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历史教材同步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下载

重点:隋唐盛世局面的形成、民族关系。

难点:三国两晋南北朝与隋唐盛世的关系、藩镇割据的形成。

隋朝

材料一:运河在隋代的开通关系到其后千余年间政治文化(巩固统一)、物质文化(物资交流)、精神文化(新文化、新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发展。 ——全汉昇《唐宋帝国与运河》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

材料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思考修建开通大运河的利弊。

二、唐朝

(一)唐朝全面繁荣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体会总结唐朝的“繁荣”

材料一:唐初以均田、租庸调等制,奠下立国根基,又以无比的自信包容异族文化,融铸出多彩多姿的大唐风采。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7世纪的初唐,是中国专制时代历史上最为灿烂光辉的一页。当帝国对外威信蒸蒸日上之际,其内部组织,按照当时的标准看来,也近于至善,是以自信心也日积月累。……在最初的100年内,人户的登记不断增长,国家仓廪库藏也愈为充实,上下之间呈现一片和谐融洽的景象。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二)民族关系

材料一:626年(武德九年九月)“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

627年(贞观元年)“朕以天下为家。”

644年(贞观十八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647年(贞观廿一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尽管“天可汗”这个新头衔主要是象征性的,但并非无足轻重,而且它证明了太宗的帝国理想既包含中国人也包含游牧民族,他认为这是自己特有的贡献。于是,他声明夷狄与中国人享有共同的天性,统治者的仁慈保护必须包括两者。都护府散布于中国边境:安西(西突厥、西域和吐蕃)、北庭(突厥诸部)、单于(统治东突厥)、安北(回鹘和其他的铁勒游牧民族)、安东(朝鲜、契丹、奚和)和安南(现在为越南的外族人)等六大都护府。与严重胡化且听命于非汉族军事长官的唐代边境军队一起,这些都护府形成了唐边境防卫和治理的基础。

——潘一红《天子与天可汗》

材料三:李唐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间华夷,兼收并蓄。当时的长安几乎为一国际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之好:服饰、饮食、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及社会各方面,隐约皆有所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已也。 ——向达

材料反映出唐朝(唐太宗)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的历史作用。

(三)唐末五代藩镇割据

材料一:唐初开边之后,对当地民族采取羁縻式管理,委其首领自治,驻军较少。……为防御边疆诸强敌,守住已开拓的疆土,唐廷吸取教训,被迫大量增加边防驻军,形成若干边防大军区,其长官称为节度使。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政府任命一批安史降将为节度使,内地军将、地方长官也被委任为节度使,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 ——《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上》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唐朝中期以后出现“藩镇跋扈割据”的原因。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