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后汉书·王丹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丹,字仲回,京兆下邽人也。哀、平时,仕州郡。王莽时,连征不至。家累千金,隐居养志,好施周急,每岁农时,辄载酒肴于田间,候勤者而劳之。其堕懒者,耻不致丹,皆兼功自厉。邑聚相率,以致殷富。其轻黠游荡废业为患者,辄晓其父兄,使黜责之,没者则赙给,亲自将护。其有遭丧忧者,辄待丹为办,乡邻以为常。行之十余年,其化大洽,风俗以笃。丹资性方洁,疾恶强豪。时,河南太守同郡陈遵,关西之大侠也。其友人丧亲,遵为护丧事,赙助甚丰。丹乃怀缣一匹,陈之于主人前,曰:“如丹此缣,出自机杼。”遵闻而有惭色。自以知名,欲结交于丹,丹拒而不许。会前将军邓禹西征关中,军粮乏,丹率宗族上麦二千斛。禹表丹领左冯翊,称疾不视事,免归。后征为太子少傅。时,大司徒侯霸欲与交友,及丹被征,遣子昱候于道。昱迎拜车下,丹下答之。昱曰:“家公欲与君结交,何为见拜?”丹曰:“君房有是言,丹未之许也。”丹子有同门生丧亲,家在中山,白丹欲往奔慰,结侣将行。丹怒而挞之,令寄缣以祠焉。或问其故,丹曰:“交道之难,未易言也。世称管、鲍,次则王、贡。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故知全之者鲜矣。”时人服其言。客初有荐士于丹者,因选举之,而后所举者陷罪,丹坐以免客惭惧自绝而丹终无所言寻复征为太子太傅乃呼客谓曰子之自绝何量丹之薄也不为设食以罚之相待如旧其后逊位,卒于家。语曰:“同言而信,则信在言前;同令而行,则诚在令外。”不其然乎!王丹难于交执之道,斯知交矣。

(节选自《后汉书·王丹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客惭惧/自绝而丹终无所言/寻复征为太子太傅/乃呼客谓曰/子之自绝何/量丹之薄也/不为设食以罚之/相待如旧/

B. 客惭惧/自绝而丹终无所言/寻复征为太子太傅/乃呼客谓曰/子之自绝/何量丹之薄也/不为设食以罚之信相待如旧/

C. 客惭惧自绝/而丹终无所言/寻复征为太子太傅/乃呼客谓曰/子之自绝/何量丹之薄也/不为设食以罚之/相待如旧/

D. 客惭惧自绝/而丹终无所言/寻复征为太子太傅/乃呼客谓曰/子之自绝何/量丹之薄也/不为设食以罚之/相待如旧/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字词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京兆,古代指京师地区或管辖京师地区的衙门,京师地区的行政长官称京兆尹。

B. 关西,“关”在汉唐等时代指的是函谷关或潼关,关西即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方。

C. 斛,中国古代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南宋末年改为一斛五斗

D. 大司徒,古代官职名,与大司马、大司空并称三公,是非常重要和尊显的官职。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丹明辨是非,乐善好施。王莽篡位后,屡次征召他,他都没有前往,而是隐居乡里;乡邻家有丧事,他周济帮衬,亲自照管,乡邻习以为常。

B. 王丹教化乡里,移风易俗。每年农忙时节,他都要用车装着酒肴前往田间犒劳那些勤于劳作的人;对不务正业者,他也晓谕其父兄,让其责罚。

C. 王丹方正高洁,痛恨豪强。关西大侠陈遵想结交他,他因其赠助友人治丧财物太多而拒绝;大司徒侯霸打发儿子去表达结交之意,他也拒绝了。

D. 王丹慎于结交,为人宽宏。他不许儿子结伴去友人家吊丧,还怒打儿子,只许寄缣匹以示凭吊,但对使他受牵连免职的人,他却待之如故。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堕懒者,耻不致丹,皆兼功自厉。

(2)客初有荐士于丹者,因选举之,而后所举者陷罪,丹坐以免。

下载Word版试题
《后汉书·王丹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A    3. C   

4. (1)那些懒惰的人因为不能让王丹前来慰劳自己而感到羞耻,都加倍用功自我勉励。

(2)起初有门客向王丹推荐一位士人,王丹于是举荐了他,后来被举荐的人犯了罪,王丹获罪被免去官职。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句子意思是:那位门客又羞惭又害怕地跟王丹断绝了关系,而王丹一直没说什么。不久王丹又被征入朝为太子太傅,他把门客叫来对他说:“你自己跟我绝交,为什么把我王丹想得那么薄情呀?”以不给他安排饭莱作为处罚,然后就跟原来一样对待他。

“自绝”是“惭惧”的结果,不能断开,下文的“而”表转折,因此在“而”前断开,排除AB;“何……也”是固定句式,不能断开,排除D项。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管辖京师地区的衙门”错误,京兆不指管辖京师地区的衙门。

