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惕当下剧种的“雅化”现象·方李珍》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许多优秀剧目被重新整理排演。许多多年未见于舞台的本戏、折子戏等得以被挖掘,重现于世人面前,例如“新捏”成的昆曲《桃花扇》、京剧武戏《朝金顶》等。但是有些剧种的剧目丧失了原有的野气以及应有的烟火气、市井气。一味追求雅致及“诗意”的倾向在当前戏曲界极为普遍,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剧种的“失味”:草根味、民间性、世俗化消失,地方文化特点不突出,剧种同质化或泛剧种化、泛戏曲化的倾向严重。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对于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不少剧作家试图剔除其粗糙的部分,在保持民间性的同时适当融入当下观众的审美质素,提升其品格,使之成为既传统又焕发当代感的雅俗共赏的新市民戏曲,但要做到雅俗共赏太难了,便索性往“雅”的方向走。而掌舵全剧的导演多是高级知识分子,一旦偏好雅致,剧目的样式也就被决定了。剧目的大投入也是一个原因,若舞美精致华丽,其他部门自然予以配合,形成统一风格。而根本的,在于“雅高于俗”的心理:戏剧工作者在创作辅导与推进传承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渗入了精英文化意识。这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文人趣味偏雅好雅,另一方面也是多年来国内一些专家热衷于引进精英主义经典理论的结果。他们往往视戏剧戏曲为高雅艺术,并将之等级位阶化。这种等级划分,恰恰阻碍了戏曲的民间化、大众化,也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我们的很多戏剧工作者应辨清“唯美主义”与“伪美主义”的界限,摒弃双重标准,不能在理论上对戏曲美学、雅与俗的内涵很清楚,但在实践中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一味追求剧目的雅化。

地方方言对于地方戏曲而言是第一要素。而现在的问题,恰恰是一度创作中不少剧作家不熟悉方言,不是用方言思维来写戏,而是用普通话思维。剧作家站在全国人民的角度上写戏是好事,但剧本往往存在方言转换的问题,并且在二度创作中又有大量的戏曲演员讲的方言不地道,方言的韵味自然无从“咂摸”。方言被嫌弃,仍然是地方文化自信的问题。我们依然缺乏对地方文化的自信,缺乏对地方方言、地方音乐及声腔等的自信。我们要有地方文化自信,这种自信并不缺乏历史底蕴,传统戏曲能流传至今就是最好的明证。可喜的是进入21世纪,各地陆续提出了“保卫方言”的口号。现在传统戏曲进校园如火如荼,让人期待方言进校园,或者借着戏曲进校园让方言热起来。

历史曾经给过我们启示。在清代中叶的花雅之争中,曾与昆曲争胜的弋阳腔失去刚健清新的特色,逐渐雅化,唯余衰落的命运;而广受老百姓喜爱、保持了自身特色的四大徽班最终站住了脚跟。警惕剧种的广泛雅化,不是不要剧种雅化,而是要保持剧种的特色,该雅的要雅,该雅俗共赏的要雅俗共赏。风格单纯的古老剧种如昆曲,其剧目要依从剧种特色:而风格多样的剧种,例如可俗可雅的闽剧,不仅要尊重剧种本体特质,也应根据题材特点来打造剧目,或偏雅或偏俗,但都应收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摘编自方李珍《警惕当下剧种的“雅化”现象》)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戏曲创作改编中,不能因为戏曲是高雅艺术,就淡化戏曲的民间化、大众化特点。

B. 重新搬上舞台的昆曲《桃花扇》、京剧武戏《朝金顶》等剧目丧失了原有的野气。

C. 很多戏曲创作者在理论上对雅与俗的内涵不清楚,以致在实践中一味追求剧目的雅化。

D. 伴随着传统戏曲的复兴,传统戏曲进校园如火如荼,地方方言或可借戏曲进校园热起来。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先是指出了许多优秀剧目被重新整理排演,接着指出了当前戏曲界存在的问题,

B. 文章从多角度剖析了剧种雅化的原因,并将原因提升到了缺乏地方文化自信的高度。

C. 第四段运用了举例、对比等论证方法,阐述了剧种雅化的危害以及防止雅化的方法。

D. 文章在论述时层层深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展开论述,层次清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当前被重新整理排演的传统剧目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其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积极作用应该得到肯定。

B. 在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过程中,掌舵全剧的导演多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的思想中自觉不自觉地渗入了精英文化意识,认为“雅高于俗”。

C. 对剧目的大投入会使其他部门为配合“精致华丽”的风格而不得不追求“雅”,这会使剧目丧失应有的烟火气。

D. 方言对于戏曲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剧作家在进行创作时要忌用普通话思维,戏曲演员在表演时要注意表现方言的韵味。

下载Word版试题
《惕当下剧种的“雅化”现象·方李珍》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D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不能因为戏曲是高雅艺术”错,原文第二段“这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文人趣味偏雅好雅,另一方面也是多年来国内一些专家热衷于引进精英主义经典理论的结果。他们往往视戏剧戏曲为高雅艺术,并将之等级位阶化”可见,只是说一些专家“往往视戏剧戏曲为高雅艺术”,但戏曲实际上是雅俗共赏的艺术;

B项,“昆曲《桃花扇》、京剧武戏《朝金顶》等剧目丧失了原有的野气”错误,原文第一段“许多多年未见于舞台的本戏、折子戏等得以被挖掘,重现于世人面前,例如‘新捏’成的昆曲《桃花扇》、京剧武戏《朝金顶》等。但是有些剧种的剧目丧失了原有的野气以及应有的烟火气、市井气”可见,只是说昆曲《桃花扇》、京剧武戏《朝金顶》被挖掘改编,重现于世人面前,“丧失了原有的野气”的是“有些剧种的剧目”,并非这两折戏;

C项,“戏曲创作者在理论上对雅与俗的内涵不清楚,以致在实践中一味追求剧目的雅化”强加因果,原文第二段“我们的很多戏剧工作者应辨清‘唯美主义’与‘伪美主义’的界限,摒弃双重标准,不能在理论上对戏曲美学、雅与俗的内涵很清楚,但在实践中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一味追求剧目的雅化”,是说很多戏曲工作者有双重标准,在理论上对戏曲美学、雅与俗的内涵很清楚,但在实践中却一味追求剧目的雅化。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阐述了剧种雅化的危害以及防止雅化的方法”错误,第四段中有“不是不要剧种雅化,而是要保持剧种的特色,该雅的要雅”等,说明作者认为剧种的雅化是需要的,要防止的不是剧种的雅化,而是剧种广泛雅化的倾向。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

D项,“剧作家在进行创作时要忌用普通话思维”错,原文第三段“地方方言对于地方戏曲而言是第一要素。而现在的问题,恰恰是一度创作中不少剧作家不熟悉方言,不是用方言思维来写戏,而是用普通话思维”的意思是在创作地方戏曲时要用方言思维,并不是说所有的戏剧创作都不能用普通话思维。

故选D。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小技巧

1.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特别注意每一段的第一句和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基本上这就是文章的中心。

2.看标题,先将文章大致看一下,然后去看题目,带着问题去找答案。这样比较有针对性,目标明确。

3.不管是题目还是文章都要将关键字圈起来,特别是时间,概括性词语。例如:几乎,大概,一般,全,都,凡是这类词

4.找出文章表程度的词语。例如:总共、基本、大致、最等。

5.找出有逻辑性的关联词。例如:表转折,表因果,分层分类,举例子,并列或递进。

6.文章反复出现的句子,特别注意跟文章一样的句子,因为有可能张冠李戴。

录入时间:2021-02-04 11: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