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魏晋风度·文的自觉·李泽厚》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魏晋风度·文的自觉

所谓“文的自觉”,是一个美学概念,非单指文学而已。

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为艺术而艺术”是相对于西汉文艺“厚人伦、美教化”的功利艺术而言的。鲁迅又说:“汉文慢慢壮大是时代使然,非专靠曹氏父子之功的,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曹丕地位甚高,后来又做了皇帝,极人世之崇荣,应该是实现了人生的最高理想了吧,然而并不。他依然感到“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并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帝王将相、富贵功名很快便是白骨荒丘,真正不朽、能够世代流传的却是精神生产的东西。显赫一时的皇帝可以湮没无闻,华丽优美的词章并不依附什么却被人们长久传诵。可见曹丕所以讲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与他这种对人生“不朽”的追求相联系的。文章不朽当然也就是人的不朽。

这样,文学及其形式本身,其价值和地位便大不同于两汉。在汉代,文学实际只是宫廷玩物。司马相如、东方朔这些专门的语言大师乃是皇帝弄臣,处于“俳优畜之”的地位。那些堂哉皇也的煌煌大赋,不过是歌功颂德、点缀升平,再加上一点所谓“讽喻”之类的尾巴以娱乐皇帝而已。至于绘画、书法等等,更不必说,这些艺术部类在奴隶制时代更没有独立的地位。在两汉,文学与经术没有分家。《盐铁论》里的“文学”指的是儒生,贾谊、司马迁、班固、张衡等人也不是作为文学家而是因具有政治家、大臣、史官等身份而有其地位和名声的。

在两汉,门阀大族累世经学,家法师传,是当时的文化保存者、垄断者,当他们取得不受皇权任意支配的独立地位,即建立起封建前期的门阀统治后,这些世代沿袭着富贵荣华、什么也不缺少的贵族们,认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能传之久远以至不朽的,只有由文学表达出来的他们个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品格,从而刻意作文。“为艺术而艺术”,确认了诗文具有自身的价值意义,不只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等等,便也是很自然的了。

所以,由曹丕提倡的这新观念极为迅速地得到了广泛响应和长久的发展。自魏晋到南朝,讲求文词的华美,文体的划分,文笔的区别,文思的过程,文作的评议,文理的探求,以及文集的汇纂,都是前所未有的现象。它们成为这一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的突出特征。西晋的陆机在《文赋》中对文体的区划和对文思作了精确地描述。对创作类别特别是对创作心理如此专门描述和探讨,这大概是中国美学史上的头一回。它鲜明地表示了文的自觉。自曹丕、陆机之后,南朝在这方面继续发展。至刘勰的《文心雕龙》把诗文的源起联系到周孔六经,抬到自然之“道”的哲学高度,可以代表这一历史时期对文的自觉的美学概括。

从诗经的“四言”发展到魏晋的“五言”,直到唐末,五言诗始终是居统治地位的主要正统形式,而后才被七言超越。此外,六朝骈体,沈约的四声八病说,都相当自觉地把汉字修辞的审美特性研究发挥到了极致。它们对汉语字义和音韵的对称、匀衡、协调、和谐、错综、统一种种形式美的规律,作了空前的发掘和运用。它们从外在形式表现了文的自觉。灵活而工整的对仗,从当时起迄至今日,仍是汉文学的重要审美因素。

【注】①四声八病:“四声”即汉字有平上去入四种不同声调;“八病”指创作五言诗时运用汉字四声应该避免的八种弊病。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的自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发展到魏晋时代慢慢壮大既有历史时代背景,也跟曹氏父子文学主张有关。

B. 曹丕之所以讲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想以文章的不朽来实现人生的理想。

C. 两汉的门阀大族认为通过文学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精神品格比文学本身有价值意义。

D. 西晋陆机专门描述和探讨创作类别特别是创作心理,这大约是中国美学史的首创。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阐述魏晋时代“文的自觉”,重点论及对文章本身的价值和地位的认识。

B. 文章引用鲁迅的话表明,曹丕提倡文章华美使得汉代的文章比以往华丽好看。

C. 作者论证时既有两汉和魏晋的对比,又有从魏晋到南朝“文的自觉”发展的概述。

D. 文章的末段从诗歌的语言、音韵、对仗等外在形式强调了文人自觉追求诗的形式美。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鲁迅说曹丕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是因为相对于“厚人伦、美教化”的功利艺术,曹丕更强调文学及其本身的形式和艺术价值。

B. 贾谊、班固、张衡等人不是作为文学家而是因具有政治家、大臣、史官等身份而有其地位的和名声的,这说明文学家在当时没有独立地位。

C. 曹丕提倡的“为艺术而艺术”这一新观念之所以迅速地得到了广泛响应和长久的发展,是因为曹丕地位甚高,以皇帝的身份自觉参与文学创作。

D. 南朝梁刘勰撰写了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同期的萧统编选了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这都是“文的自觉”的体现。

下载Word版试题
《魏晋风度·文的自觉·李泽厚》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B项,“是想以文章的不朽来实现人生的理想”错误,由“曹丕所以讲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与他这种对人生‘不朽’的追求相联系的。文章不朽当然也就是人的不朽”可知,曹丕提倡文章华美仅仅就“人生的不朽”来谈,不能说“人生理想”。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

B项,“曹丕提倡文章华美使得汉代的文章比以往华丽好看”错误,选项曲解文意,关键是理解“汉文”一词。文中的“汉文”是指汉民族的文章,非指汉代的文章。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本题,

C项,“曹丕提倡的‘为艺术而艺术’这一新观念之所以迅速地得到了广泛响应和长久的发展,是因为曹丕地位甚高,以皇帝的身份自觉参与文学创作”错误,有两处错误,“为艺术而艺术”是鲁迅说的,不是曹丕说的;强加因果,原文是“曹丕地位甚高,后来又做了皇帝,极人世之崇荣”,并未说这是“‘为艺术而艺术’这一新观念之所以迅速地得到了广泛响应和长久的发展”的原因。“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确认了诗文具有自身的价值意义,不只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

故选C。

【点睛】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1.读通读懂原文。通读全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明确作者的基本观点,务必理清论述的结构和思路。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不动笔笔墨不读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的辅助下,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以备解题之需。3.关键信息代入原文,找对应句。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4.题干与原文对比异同找选项。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5.立足原文,排除干扰项。阅读的目的,就是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

录入时间:2021-02-18 10: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