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梧桐·阿成》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梧桐

阿成

鹤岗的梧桐也有我的文友。

黑龙江境内的业余作者,彼此都是有联系的。看到谁成功地发表作品了,或者征文得了三等奖,优秀奖,提名奖了,就通通信,在血泪般的成绩面前,发泄一下,无比自豪一下。省内的大作家,我们也扯不上。但是,我们不服他们!

我们这些业余作者之间经常走动。我们有我们的世界。另外,大家都在省内,走动起来很方便,车票也不太贵,吃住也不敢挑剔。彼此见了面,就是一个聊啊。通宵达旦地聊!

我先是在鹤岗下的火车。下了火车后,我再转长途汽车去梧桐。都说好了,我的那个文友在车站等我。

我下了长途车,便和文友像外国人那样拥抱起来,互相叭叭地拍了背。这种样子当地人是看不惯的。

在附近的一家小饭铺吃饭的时候,文友无奈地跟我说:“住我家里是不行了,我媳妇儿,又从娘家整来一大堆的亲戚,大人小孩的,人五人六的,连老爹的寿材上都睡了人了。唉,怎么创作呢。”

我吃了一惊说:“那我住哪儿?当天返回去可没车了,咋也得明天早晨走哇!”

他说:“放心吧,安排妥了,在一家老房子里。事先我都收拾好了,搭了两个板铺。还说得过去。大夏天儿的,还用被褥么?”

我说:“不用不用,能聊天就行。能让我住几天?”

他说:“两天。”

我说:“两天够了。就是想跟你聊啊,都想疯了。”

事后,我们又弄了点酒、烟和吃食,出了小饭铺,就去了那个老房子。

那个老房子虽然破,但比预想的还要好。我们住进了其中的一个屋子里。屋子里的两个板铺也行,平的,阔极了。于是我们边吃边聊。

我们都有很多很多的构思。比如爱情啊,打猎啊,土匪啊,七大姑八大姨,爹妈兄弟呀,还有机关改革,美好的理想,自杀,疯子,流浪汉等等。但是,好像编起来挺困难。目前就是咱们兄弟嘴小,等以后吧……奴隶要翻身哪。不远的将来,也有咱们不断接受采访,不断上电视的那一天!

我们仰面躺在板铺上聊天的时候,文友说:“你也别瞧不起咱们睡觉的这个地方。”

我说:“没瞧不起。我又不是托尔斯泰,我刚才讲的话,也不过是展望未来。”

文友说:“这个地方,日伪时期是梧桐伪警察分驻所。赵尚志被俘之后,就死在这里。”

“真的?”

文友说:“赵尚志可是抗联队伍里的一个大人物啊,他担任过东北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还有一些衔我记不住了。日本鬼子想抓他想得眼珠子都红了。后来,他们和梧桐警察分驻所共同下了一个套,把赵尚志抓住了。”

“什么套儿?”

文友说:“挺复杂的。我简单说,就是派了一个假装收山货的特务上山,取得赵尚志的信任后,勾他一同去袭击梧桐警察分驻所,就是现在咱俩住的这个地方。”

“中埋伏了是不是?肯定的。”

“对。并且那个特务还冲着赵尚志的腹部干了一枪。我到现在还能背下来当时伪三江省警务厅给满洲国治安部的报告呢。是一个日本人写的。”

我说:“你背背我听听。”

他开始背:“赵尚志受伤后,仅活八小时。当警察审讯时,他对中国人警察说:‘你们也是中国人吗?你们出卖祖国,犯下了罪行,还不觉得可耻吗?我一个人死去,这没有什么。但要知道,抗联是杀不完的。我就要死了,还有什么可问?’他痛骂审讯官,狠狠地瞪着警察,而对他受重伤所造成的痛苦,却未发一声呻吟。其最后的表现,真不愧一个大匪首的尊严。”

文友问:“咋样?写得挺客观吧?”

我说:“写得好!”

