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节选)·曹雪芹》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节选)

曹雪芹

贾政命贾珍在前引导,自己扶了宝玉,逶迤进入山口。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贾政回头笑道:“诸公请看,此处题以何名方妙?”众人听说,也有说该题“叠翠”二字的,也有说该题“锦嶂”的,又有说“赛香炉”的,又有说“小终南”的,种种名色,不止几十个。原来众清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套来敷衍。宝玉亦料定此意。贾政听了,便回头命宝玉拟来。宝玉道:“尝闻古人有云:‘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况此处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之处,不过是探景一进步耳。莫若直书‘曲径通幽’这句旧诗在上,倒还大方气派。”众人听了,都赞道:“是极!二世兄天赋高,才情远,不似我们读腐了书的。”贾政笑道:“不可谬奖。他年小,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再俟选拟。”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藉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  ,  。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

于是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贾政笑道:“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说毕,看着宝玉,唬的宝玉忙垂了头。众客忙用话开释,又说道:“此处的匾该题四个字。”贾政笑问:“那四字?”一个道是“淇水遗风”。贾政道:“俗。”又一个是“睢园雅迹”。贾政道:“也俗。”贾珍笑道:“还是宝兄弟拟一个来。”贾政道:“他未曾作,先要议论人家的好歹,可见就是个轻薄人。”众客道:“议论的极是,其奈他何。”贾政忙道:“休如此纵了他。”因命他道:“今日任你狂为乱道,先设议论来,然后方许你作。方才众人说的,可有使得的?”宝玉见问,答道:“都似不妥。”贾政冷笑道:“怎么不妥?”宝玉道:“这是第一处行幸之处,必须颂圣方可。若用四字的匾,又有古人现成的,何必再作。”贾政道:“难道‘淇水’‘睢园’不是古人的?”宝玉道:“这太板腐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众人都哄然叫妙。贾政点头道:“畜生,畜生,可谓‘管窥蠡测’矣。”因命:“再题一联来。”宝玉便念道: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贾政摇头说道:“也未见长。”说毕,引众人出来。

……

于是贾政进了港洞,又问贾珍:“有船无船?”贾珍道:“采莲船共四只,座船一只,如今尚未造成。”贾政笑道:“可惜不得入了!”贾珍道:“从山上盘道也可以进去的。”说毕,在前导引,大家攀藤抚树过去。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加清溜,溶溶荡荡,曲折萦纡。池边两行垂柳,杂以桃杏遮天,无一些尘土。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贾政道:“此处这一所房子,无味的很。”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且一树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岭,或穿石脚,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蟠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香气馥,非凡花之可比。贾政不禁道:“有趣!只是大不认识。”有的说:“是薜荔藤萝。”贾政道:“薜荔藤萝那得有此异香?”宝玉道:“果然不是。这众草中也有藤萝薜荔。那香的是杜若蘅芜,那一种大约是茝兰,这一种大约是金葛,那一种是金草,这一种是玉蕗藤,红的自然是紫芸,绿的定是青芷。想来那《离骚》、《文选》所有的那些异草:有叫作什么霍纳姜汇的,也有叫作什么纶组紫绛的。还有什么石帆、清松、扶留等样的,见于左太冲《吴都赋》。又有叫作什么绿荑的,还有什么丹椒、蘼芜、风莲,见于《蜀都赋》。如今年深岁改,人不能识,故皆象形夺名,渐渐的唤差了,也是有的。”未及说完,贾政喝道:“谁问你来?”唬的宝玉倒退,不敢再说。

贾政因见两边俱是超手游廊,便顺着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清雅不同。贾政叹道:“此轩中煮茗操琴,也不必再焚香了。此造却出意外,诸公必有佳作新题以颜其额,方不负此。”众人笑道:“莫若‘兰风蕙露’贴切了。”贾政道:“也只好用这四字。其联云何?”一人道:“我想了一对,大家批削改正。道是:‘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众人道:“妙则妙矣!只是‘斜阳’二字不妥。”那人引古诗“蘼芜满院泣斜阳”句,众人云:“颓丧,颓丧!”又一人道:“我也有一联,诸公评阅评阅。”念道:“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贾政拈须沉吟,意欲也题一联。忽抬头见宝玉在旁不敢作声,因喝道:“怎么你应说话时又不说了!还要等人请教你不成?”宝玉听了回道:“此处并没有什么‘兰麝’、‘明月’、‘洲渚’之类,若要这样着迹说来,就题二百联也不能完。”贾政道:“谁按着你的头,教你必定说这些字样呢?”宝玉道:“如此说,则匾上莫若‘蘅芷清芬’四字。对联则是:‘吟成豆蔻诗犹艳,睡足荼蘼梦亦香。’”贾政笑道:“这是套的‘书成蕉叶文犹绿’,不足为奇。”众人道:“李太白‘凤凰台’之作,全套‘黄鹤楼’。只要套得妙。如今细评起来,方才这一联竟比‘书成蕉叶’尤觉幽雅活动。”贾政笑道:“岂有此理。”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至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1. 根据大观园“沁芳亭”周围景物的特点,选出贾宝玉为“沁芳亭”撰写的对联。(   )

