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小学音乐教材同步辽海版一年级上册2. 打出溜滑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年级上册音乐第七单元 飞舞的雪花 《2. 打出溜滑》精品课教案

二、构建趣味性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构建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丰富多彩的音乐学习情境,构建一种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经过情境发生的过程,同时掌握了必要的知识,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而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形成一种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的教学情境,把娱乐性的教学方式引进课堂。音乐作为一种生活艺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小学逐渐注重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认识生活,感受生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设立贴近生活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情境,借助于图片、实物、模型以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造趣味性的教学情景,比如上讲授《小猫钓鱼》这首音乐时,可以先用向学生播放有关于《小猫钓鱼》的各种视频动画,激发小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进而在课堂上营造出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此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歌曲内容进行讨论,或者分角色表演,将抽象的音乐理论课讲授转变为形象生动的课堂,以更加形象地讲授帮助小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比如,在教授《小雨沙沙沙》这类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而又较为活泼的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自己设想自然环境,然后将自己比作歌曲中的任何一种景物形象,诸如小雨点、花、草、鱼等,在音乐的演奏中表达自己的感受,进而真切的体会歌曲中的各种形象。

三、综合多种教学策略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性和目的性不强,教师要想保证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掌握必需的音乐知识,就必须注意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逐渐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在于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在音乐中感受生活,体味快乐。为此,在现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师一定要注意改变单纯讲授音乐理论知识以及相关唱歌技能的教学模式,而是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在自身的实践和与同学、老师的互动中,掌握相关音乐知识,提高其音乐素养。

首先,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给创造可以体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学习成果的成功体验可以变成小学生下一步学习的动力,比如教师可以在学完一首歌曲之后,让学生们组织合唱表演,然后录制成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并对他们的表演结果给予肯定,让他们每个人都能体验到努力学习音乐的成就感。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心理上的快感,不要过分的用课堂纪律去约束小学生的行为,因为大多数小学生都有着自由、活泼的天性,强制性纪律的规范会压抑学生的天赋,而且会逐渐降低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经常播放一些他们自己喜欢的歌曲,让他们享受音乐课的学习过程。此外,还要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比如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设置一些游戏环节,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知识,并逐渐领悟到音乐的艺术价值。最后,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的思想本身就是天马行空,受各种规则的约束较小,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创作,以发展小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四、结语

音乐是一门的艺术,音乐教育是美的享受,音乐教师作为小学音乐教育美的传播着,应该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特点,注重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塑造小学生的健全人格。

浅谈国学课对小学教育的影响

国学,仿佛是一个距离遥远又似乎无处不在的词汇。国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其绵延不绝的文化张力直到21世纪的今天依旧滋润着人类的心灵。我校敏锐地将国学引入校园,力图将中华文化的源头介绍给孩子们。

当人们漫步校园ィ古典名篇的诵读声不时从教室里传出。内心不禁产生疑问,将几千年前古代名家的著作介绍给21世纪的孩子们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他们能接受吗?对孩子们会有什么影响呢? 当下的国学课不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不只是一些最基础的知识的普及,光靠知识的灌输并非是国学的最终目的。对于孩子们来说它的重要意义应该是渗透进每个孩子的心灵生活的细节中,贯穿在做人的道理中。知行统一,不能坐而论道。

如何贯穿?当然不只是形式上的模仿或把国学作为一种时尚来追捧,当然宣扬国学也应有时代的东西ィ复兴国学不是要让学生回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ィ许多观念也发生了改变(比如忠孝观念、有了许多新的解释ァ5内容和实质是一致的)ザ应该让国学中那些精神、思想传承下来。承接着文脉,是中国人的精神血液。

目前,我校已经将国学排进课表。教学目标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争取能背诵《三字经》、《弟子规》ト四年级的学生背诵或了解《论语》、《孟子》中的内容。小学五六年级大致了解《中庸》、《大学》、《老子》、《庄子》等著作。这些课程的开设对小学教育的影响很大。我有下面的一些切身感受。

一天下午,我在教小学二年级的国学课时,临上课前因有老师来听课有些紧张,在教室里来回踱步。这时,教室后排的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行。"学生引用的是《大学》里的一段话。我笑了。

一次国学课,学生小禾上午读完《弟子规》中的"父母呼ビξ鸹海父母命行勿懒"。老师简单地解释几句后,明白了其中的含义。晚上回家,妈妈叫他,小禾很快来到妈妈面前,不再懒得回应,甚至在"母亲节"那天还给妈妈端上了一盆洗脚水,她妈妈高兴得合不拢嘴。

还有一次,学生学习"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当仁不让于师。"伴随着悠长的古筝声ズ⒆用怯弥赡鄣纳音齐声诵读。在讲"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时,我通过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来讲一个道理。连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都有回答不出的问题,可见,人人都有自己的不足。要注意学习别人的长处。在讲解"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话时,我先用录音机放了一个"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ダ用伽利略挑战亚里士多德的故事来讲明这句话的含义。

有一节国学课,我领孩子们诵读荀子的《劝学》篇,然后再通过展示《愚公移山》的画面。由"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联想到居里夫人的"没有信心将一事无成"的名言。接下来ズ⒆用亲约旱母邢肟梢运凳欠岣欢嗖省S械暮⒆酉氲搅"水滴石穿",有的孩子则想到了自己学画画半途而废等。《应该国学》还包括儿歌、童话、对联、神话故事ド踔涟括"变脸、剪纸、地方戏"等民间艺术。

国学可以启迪孩子的天性,亦作用于成人。一天下午,我被几个调皮的学生惹生气了,准备惩罚他们一下。第二天,安排学生学习《孟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段话,看着孩子们晶莹求知的眼神,我气意全消。"玉不琢不成器"。听着孩子们的诵读声,老师的心底也在净化。"有容"让我在生气时忍住,"琢玉"让我更耐心地教育孩子。

国学,教给了老师和孩子们更多的宽容和理解。 我在教学中ナ窍执的"十八般武艺"都派上了用场。学习的过程中伴有古乐,并辅以画面,既有古代寓言,也有外国故事,让孩子们在逼真的环境里追思古人,陶冶性情。为孩子们播放古典曲目,让学生在音乐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从上面的国学课可以看出:"国学"孩子们不仅读懂了,还做到了。一堂课上得有滋有味,证明学生真正理解了意思并使我镇静了下来。

我对孩子们学习国学的要求只有八个字"朗朗上口,不求甚解"。由此,国学教育的时间很有弹性。老师每天上课前领着诵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几年来,每天都和古代圣贤对话,在四书五经里遨游,学生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触摸着文言的精彩。

一位家长告诉我,很难说对每个孩子是否真的都能起到作用,但作为家长,教育时会有更多更好的依据,孩子赖床了,我们会对他说,瞧瞧《弟子规》里说的,孩子应该怎么做啊?赖床该不该啊?以后孩子真的有在想这个问题:赖床是不是真的不好?周末早上果然不赖床了,还会把他自己的被子叠好。

"国学"教育的初衷被确定为"继承几千年来'流行'的儒家教育思想,让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真正学会如何做人,让国学的精粹成为学生们可以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使孩子们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