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历史教材同步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下载详情

统编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精品说课课件PPT下载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统编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精品说课课件PPT下载

玄学思潮的发展方向,总的趋势是一步一步地调和自然与名教的矛盾,使之合为一体。具体而言,是沿着王弼(儒道调和)——嵇康(儒道对立)——郭象(儒道合一)这一路向行进的。

使得社会中那些真正坚持儒学思想的士大夫在独善与兼济之间出入儒道,吸收两家之精华,在纷纭之世求得精神上的安身立命之所,实现人格上的真正完善。同时通过对名教自然关系的否定之否定,建立起一种新自然观基础上的儒家优秀价值思想,并将其具体化为自己的人生实践与生活方式,在“任真”“固穷”与“欣德”之中,得到身心的安顿。魏晋玄学在名教自然之辩问题上的身心理路与道德实践与宋明理学在“理”“心”问题上同出一辙。①

本质上说,魏晋玄学家们的自然与名教之辩,都是旨在回答与解决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和矛盾问题。他们有的侧重在社会整体的层面上,试图以理想矫正现实,使社会秩序复归于和谐;有的则侧重在个体的层面上,以理想批判现实,试图在超现实彼岸去寻求自己的理想,实现自我精神上的自由。二者在郭象那里得到了统一,通过其“独化”观点,郭象为西晋名士提供了一个“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的最高理想人格。

宗教多元:佛教、道教盛行

表现:经学衰落、玄学兴起佛教、道教兴起;

特征:多元、交融

多元:大一统的汉帝国崩溃,魏晋南北朝社会分裂;思想也从一统走向多元;统一后的唐朝开放多元的文化格局、统治者主张三教并行

交融:两汉儒家思想走向僵化、需调和佛、道;三者都需要吸收彼此的思想完善自己的体系

佛道交融;道教受佛教刺激产生;佛教还需借助道家的词汇面临本土化。

倡导华夷之辩,文明主体性的又一次自觉,抨击佛教,用纲常反对佛教。有意志,能赏罚。贵贱祸福都取决于天的意志,人对天只能随顺敬畏,不可以人力改变天命。

人之贵贱祸福,胥赖天意志所定,人当以平心随顺处之,勿妄生愤懑疑虑。上人之遭遇之幸与不幸,诚非个人之力量所能改变,于是在友人孟东野遭遇困逆之际,劝其应“知其为天所假,自当听天所命”“天命无常,惟德是辅”天命无常,惟德是从

梁武帝活活被饿死。我虽然愚钝,但知道陛下迎佛骨,肯定不是被佛教迷惑,而是祈福,但百姓不知道啊,肯定荒废生产浪费钱财去供养。

让佛教凌驾于儒学之上,有被同化为夷狄的危险。他认为佛教自外与天下国家,灭弃伦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被贬官

怎么办才能使儒学的仁义道德获得实行呢?我以为:不堵塞佛老之道,儒道就不得流传;不禁止佛老之道,儒道就不能推行。必须把和尚、道士还俗为民,烧掉佛经道书,把佛寺、道观变成平民的住宅。

(人其人,焚其书,庐其居)

贵与贱、福与祸存

他说:“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博爱叫做“仁”,恰当地去实现“仁”就是“义”,沿着“仁义”之路前进便为“道”,使自己具备完美的修养,而不去依靠外界的力量就是“德”。仁和义是意义确定的名词,道和德是意义不确定的名词,所以道有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而德有吉德和凶德。韩愈所说的公道,公德,而老子是私道、私德。(认同、正统、弘道)

老子轻视仁义,并不是诋毁仁义,而是由于他的观念狭小。好比坐在里井看天的人,说天很小,其实天并不小。老子把小恩小惠认为仁,把谨小慎微认为义,他轻视仁义就是很自然的了。老子所说的道,是把他观念里的道当作道,不是我所说的道。他所说的德,是把他观念里的德当作德,不是我所说的德。凡是我所说的道德,都是结合仁和义说的,是天下的公论。老子所说的道德,是抛开了仁和义说的,只是他一个人的说法。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