A. 前门绿柳垂金锁后户青山列锦屏               B. 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

C.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D. 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

2. 小说多次描写贾政的“笑”,阅读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题目。

(1)解说加点处“笑”所蕴含的不同意味。

(2)以贾政的“笑”为例,赏析曹雪芹刻画人物的独到之处。

3. 《红楼梦》经常会有“拥护薛宝钗派”和“拥护林黛玉派”之分,你站“拥薛派”还是“拥林派”呢,请结合节选部分两人的居住环境和小说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及性格等,说明你的理由。(150字左右,至少三条理由。)

下载Word版试题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节选)·曹雪芹》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1)第一处“笑”,贾政对宝玉题“曲径通幽”,众人夸赞他很得意,也暗示宝玉不要自得;

第二处“微笑”,贾政对宝玉的“沁芳”题名非常满意;

第三处“冷笑”,贾政对宝玉评价众客拟题“都似不妥”的轻狂内心有些不满,但也认可他的观点的微妙心理。

(2)同样是“笑”,前后“笑”的语境不同,意味不一样,“笑”是对贾政的肖像描写,作为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他平时不苟言笑,这里对其“笑”的描写,体现了曹雪芹对人物细小生活情状的具体把握,也体现了曹雪芹对人物特定身份、处境乃至特定思想、情感的准确把握。即使是一个字,一个词,曹雪芹也会多加考虑,多加推敲,准确选择,体现了伟大的艺术功力。   

3. 从“拥林派”的角度分析:第一点,她身上难得的是生而为人的灵动本性。她不像宝钗那么收,而是发自内心的外放。她惜花之时就哭,爱宝玉之时就闹。第二点,她自嗟身世,却从不恨任何一个人,甚至能主动跟宝钗和好,对宝琴视如自己的妹妹。她对于紫鹃推心置腹,视一个丫头为亲姐妹一般。第三点,在深宅大院里见识了各种倾轧,但是内心深处从未有害人之心。她爱宝玉,缘起于宝玉先招惹她,等她确认了宝玉的心意之后便无怨无尤了。为人之难莫过于坚守本心,莫过于万难之中还有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

从“拥薛派”的角度分析:第一点,她是一个理性的代言,比如“小惠全大体”一节,薛宝钗以世家小姐之身教引、劝诫婆子下人,那种端直方正却又平和周到,顾全大局又兼张弛有度。第二点,宝钗聪明努力,她于最低起点做到了最高自我价值。她的出身不比史湘云、贾探春和林黛玉任何人高,她仍然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聪明在众多闺秀之中崭露头角。第三点,宝钗身上还有对困难安之若素的态度,既不沾沾自喜也不愤世妒俗。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探究环境描写特点的能力。景物描写一般要抓住典型的景物有哪些,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以及考虑是不是映射了一定的社会环境。

本题第二段中“从曲径通幽入石洞,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烁,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桥上有亭” 的描写,“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这幅对联比较合适。具体分析:上联写溪流之翠,水光澄碧,似是从绕堤的垂柳那儿借来了翠绿之色,不言水,而堤、柳、篙,置亭于水中;下联写泉水之香,香气外溢,仿佛从隔岸的鲜花那儿分得了芬芳之味,未提风,而岸、花、香,让人如沐风来。上联写堤柳之翠,是远景,诉诸视觉;下联写隔岸之花,是近景,诉诸嗅觉。题联视野由远及近,感官由视觉至嗅觉,从不同角度体现沁芳亭周围的环境。所以C项较好。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主要对文学名著中主要人物及相关情节(事件)的考查。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名著阅读量,尤其是中国四大名著,可精读也可浅读,掌握主要人物的相关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1)题干为:解说加点处“笑”所蕴含的不同意味。这类题一般按照由浅入深的思路解答,分析时融入具体事例,另外注意“笑”背后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另外还要注意蕴含的思想感情。

(1)第一处“笑”,贾政以客套示人,而内心对宝玉题“曲径通幽”颇为满意,还因众人夸赞宝玉而得意,也有敲打宝玉不要自得的意味;

