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虚拟·毕飞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虚拟

毕飞宇

深夜四点,我被手机叫醒了,是父亲打过来的。一看到父亲的号码我就知道,我的祖父,我们这个小县城里最著名的物理老师兼中学校长,他没了。都没有来得及悲伤,我即刻叫醒我的女儿,赶紧的,太爷爷没了。

祖父却没有死,好好的。看见我把女儿都带过来了,祖父有点不高兴,说:“这么冷,你把孩子叫过来做什么?”祖父神情淡然,但他的手指头在动,是欲言又止的那种动,这一次我知道,祖父的大限不远了,他要对我交代什么。

父亲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退了出去。祖父望着父亲的背影,很轻地咳嗽了两声。我了解我的祖父,祖父的咳嗽大部分不是生理性的,是他想说些什么。

作为物理老师的儿子,父亲当年是有机会上大学的,但是,祖父把他的时间全部给了他的学生,他每天上午六点出门,夜里十一点回家,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五十七个学生的身上。父亲没有考上大学,而祖父的五十七个学生考取了三十一个。在当年,这是一个“放卫星”一般的天文数字,祖父在我们县城一下子成了传奇。省报派来的记者为祖父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整整一个版,标题很吓人,《春蚕到死丝方尽》。

祖父在享尽殊荣的同时,突然有了愧疚。他建议他的儿子去补习,可祖父忽略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他儿子的“感受”。《春蚕到死丝方尽》是一只无坚不摧的拳头,它把父亲击倒了,附带着还把父亲的自信心给砸烂了。父亲拒绝了“春蚕” 的建议,他盯着自己的脚尖,告诉“春蚕”:“你忙你的去吧。”

父亲是祖父一辈子的痛,像一块肿瘤,硬硬的,始终长在祖父的体内。祖父很少喝醉,但是,只要喝醉了,他都要来一次规定动作:跪在马桶前沿,对着马桶一口一个“对不起”。

但醉后的祖父说得最多的不是父亲,而是他一届又一届的高才生,这些人是他当年的心肝宝贝。人名的后面则是长长的单位与职务,我不可能记住的。祖父却记得清清楚楚,诸如世界名牌大学、国家机关、公司名称,与之匹配的自然是院士、教授、副省长、董事长……

祖父沉默了半天,说:“我有福,但心思还是有的。”

我立即接过祖父的话,说:“嗨,不是就爸爸那点事嘛。那一代人不上大学的多了,爷爷,这不算事。”

祖父说:“这件事吧,我有责任。我呢,痛苦了很长时间。突然有那么一天,我释怀了。我早就不再为这件事苦恼了。”

祖父的话出乎我的意料,我的胸口顿时松了一下,我笑了。

祖父像孩子一样也笑了,说:“爷爷做了三十五年的教师,三十二年的班主任,九年零十个月的教导主任,六年零八个月的副校长,两年半的校长——”

祖父无力的指头再一次抓住我的手了。因为发力,都颤抖了。他不再微笑,祖父有话要说,是欲言又止的样子,是羞于启齿的样子。

我说:“爷爷,你还有什么说不出口的呢?”

祖父睁开眼睛,望着我,似乎鼓足了勇气:“你说我能得到多少个花圈呢?”

嗨!这算什么事呢。我说:“你想要多少个花圈? ”

祖父憋了半天,他轻声却又是清晰地说:

“当年荣校长是182个。我数过两遍。”——我对“荣爷爷”的葬礼至今还有模糊的印象:那是1982年的春天,57岁的荣校长在给同学上历史课,就在下课铃响的时候,他倒了下去。在80年代初期的小县城,绝大部分葬礼只有十来个花圈,182,说“铺天盖地”一点都不过分。就是在那一刻,我对死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它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又体面又庄严。那天祖父穿着他的第一身西服,领着我,在花圈之间不停地徘徊,“182”这组数字就此成了祖父的梦,成了祖父关于死亡的理想和标尺,岁岁年年都在萦绕。

第二天中午,我的祖父,我们县里最著名的物理老师兼中学校长,不行了。在弥留之际他似乎经历了一场大醉,说了一大堆的人名,人名的后面还附上了长长的单位和职务。祖父躺在那里自言自语,仿佛主持一场盛大却又是虚拟的会议……

我望着我的祖父——他的弥留又瘦又小,是黑色的,像一个麦克,一把就能抓起来。我不敢弄出任何动静,我不想听麦克的回音,只是默默地转发了祖父的最后一条微博,祖父留给这个世界的微博极为洒脱:“也许是最后一条了。心绪太平。桃李满天下。来吧,无恨、无悔、无怨、无憾。”同时我也通过这条微博向这个世界通报了祖父仙逝的消息,但此后微博长久寂寞,无人回应。

这一天特别特别冷,愿意前来参加葬礼的人算是给了天大的脸面。老实说,我不关心葬礼的人数,我唯一关心的是花圈的数量。但花圈的数量让我揪心,别说“铺天盖地”,都几乎构不成一个体面的葬礼。

女儿问我:“爸,怎么就这么几个花圈?

