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历史教材同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 土地改革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八年级下册《第3课 土地改革》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合作探究,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掌握本课的知识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和学生问答的方式询问他们是否吃饭了,提出现在国家的一系列惠民政策,比如营养午餐、精准扶贫等。用对比的方式对比,让学生感知当今生活的优越,同时也和曾经的艰苦生活作对比。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自不断的提升,条件越来越好。但是我们的老一辈们在几十年前却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那这样的情形是从什么时候改善的呢?

二、新课讲授

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

土改的背景

1.展示图表:

地主、富农贫农、雇农和中农占农村人口不足10%90%占有土地70%~80%20%~30%2.教师提问: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当时土地大多掌握在哪类人的手中?

提示:土地大多掌握在地主手里。

3.教师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旧中国,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却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

材料一:

4.教师归纳:结合材料和课本,介绍土地改革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前,农民生活困苦;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村存在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时间:1950

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提示: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性质: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步重要的土地法

成果: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多亿千克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让学生自主讨论,思考问题

土地改革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