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跟陌生人说话·刘心武》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跟陌生人说话

刘心武

父亲总是嘱咐子女们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母亲对父亲给予子女们的嘱咐总是随声附和。但是母亲却并不能率先履行,而且,恰恰相反,她在某些公共场合,尤其是在火车上,最喜欢跟陌生人说话。

有回我和父母同乘火车回老家探亲,同一卧铺间里的一位陌生妇女问了母亲一句什么,母亲就热情地答复起来,结果引出了更多的询问,她也就更热情地絮絮作答。父亲望望她,又望望我,表情很尴尬,没听多久就走到车厢衔接处抽烟去了。我听母亲把有几个子女、都怎么个情况,包括我在什么学校学什么都说给人家听,急得我直用脚尖轻轻踢母亲的鞋帮。母亲却浑然不觉,乐乐呵呵一路跟人家聊下去。她也回问那妇女,那妇女跟她一个脾性,也絮絮作答,两人说到共鸣处,你叹息我摇头,或我抿嘴笑你拍膝盖。

母亲的嘴不设防。后来我细想过,也许是像我们这种家庭,既无饥寒之虞,亦无暴发之欲,母亲觉得自家无碍于人,而人亦不至于要特意碍我,所以心态十分松弛,总以善意揣测别人,对哪怕是旅途中的陌生人,也总报以一万分的善意。

有年冬天,我和母亲坐火车往张家口。坐的是硬座,有两个年轻人坐到我们对面,脸相很凶,身上的棉衣破洞里露出些灰色的絮丝。母亲竟去跟对面的那个小伙子攀谈,问他手上的冻疮怎么也不想办法治治,又说每天该拿温水浸它半个钟头,然后上药。那小伙子冷冷地说:“没钱买药。”还跟旁边的另一个小伙子对了对眼。我觉得不妙,忙用脚尖碰母亲的鞋帮。母亲却照例不理会我的提醒,而是从自己随身的提包里,摸出里面一盒如意膏,用手指剜出一些,往那小伙子放在座位当中那张小桌上的有冻疮的手上抹,那小伙子先是要把手缩回去,但母亲的慈祥与固执,使他乖乖地承受了那药膏,一只手抹完了,又抹了另一只。母亲一边给他抹药,一边絮絮地跟他们说话,大意是这如意膏如今药厂不再生产了,这是家里最后一盒了,这药不但能外敷,感冒了,实在找不到药吃,挑一点用开水冲了喝,也能顶事;又笑说自己实在是落后了,虽然如今新药品种很多,却只认这样的老药……末了,她竟把那盒如意膏送给了对面的小伙子,嘱咐他要天天给冻疮抹,说是别小看了冻疮,不及时治好抓破感染了会得上大病症。她还想跟那两个小伙子聊些别的,那两人却不怎么领情,含混地道了谢,似乎是去上厕所,一去不返了。火车到了张家口站,下车时,站台上有些个骚动,只见警察押着几个抢劫犯往站外去。我眼尖,认出里面有原来坐在我们对面的那两个小伙子。又听有人议论说,他们这个团伙原是要在三号车厢动手,什么都计划好了的,不知为什么后来跑到七号车厢去了,结果败露被逮……我和母亲乘坐的恰是三号车厢。母亲问我那边乱哄哄怎么回事?我说咱们管不了那么多,我扶您慢慢出站吧。

母亲晚年到我家来住。她那跟陌生人说话的旧习不改。街角有个从工厂退休后摆摊修鞋的师傅,她也不修鞋,走去跟人家说话。那师傅就请她坐到小凳上聊,结果从那师傅摊上的一个古旧的顶针聊起,俩人越聊越近。原来,那清末的大铜顶针是那师傅的姥姥传给他母亲的,而我姥姥恰也传给了我母亲一个类似的顶针。最后,那丧母的师傅认了我母亲为干妈,我母亲就把他带到我家,俨然亲子相待。邻居们惊讶不止,我和爱人孩子开始也觉得母亲多事,但跟那位干老哥相处久了,体味到了一派人间淳朴的真情,也就都感谢母亲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丰盈的乐趣。

