得的巨大艺术成就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史记》的思想体系。

B. 文章论述《史记》是“治国之宝典”时,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C. 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列举事实,有力支撑了中心论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与感染力。

D.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首段提出中心论点,中间几段分述,最后一段总结全文。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史记》在文学与史学领域的艺术成就达到了旁人难以企及的境界,所以被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宗旨,所以我们仅评价其艺术成就是不够的。

C. 《史记》重视国家建构要与时俱进,不断更化革新,追求君明臣贤,这是司马迁发展、进化、变革历史观的表现。

D. 司马迁在《史记》中极力颂扬明主贤君、忠臣义士,无情批判暴君昏主、权奸污吏,警示后世“惩恶劝善”。

下载Word版试题
《是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治国宝典·张大可》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A项,“更是一部道德伦理典籍”中“更是”一说错误,原文并无此意,从文中来看,“历史典籍”和“道德伦理典籍”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对《史记》做出的评价,二者不存在程度上的差别,而“更”明显强调《史记》道德伦理典籍的程度更深,这是错误的;“浓缩了中国古代三千年的思想”错误,文中说的是“是一部浓缩中国古代三千年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自成一家思想体系”,选项曲解了文本的意思,故A项错误;

B项,“所以商鞅改革的效果更好”错误,这一说法于文无据,第三段说赵武灵王属于渐进改革,商鞅变法属于急进改革,这两种改革“渐进改革有许多保留,但所付成本小,负面影响也小;急进改革彻底清除旧制,见效快,但所付成本大,负面影响也大。两种模式供后世借鉴”,作者只是比较两种模式各自的优缺点,无法看出哪个效果更好,故B项错误;

D项,“《史记》蕴含了许多治国理政的珍贵经验,所以被称作‘是一部空前的历史巨著’”错误,选项中因果关系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史记》不仅是一部空前的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杰出的传记名著,还是一部治国宝典,蕴含了许多治国理政的珍贵经验,传递了一种有利于国治民安、社会发展进步的道德伦理观念”,由此可知,选项“珍贵经验”和“历史巨著”之间是递进关系“《史记》蕴含了许多治国理政的珍贵经验”应该是其“还是一部治国宝典”的原因,故D项错误;

C项,该项是对文章第三、四段内容的概括,正确。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A项,该项重点考查文本内容的概括,正确;

B项,该项重在考查文本的论证思路,正确;C项,该项是对论证方法的分析,正确;

D项,“首段提出中心论点”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第一段只是阐述《史记》的艺术成就,目的是为了引出本文论述的中心内容,并没有提出中心论点,故D项错误。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该项信息源自第一段,正确;

B项,该项信息源自第二段,正确;

D项,该项信息源自第四段,正确;

C项,“《史记》……追求君明臣贤,这是司马迁发展、进化、变革历史观的表现”错误,该项信息源自第四段,由第四段内容可知,“追求君明臣贤”不是“司马迁发展、进化、变革历史观的表现”,而是人伦方面的,故C项错误。

故选C。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录入时间:2021-02-10 09: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