后来,我提议,用酒祭奠一下赵尚志。于是,我们翻身下床,把碗斟满了酒,将酒一圈一圈儿洒在地上,并说了些佩服的话。

第二天一早,我就走了。文友的家里有那么多亲戚需要照顾,毕竟是他老婆的娘家人,文学再神圣,可也不能不要家庭和娘家人哪。

坐长途车离开梧桐的时候,车又路过了那座老房子。看着它离我们的车越来越远了,在灰尘里变得迷蒙起来,心中不禁一阵凄凉。

(选自《阿成自选集》,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中文友对他家里情况的介绍,反映出这些业余作者生存处境的窘迫和创作的艰难。

B. 小说中的老房子是人物活动的重要场所,“我”与文友之间的对话是在老房子中展开的。

C. 小说中“我”说那日本人写的报告“写得好”,表现出“我”有崇洋媚外的汉奸心态。

D. 小说中写“我”“心中不禁一阵凄凉”,是因为赵尚志牺牲的地方如今少人问津、房子破败。

2. 小说中的“我”和文友具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

3. 小说中插入有关赵尚志的故事,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进行探究。

下载Word版试题
《梧桐·阿成》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①虽名不见经传,但骨子里存着文人的傲气。对省内大作家不服气,对未来充满希望。②彼此之间真诚以待,交流频繁,志同道合,能够促膝长谈。③怀有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体现了他们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   

3. ①插入有关抗日英雄赵尚志的故事使原本平淡的情节产生波澜,将读者带入抗战岁月,缅怀历史,丰富了文章内容。②插入部分集中塑造了一位大义凛然,甘愿为民族国家牺牲自我的英雄形象,利于表现“我”对赵尚志的崇敬之情。③这一故事凸显了赵尚志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也与“我”和文友秉持的对创作、对未来的态度相照应,有利于深化小说的主旨。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把握作品的主题、手法等,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

C项,“表现出‘我’有崇洋媚外的汉奸心态”错误,无中生有。“我”说写得好,一方面是写的客观,另一方面是夸赞写出了赵尚志的精神。

故选C。

【2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从“省内的大作家,我们也扯不上。但是,我们不服他们”“不远的将来,也有咱们不断接受采访,不断上电视的那一天”可以看出,他们虽名不见经传,但骨子里存在文人的傲气,对省内大作家不服气,对未来充满希望;从“我们这些业余作者之间经常走动。我们有我们的世界。另外,大家都在省内,走动起来很方便,车票也不太贵,吃住也不敢挑剔。彼此见了面,就是一个聊啊”可以看出,他们彼此之间真诚以待,交流频繁,志同道合,能够促膝长谈;从“文友无奈地跟我说,住他家里是不行了,他的那个娘儿们,又从娘家整来一大堆的亲戚,大人小孩的,人五人六的,连老爹的寿材上都睡了人了。唉,怎么创作呢”,可以看出生存处境窘迫,创作艰难、发表作品不易,却不失生活乐趣;从“我说,写得好!后来,我提议,用酒祭奠一下赵尚志。于是,我们翻身下床,把碗斟满了酒,将酒一圈一圈儿洒在地上,并说了些佩服的话”可以看出,他们心中怀有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体现了他们朴素的爱国情怀。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插叙的作用的能力。分析小说的叙事方式注意结合小说的文本特征进行分析,首先是事件的叙述方式,主要有倒叙、插叙等。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可以围绕插叙的作用进行分析。小说前面写“我”与“文友”的交往,描写了见面后聊天的过程,由住处引出有关抗日英雄赵尚志的故事,让读者了解了烈士牺牲的过程,使情节产生波澜,丰富了故事的内容;插入部分描绘了烈士牺牲前的语言、行为、神态,“你们也是中国人吗?你们出卖祖国,犯下了罪行,还不觉得可耻吗?我一个人死去,这没有什么。但要知道,抗联是杀不完的。我就要死了,还有什么可问”“他痛骂审讯官,狠狠地瞪着警察,而对他受重伤所造成的痛苦,却未发一声呻吟”,塑造了一位大义凛然,甘愿为民族国家牺牲自我的英雄形象,表现出烈士的英雄气概,表达出“我”对赵尚志的崇敬之情,赵尚志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与文章题目相照应,也与“我”和文友坚持创作、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态度呼应,深化了文章主旨。

【点睛】插叙作用为:(1) 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2) 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3) 使文章脉络清晰;(4) 推动情节发展,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5) 突出主题;(6) 为下文作铺垫;(7) 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8)补充说明了有关文章的具体内容;(9) 让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10) 使结构紧凑;(11)有助于情节的展开,刻画人物性格,补充背景材料,使人物形象生动完整,突出其某个特点,或交代细节,从而升华主题。

录入时间:2021-02-19 09: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