生活中因不慎与陌生人主动说了话或被陌生人引逗得有所交谈,从而引发出麻烦、纠缠、纠纷、骚扰乃至于悲剧、惨剧、闹剧、怪剧的例子太多太多。但母亲84年的人生经历里,竟没有出现过一例类似的事情,(1)这是上帝对她的厚爱,还是证明着即使是凶恶的陌生人,遭逢到我母亲那样的说话者,其人性中哪怕还有萤火般的善,也会被煽亮?母亲去世多年了,她与陌生人说话的种种情景,还时时浮现在心中,浸润出丝丝缕缕的温馨。但我在社会上为人处世,却仍恪守着父亲那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的遗训,即使迫不得已与陌生人有所交谈,也一定尽量惜语如金,礼数必周而戒心必张。

前两天在地铁通道里,听到男女声二重唱的悠扬歌声,唱的是一首我青年时代最爱哼吟的《深深的海洋》。歌声迅速在我心里结出一张蛛网,把我平时隐藏在心底的忧郁像小虫般捕粘在了上面,瑟瑟抖动。走近歌唱者,发现是一对中年盲人。那男士手里捧着一只大搪瓷缸,不断有过路的人往里面投钱。我在离他们很近的地方站住,想等他们唱完最后一句再给他们投钱。他们唱完,我向前移了一步,这时那男士仿佛把我看得一清二楚,对我说:“先生,跟我们说句话吧。我们需要有人说话,比钱更需要啊!”那女士也应声说:“先生,随便跟我们说句什么吧!”

(2)我举钱的手僵在那里再不能动,心里涌出层层温热的波浪,每个浪尖上仿佛都是母亲慈蔼的面容……母亲的血脉跳动在我喉咙里,我意识到,生命中一个超越功利防守的甜蜜瞬间已经来临……

1. 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2. 解释文中两处划线句子的含义。

3. 盲人夫妇中的丈夫说:“先生,跟我们说句话吧。我们需要有人说话,比钱更需要啊!”这句话表达了盲人夫妇怎样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有何作用?

4. 文中对父亲的描写笔墨颇少,但父亲在文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试作分析。

5. 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在当今社会似乎已得到很多人的认同,请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一告诫有何看法?

下载Word版试题
《跟陌生人说话·刘心武》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善良、热情、与人交往不设防。   

2. (1)作者虽然采用了选择问的句式,但表意的重心在后一分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突出);母亲的热情、真诚和善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够唤醒即使是凶恶的陌生人人性中还没有泯灭的善良。

(2)盲人夫妇的请求,给“我”内心以极大的触动,在母亲的感召下,“我”将放弃父亲的训诫,超越功利防守,用真诚和友善同陌生人沟通交流,享受与陌生人说话的甜蜜。   

3. 第一问:盲人夫妇需要的不仅仅是路人的施舍,更渴望能够与人相互沟通、平等相处。第二问:盲人的话是“我”最终转变的催化剂。“我”对于母亲与陌生人说话情感态度是本文的线索,经历了由不理解到理解到体会温馨的变化过程,盲人的请求带给“我”内心极大的触动,促使“我”放弃父亲的训诫,向母亲学习,用真诚和友善同陌生人沟通交流。   

4. ①父亲是不与陌生人说话的一类人的代表;②父亲的训诫深深地影响了“我”,使“我”在与陌生人交谈时,惜语如金;③父亲的功利防守反衬了母亲热情、善良、与人交往不设防品质的可贵。   