我取出钱包,来到殡仪馆的花圈出租处,要来纸,要来笔,要来墨。我努力回忆祖父酩酊大醉的那些夜晚,那些人名我不可能记得住,那些单位和职务我同样不可能记得住,但意思无非是这样的——

剑桥大学东方语言学中心副主任  罗绍林  遥寄哀思

斯坦福大学高能研究所研究员  茅开民  遥寄哀思

清华大学KGR课题首席教授  石见锋  遥寄哀思

……

一口气写了两个多小时,我没有数,我不想知道具体数据。世界就在这里了,我亲爱的祖父,你桃李满天下,——这从来就不是一件虚拟的事。

(选自《小说月报》2014年第3期,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围绕祖父的死,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祖父形象,揭示了老一代人的理想追求及其对家庭的影响,向读者提出了如何认识和对待前辈人的理想信仰的问题。

B. 醉后的祖父说得最多的是一届又一届的高才生,可见祖父对学生念念不忘,这与后文学生对祖父去世的淡漠形成对比,引发读者对于世情冷漠和教育问题的反思。

C. 本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以及倒叙的方式,讲述了父亲与祖父之间的一段恩怨往事,文脉清晰,现实与往事过渡自然,颇似《祝福》中对祥林嫂故事的处理。

D. 祖父的丧事中,花圈数量让人揪心,“我” 取出钱包,奋笔疾书两个多小时,为冷清的丧事增添了些许温情,这一情节暗示“我”理解了祖父的理想追求。

2. 小说中的祖父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 小说标题是“虚拟”,但结尾却说“这从来就不是一件虚拟的事”,这样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虚拟·毕飞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①一个有着崇高理想的老师:爱才如命,对待教育事业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祖父“把时间全部给了学生”,把学生当成“心肝宝贝”(祖父工作了 “三十五年”,创造了高考“奇迹”等等。)

②一个不近人情的父亲:牺牲小家,成全大家,具有牺牲精神,不善与儿子沟通,是个不合格的父亲。祖父“他每天上午六点出门,夜里十一点回家”,忙得没法顾及家庭。(祖父对父亲的教育有亏欠,“父亲是祖父一辈子的痛”等等。)

③一个在意荣誉的教育工作者(老师):在意名声,在意得到社会的认可,念念不忘荣耀,有虚荣之嫌。祖父在临终的时候,特别在意高才生的花圈,希望得到学生的认可。(祖父特别郑重的数“荣校长”的花圈,他在乎赢得社会名声,在意“赢得生前身后名”等等。)

3. ①与标题形成对比,增强小说的张力。祖父根深蒂固的声名追求,终究是一场虚拟的遗憾,而社会上众多像祖父般具有奉献、牺牲精神的人,却是真实存在的。

②丰富人物形象,让祖父的形象耐人寻味。祖父既是一位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者,也是一位执著追求声名者;他既有事业的自豪感,也有家庭责任的失落感,得与失、真实与虚拟交织在一起。

③深化主题,肯定了祖父的理想追求。祖父无私奉献,为培育人才呕心沥血,他一生桃李满天下,这是值得后辈们尊敬的,不是虚拟的。

④呼应标题,引发读者对教育问题的反思。祖父对“桃李”们念念不忘,而“桃李”们最终没能表达对恩师的敬意,最终,“我”只得用虚拟的花圈告慰祖父的在天之灵。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是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比较多,有内容的概括,有技巧的分析,有语言的品味,有主旨的体悟。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把握各选项考查的方向,然后有针对性地分析。C项错在“倒叙”,小说中父亲的故事属于插叙,与《祝福》的处理不同,《祝福》采用倒叙的方式。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祖父作为一名老师,他“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五十七个学生的身上”,“学生考取了三十一个;在当年,这是一个“放卫星”一般的天文数字,祖父在我们县城一下子成了传奇”,“他一届又一届的高才生,这些人是他当年的心肝宝贝……”由此可知祖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有这也理想的好老师。而作为父亲,他“他每天上午六点出门,夜里十一点回家”、以致“父亲没有考上大学”,“只要喝醉了,他都要来一次规定动作:跪在马桶前沿,对着马桶一口一个‘对不起’”……所以祖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不会和儿子沟通,在教育上亏欠了父亲。祖父的话,“你说我能得到多少个花圈呢?”“当年荣校长是182个。我数过两遍。”祖父在弥留之际他似乎经历了一场大醉,说了一大堆的人名,人名的后面还附上了长长的单位和职务。祖父躺在那里自言自语,仿佛主持一场盛大却又是虚拟的会议……这些内容表明祖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意荣誉,在意名声,特别在意高才生的花圈,希望得到学生的认可,这略显虚荣。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联系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生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具体解答时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题目的呼应等。“这从来就不是一件虚拟的事”,此句与标题形成对比,增强小说的张力。祖父追求声名,可最总没能如愿,终究是一场虚拟的遗憾,而祖父的奉献、牺牲,却是真实存在的。就像社会上众多类似的人们。同时这句话了丰富人物形象,让祖父的形象耐人寻味。祖父因无私奉献,执著追求声名者而获得事业的自豪感,这也造成了他家庭责任的失落感,“父亲是祖父一辈子的痛”,得与失、真实与虚拟交织在一起。此句话深化了小说主题,肯定了祖父的理想追求。“……一口气写了两个多小时,世界就在这里了,我亲爱的祖父,你桃李满天下”,这一情节暗示“我”理解了祖父的理想追求,祖父无私奉献,为培育人才呕心沥血,他一生桃李满天下,这是值得后辈们尊敬的,不是虚拟的。同时呼应标题,“虚拟”是因为祖父心心念念的并没有送来花圈,最终,“我”只得用虚拟的花圈告慰祖父的在天之灵。从而引发读者对教育问题的反思。

【点睛】小说情节的一般作用

①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考虑,如突出人物个性,展示人物的精神品格。

②从情节与上下情节的关系考虑,如创造悬念;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前后照应、对比;推动情节的发展等。

③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考虑,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④从给读者的感受分析,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录入时间:2021-02-20 1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