故选A。

【3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

C项,他拒绝与陈遵结交,是因为对方强豪身份,并不是因为陈遵赠助友人治丧财物太多。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1)堕懒,懒惰的人;耻,意动用法,感到羞耻;兼功,加倍;自厉,自我勉励。

(2)“客初有荐士于丹者”定语后置句;选举,推荐;陷罪,犯罪;坐,获罪。

【点睛】1、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1)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如盖追先帝之殊遇。

(2)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如: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注意其中的“乎”,有时通介词“于”,往往居于句中,如《醉翁亭记》中有“颓然乎其间者”;“焉”有时也居于句中,如《愚公移山》“且焉置土石”。

(3)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所欲有甚于生者。

(4)复音虚词有:且夫、若夫、乃父,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复音虚词大多位于一句话的开头,它们之前一般要断句。如: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向使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2、找名代,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和代词一般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再次出现是只提名不提姓。如:“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中的名词有“道、俗、天下”等,找出这几个名词,句子就断开了,为“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3、察对话,定句读 文言文中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可以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然后进行断句。如:“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这里总共三句话,就能直接用“曰”断开的就有三处,其余的可根据名词标志断开,为“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4、依总分,定句读 在文言文中,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可以据此进行断句。如:“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乐乐宴乐损矣。”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是一个总分关系。

5、据修辞,定句读 文言文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互文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也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些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轻松地断句。

(1)顶真断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鸿门宴》)

(2)对偶断句: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愿不期深浅/其于伤心。(《战国策》)

(3)反复断句:《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吾孰与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这几句话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可根据这一特点断句

6、辨句式,定句读 文言文中特殊句式、固定句式等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1)判断句式:“……者,……也”及其变式

(2)反问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

(3)被动句式:“为……所……”“受……于……”“见……于……”

(4)固定句式:“如……何”“况……乎”“何(以)……为”“其……耶”

 

参考译文:

王丹,字仲回,是京兆下邽人。汉衰帝、汉平帝时在州郡做官。王莽篡政时期,接连征召都不去。家里积存了很多钱,隐居家中修养心志,乐善好施。每年农忙时就把酒菜用车拉到田间,等着劳作的人经过就慰劳他们。那些懒惰的人因为得不到王丹的赏赐而感到羞耻,都加倍努力自我发奋。于是整个城邑大家都相互效仿,以至变得很富裕。那些轻浮狡猾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为害乡里的人,王丹就晓谕他们的父兄,让他们处罚他。对死去的人王丹就提供丧事所需的财物,并且亲自操办。那些家里死人的,就都等着王丹给办理,乡邻们都习惯了。这样做了十几年,这个地方的风化极为和谐,风俗也变得淳厚了。王丹天性正直高洁,非常厌恶豪强恶人。当时,和王丹同郡的河南太守陈遵是关西有名的豪杰。他的友人死了亲人,陈遵为他办理丧事,提供了很多财物。王丹拿着一匹缣,放在主人面前,说;“这一匹缣,是我家里人用织机织出来的!”陈遵听了露出惭愧的神色。自认为名气很大,就想和王丹成为好朋友,王丹拒绝不答应。正巧前将军邓禹去关中西征,缺乏军粮,王丹率领宗族献上了二千斛。邓禹上表举荐王丹任左冯翊,王丹以有病为理由不到职工作,被罢免官职回家,后来被征聘为太子少傅。当时大司徒侯霸想跟王丹交朋友,等到王丹被征入朝时,派儿子侯昱在路上迎候。侯昱在车下迎接下拜,王丹下车答礼。侯昱说:“家父想跟您结交,你为什么拜谢我?”王丹说:“君房说过这话,但我没有答应他呀。”王丹的儿子有一位同学死了父亲,他家住在中山,王丹的儿子跟王丹说要去吊唁。找了伴儿正要出发,王丹生气地打了他,让他寄些缣帛表示吊唁之意。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王丹说:“交朋友的难处,不容易讲清楚啊!世人都称说管仲、鲍叔牙,其次则是王吉、贡禹。但张耳、陈余最后兵刃相见,萧育、朱博后来也反目为仇,有始有终的好朋友实在不多见啊!”当时的人都信服他的话。起初有门客向王丹推荐了一位士人,王丹就向朝廷举荐,后来被举荐者犯了罪,王丹受牵连获罪被免去官职。那位门客又羞惭又害怕地跟王丹断绝了关系,而王丹一直没说什么。不久王丹又被征入朝为太子太傅,他把门客叫来对他说:“你自己跟我绝交,为什么把我王丹想得那么薄情呀?”以不给他安排饭莱作为处罚,然后就跟原来一样对待他。王丹后来就退休了,死于家中。评论说:“同言而信,则信在言前;同令而行,则诚在令外。”不就是这样吗!王丹难于交执之道,这就是知交道呢。

录入时间:2021-03-16 09:3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