5. 反对父亲的教育方式,提倡向母亲学习。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互相信任。然而,现在社会上有许多家长仍然采用课文中父亲的方式教育孩子。“陌生人给我们吃的东西不能吃,给我们喝的东西不能喝,在路上遇到陌生人求助,不要轻易伸出援手……”长此以往,纯净的童心就会在这样的“教诲”中变得封闭、多疑、惶恐,他们对社会、对他人不信任,有畏惧感,最终形成设防心理。然而我们是社会的人,不能生活在真空里。为了驱散孩子们心头的阴影,让他们心里盛满阳光,生活得幸福快乐坦然,我们的家长不要总是喊“狼来了”;我们的社会,要努力改善环境,远离假丑恶,回归真善美。(答案不唯一)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能力。要把握人物的形象,注重分析人物的具体做法、心理以及神态、肖像等描写手法涉及的具体内容。注意审清题干要求,“简要分析”的意思是答案要呈现“面(概括性格特征)”+“点(举出例子证明)”模式。要做好此类题,首先要提取文本相关信息,力求全面;然后细心筛选,力求准确;最后加以整合,力求简洁。本题题干“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结合“母亲却照例不理会我的提醒,而是从自己随身的提包里,摸出里面一盒如意膏,用手指剜出一些,往那小伙子放在座位当中那张小桌上的有冻疮的手上抹,那小伙子先是要把手缩回去,但母亲的慈祥与固执,使他乖乖地承受了那药膏,一只手抹完了,又抹了另一只”分析可知,母亲善良;结合“我听母亲把有几个子女、都怎么个情况,包括我在什么学校学什么都说给人家听,急得我直用脚尖轻轻踢母亲的鞋帮。母亲却浑然不觉,乐乐呵呵一路跟人家聊下去”分析可知,母亲热情、与人交往不设防。

【2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体会句子含意的原则:①从词语到句子,即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②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和句子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③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理解句子的真实含意。本题题干要求“解释文中两处划线句子的含义”,第一处句子,“这是上帝对她的厚爱,还是证明着即使是凶恶的陌生人,遭逢到我母亲那样的说话者,其人性中哪怕还有萤火般的善,也会被煽亮”,作者运用的选择问的形式,表意的重心在后一分句“其人性中哪怕还有萤火般的善,也会被煽亮”,把母亲的热情、真诚和善良比作萤火,意在说明即使是人性中最微小的善,也会唤醒即使是凶恶的陌生人人性中还没有泯灭的善良。第二处句子,“我举钱的手僵在那里再不能动,心里涌出层层温热的波浪,每个浪尖上仿佛都是母亲慈蔼的面容……母亲的血脉跳动在我喉咙里,我意识到,生命中一个超越功利防守的甜蜜瞬间已经来临……”,“我举钱的手僵在那里再不能动”是因为盲人夫妇的请求,给“我”内心以极大的触动;“母亲的血脉跳动在我喉咙里”“生命中一个超越功利防守的甜蜜瞬间已经来临……”是指母亲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再母亲的感召下,“我”将放弃父亲的训诫,超越功利防守,用真诚和友善同陌生人沟通交流,享受与陌生人说话的甜蜜。