第二处“微笑”,贾政对宝玉的“沁芳”题名及题对看似未置可否,实则非常满意;

第三处“冷笑”,贾政对宝玉评价众客拟题“都似不妥”的轻狂似乎颇为不满,内心实则无太多责备。

(2)“笑”在文中出现很多次,但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场景下,不同的语境下会有不同的意味,在人物塑造的方法上看,“笑”是对贾政的肖像描写,通读《红楼梦》这部作品,贾政是贾府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作者曹雪芹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形象,由于他在贾府的地位很高,所以他平时不苟言笑,这段节选通过对他“笑”的描写,可见作者曹雪芹对小说中人物细小生活情状的具体把握,也体现了曹雪芹对人物特定身份、处境乃至特定思想、情感的准确把握,所以才能够在这部作品中塑造很多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题必须先亮出观点,然后对观点进行分析,再从文章中找出论据来论证观点,注意字数要求。

从“拥林派”的角度分析:林黛玉是《红楼梦》的正面女主角,代表真、善、美。节选的情节,贾政在“众人”的簇拥下,带着宝玉游览大观园中的那些园林建筑时,到的第一站就是“潇湘馆”,也就是以后林黛玉的住处。通过这段景物描写,整体感觉潇湘馆不见一点红色,连窗纱都是“翠”的,且还是旧的,不禁让人怀疑那些装修的人在“潇湘馆”里故意欺负黛玉?也暗示了林黛玉在贾府一直有一种寄人篱下之感。但我喜欢林黛玉的原因:

首先,林黛玉表面娇气、爱哭,心灵却很美。她身上有生而为人的灵动本性。比如,她惜花之时就哭,爱宝玉之时就闹,戏谑刘姥姥时就取名母蝗虫,甚至于爱喝凤姐的茶叶就直言不讳地说去拿。她身上玲珑剔透又精灵可爱的少女气质,在贾府是无人能比的。其次,自幼母亲早逝,无人照料,只得寄托在外祖母家,一直有一种寄人篱下之感,却从不恨任何一个人,甚至能主动跟宝钗和好,对宝琴视如自己的妹妹。她对于紫鹃推心置腹,视一个丫头为亲姐妹一般。这一点在众多的姐妹中也是很难得的。还有贾府就是当时整个社会的缩影,林黛玉在这样深宅大院里见识了各种勾心斗角,但是内心深处从未有害人之心。她爱宝玉,她向往美好的爱情,并能坚守本心,这也是曹雪芹极力歌颂的方面。

从“拥薛派”的角度分析:节选的情节,贾政在“众人”的簇拥下,带着宝玉游览大观园中的那些园林建筑时,重点对怡红院进行了描写,这也是薛宝钗的住处。绕着碧桃花,穿过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俄见粉垣环护,绿柳周垂。一边种几棵芭蕉,那一边是一株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金缕,葩吐丹砂 ……引人进入房内。只见其中收拾的与别处不同,竟分不出间隔来的……这些都暗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命运结局。宝钗在曹雪芹笔下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我喜欢她的原因:首先她是一个理性的代言。比如“小惠全大体”一节,薛宝钗以世家小姐之身教引、劝诫婆子下人,顾全大局又兼张弛有度,我想也再难有一个年少女儿能把尊严与练达同时展现得如此淋漓尽致了。其次,宝钗的于最低起点做到了最高自我价值。她的出身不比史湘云、贾探春和林黛玉任何人高,最疼爱她的父亲早早去世。她仍然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聪明在众多闺秀之中崭露头角。另外,宝钗身上还有对困难安之若素的态度。放到现在绝对是一个可以对大起大落面不改色的女强人。

【点睛】名著阅读的几点建议:

这主要是根据你的年纪,专业和预期目标具体来设定的。如果你想涉猎,丰富自己阅读量,那么不必细看,粗略了解情节人物,甚至可以选择精选本来读。但如果想进一步文本细读的话,就要逐句逐句的读,对名著人物的一个表情一句话,都揣测回味。最好能借助名家的评论导读一起来读,读到优美的句子或哲理的句子,要做好记录。而且最讲究第一感觉,你对某句话的第一见解是什么,也要及时记录下来。最后读完还要有一篇读后感想。好书不应只读一次。特别是名著,读一遍往往难以真正读懂读透。第一遍涉猎浅读,记录下第一感觉滴第一见解。第二遍细读,深读,借助导读来读,看看你的看法与名家看法相差出入有多少,这对于你对文学敏感度,见解深读的培养,都是大有裨益的。

录入时间:2021-03-04 09: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