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吟诵,惜之念之的文化遗产·叶嘉莹》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吟诵是一种既遵循语言特点,又根据个人理解,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把诗中的喜怒哀乐、感情的起伏变化,通过自己抑扬抗坠的声调表现出来的方式。它比普通朗诵对作品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吟诵不是为了吟给别人听,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之心灵,藉着吟诵的声音达到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因此,吟诵之前有两点基础必不可省:一是对于作者与诗歌情意的了解;二是读诵的节奏平仄。没有这两点基础的自由吟是不能通达的。

吟诵不但是读诗、欣赏诗、理解诗的重要法门,而且是写诗重要的入门途径。诗要自己“跑”出来。诗怎么自己“跑”出来?你要对诗歌中文字的音声、节奏、韵律非常熟悉。你熟于吟诵,于是你的诗是随着声音跑出来的。中国的好诗都有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这种兴发感动的力量从何而来?无论就作者还是读者而言,都是从吟诵得来的。吟诵是一种律动,先于文字,语言文字伴随着这个节奏的律动自己“跑”出来。真正的好诗绝不是查着字典、对着韵书一个字一个字拼凑出来的,一定是伴随吟诵的声音自然地“跑”出来的——所谓字从音出、字从韵出,使用的文字是从它的发音、它的声韵出来的。所以作诗的时候为什么用这个字不用那个字,有时候是因为意思的关系,有时候是因为声音的关系。当你做这种斟酌的时候,不是纯粹的理性,是你吟诵的时候结合着声音辨别出来的,很微妙,很见功力。

吟诵不是制造一个音乐的调子去唱,它不死板。每个人都不同,同一个人的吟诵也会不同。同一首诗你可以早晨吟的时候调子高一点,晚上吟的时候低一点,也可以今天吟得快一点,明天吟得慢一点,要伴随着环境,把自己的心灵、感情、意念跟那首诗打成一片。中国的吟诵不是拿唱歌的调子教大家齐唱,不是花腔女高音,也不是《关雎》一个声调,《硕鼠》另外一个声调,《将仲子》又一个声调。中国诗歌的吟诵,就是要在相同的声调之中,很微妙地传达出不同的感受。外表看起来很简单,四个字一句,两个字一个停顿,都差不多。可是你念的时候,哪个字长一点、短一点、高一点、低一点,有很微妙的差别,变化万端。中国的吟诵本来就不是表演的,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中要很多听众来欣赏的,而是像我小的时候,我母亲、伯母的曼声低吟,自己的感情跟这首诗要能够结合在一起,你今天晚上的心情是这样子所以你读得高一点,明天你心情那样子就读得低一点,其中的变化虽然很微妙、很多,但节奏是不变的。

(摘编自叶嘉莹《吟诵,惜之念之的文化遗产》)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吟诵要依循诗歌语言特点和平仄音韵,是文字、声音和情意的综合表达。

B. 吟诵比朗诵对作品内涵体会更深,因为吟诵把诗中感情的起伏变化表现出来了。

C. 诗人在作诗时具体用哪个字是由诗人吟诵的时候结合着声音决定的。

D. 中国的吟诵不适宜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也不需要很多听众来欣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自然段先分析了吟诵的内涵,然后指出了吟诵的目的与基础。

B. 文章论述了吟诵与写诗之间的联系,认为好诗是伴随吟诵而写出来的。

C. 文章表明了作者希望吟诵这一读书方法和表达方式能得到传承的态度。

D. 文章将吟诵与唱歌作了对比分析,并且指出了吟诵与唱歌的不同之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只有把握好作者与诗歌情意以及读诵的节奏平仄,才能使自由吟诵通达。

B. 中国的好诗都有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是伴随吟诵的声音自然地“跑”出来的。

C. 同一个人吟诵同一首诗也常有不同,因为吟诵者周边的环境在时刻变化着。

D. 中国诗歌的吟诵,虽然有相同的声调,但其中的变化很微妙、很多,能传达出不同的感受。

下载Word版试题
《吟诵,惜之念之的文化遗产·叶嘉莹》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A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必须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获得充足可靠的依据,然后进行合理的推测。

本题:

A项,正确。

B项,“因为吟诵把诗中感情的起伏变化表现出来了”分析错误,两者并无因果关系,原文第一段“把诗中的喜怒哀乐、感情的起伏变化,通过自己抑扬抗坠的声调表现出来的方式”。

C项,“结合着声音决定出来的”分析错误。原文第二段“有时候是因为意思的关系,有时候是因为声音的关系”。

D项,“中国的吟诵不适宜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分析错误,原文第三段“中国的吟诵本来就不是表演的”意思是不以表演为目的,而不是不适宜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本题:

D项,文中有“吟诵不是制造一个音乐的调子去唱,它不死板”“中国的吟诵不是拿唱歌的调子教大家齐唱,不是花腔女高音”的叙述,但并没有将吟诵与唱歌作对比分析,也并未指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本题:

C项,“因为吟诵者周边的环境在时刻变化着”理解错误,应是吟诵者的心灵、感情、意念会伴随着环境的变化跟那首诗融为一体。最后一段“要伴随着环境,把自己的心灵、感情、意念跟那首诗打成一片”。

故选C。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望同学们认真甄别。

录入时间:2021-03-02 10: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