【3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以及作用的能力。本题有两问,第一问是“盲人夫妇中的丈夫说:‘先生,跟我们说句话吧。我们需要有人说话,比钱更需要啊!’这句话表达了盲人夫妇怎样的思想感情”,要把握体会句子含意的原则:①从词语到句子,即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②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和句子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③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理解句子的真实含意。结合“我们需要有人说话,比钱更需要啊”分析,“我”只是“想等他们唱完最后一句再给他们投钱”,而盲人夫妇需要的不仅仅是路人的施舍,更渴望能够与人相互沟通、平等相处。第二问本句“在文中有何作用”,理解句子的作用,通常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答。内容方面要先概括句子的内容,然后分析这个内容能表现所阐述对象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如是人,则分析表现人什么形象特点,表现作者对他什么情感态度。如是景物,则分析表现景物什么特点,渲染什么气氛,能烘托人物什么心情或形象。分析结构,则考虑其和上下文这间的关系,是否照应前文,是否为下文某内容做铺垫,是否与什么内容形成对比等。“我”对于母亲与陌生人说话情感态度是本文的线索,结合“我听母亲把有几个子女、都怎么个情况,包括我在什么学校学什么都说给人家听,急得我直用脚尖轻轻踢母亲的鞋帮”分析可知,我对母亲与陌生人说话态度起初是不理解的;结合“邻居们惊讶不止,我和爱人孩子开始也觉得母亲多事,但跟那位干老哥相处久了,体味到了一派人间淳朴的真情,也就都感谢母亲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丰盈的乐趣”分析可知,后来,我对母亲与陌生人说话是理解的态度。盲人的要求很简单,“先生,跟我们说句话吧”,他们“需要有人说话,比钱更需要”,这句话就像是催化剂一样,促使“我”的转变,由不理解——理解——向母亲学习。“我意识到,生命中一个超越功利防守的甜蜜瞬间已经来临”,意味着“我”放弃父亲的训诫,向母亲学习,用真诚和友善同陌生人沟通交流。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次要人物作用的分析能力。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次要人物能够对比、衬托、烘托主人公,突出主人公的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④推动情节发展。本题中,题干是“文中对父亲的描写笔墨颇少,但父亲在文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试作分析”,结合“父亲总是嘱咐子女们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分析可知,父亲是不与陌生人说话的一类人的代表;结合“但我在社会上为人处世,却仍恪守着父亲那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的遗训,即使迫不得已与陌生人有所交谈,也一定尽量惜语如金,礼数必周而戒心必张”分析可知,父亲的训诫深深地影响了“我”,使“我”在与陌生人交谈时,惜语如金;结合“母亲却浑然不觉,乐乐呵呵一路跟人家聊下去”“她竟把那盒如意膏送给了对面的小伙子,嘱咐他要天天给冻疮抹,说是别小看了冻疮,不及时治好抓破感染了会得上大病症。她还想跟那两个小伙子聊些别的”“我听母亲把有几个子女、都怎么个情况,包括我在什么学校学什么都说给人家听”分析可知,父亲的功利防守反衬了母亲热情、善良、与人交往不设防品质的可贵。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概括以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概括作品内容的题目需要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相应答题区间,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出相应内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类题目首先要对作品的人物、主旨等有充分的认识;其次注意答题原则,文本探究题不是随心所欲的探究,而是立足文本的探究,所以需要尊重文本所提供的全部材料,在解读文本时,不能断章取义,必须依据文本的全部材料,特别是材料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解读。本题题干是“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在当今社会似乎已得到很多人的认同,请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一告诫有何看法”,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反映了当下人与人之间缺少沟通、理解、信任的现状。针对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提出“人与人之间需要距离,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也可以提出“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勇敢地和陌生人交流”。可以联系自己的经验作答,也和根据文中“我”的态度作答。文章的最后,“我举钱的手僵在那里再不能动,心里涌出层层温热的波浪,每个浪尖上仿佛都是母亲慈蔼的面容……母亲的血脉跳动在我喉咙里,我意识到,生命中一个超越功利防守的甜蜜瞬间已经来临”可见,母亲的热情、善良、与人交往不设防可贵品质已经像春雨一样滋润着我的心灵,意味着“我”放弃父亲的训诫,向母亲学习,用真诚和友善同陌生人沟通交流。所以,文中的“我”是反对父亲的教育方式,提倡向母亲学习的。注意有理有据。

【点睛】个性化探究题往往以小论文的形式呈现,所以在组织答案时分三步走:第一步,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赞成或反对什么一定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如果自选角度,应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多角度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切入点宜小、巧新。如果是题干当中有明确探究方向的,一定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一面。第二步,分层论述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中,最容易出现以下三种毛病:层次不清,泛泛而谈,以述代评。为分清层次,答题时可在每个层次前标上序号或者每层用一个段落。为防止泛泛而谈或者以述代评,可尝试进行“分论点+文章材料或积累的材料+分析评价”的方式,逐步做到观点正确,例证典型,分析深入。第三步:总结自己的观点。语言要简洁,要与第一步圆合。

录入时间:2021-02-03 11: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