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论衡·案书·王充》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盖才有浅深,无有古今;文有伪真,无有故新。广陵陈子迴、颜方,今尚书郎班固,兰台令杨终、傅毅之徒,虽无篇章,赋颂记奏,文辞斐炳,赋象屈原、贾生,奏象唐林、谷永,并比以观好,其美一也。当今未显,使在百世之后,则子政、子云之党也。韩非著书,李斯采以言事;扬子云作《太玄》,侯铺子随而宣之。非、斯同门,云、铺共朝,睹 奇 见 益 不 为 古 今 变 心 易 意 实 事 贪 善 不 为 并 肩 以 迹 相 轻 好 奇 无 已 故 奇 名 无 穷。扬子云反《离骚》之经,非能尽反,一篇文往往见非,反而夺之。

(节选自王充《论衡·案书》)

1.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2. 文中的“贾生”“扬子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对待文章作品,作者批评了什么错误态度?并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请加以概括。

下载Word版试题
《论衡·案书·王充》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睹奇见益/不为古今变心易意/实事贪善/不为并肩以迹相轻/好奇无已/故奇名无穷。   

2.     (1). 贾谊    (2). 杨雄   

3. 作者批评盲目崇拜古人古书,提出评价人物与作品要不分古今,实事求是,对优秀的作品给予正确的评价。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尾语气词、句式、修辞、意思进行断句。本题可以根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亲眼目睹奇异之书,不根据作品的年代而改变评价标准,实事求是,凡是好的都仰慕不已,不因为是同时代的人就认为经历平凡而瞧不起,喜爱奇特的书没有止境,所以奇特的书名声久传不绝。

句中,“不为古今变心易意”与“不为并肩以迹相轻”句式相同,分别与前面的句子一起,语意并列。因此,在这两句的前后分别断开。“故”有对前面的内容进行总结之意,前面需要断开。因此,正确的断句为:睹奇见益/不为古今变心易意/实事贪善/不为并肩以迹相轻/好奇无已/故奇名无穷。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文中的“贾生”指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扬子云”西汉后期著名学者,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名杨雄。

【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特点、相关的事件、言行、观点等。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概括。

本题需要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作者的观点,并加以概括。

①作者批评盲目崇拜古人、古书,作者认为,著书人的才能有高有低,言论有对有错,不分好坏而只是珍贵古代的书,这就是说古人比今人贤明,这是错误的。

②作者提出评价人物与作品,要不分古今,要实事求是,给予优秀作品以正确的评价。作者认为,广陵的陈子迥和颜方,当今的尚书郎班固,兰台令史杨终、傅毅这些人,虽然没有大部头著作,但他们写的赋颂记奏,言辞极有文采,赋就同屈原、贾谊的一样,奏就同唐林、谷永的一样,把它们放在一起来比较长处,其优美程度是一样的。当今他们没有出名,假如在百代以后,他们就是刘子政和扬子云一类的人物了。

【点睛】文言文筛选信息注意事项: 

1.通读全文,把握文意  文章是信息的载体。文章的正文以及标题、作者、背景、注释等,都能向读者传递信息。文章的信息和材料有主次之分。一般来说,文章的主要意旨、主要事件或说明的主要事物,是文章的主要信息和材料;而枝蔓的事件或附带的事物,则是文章的次要信息和材料。在分析过程中,要准确把握隐含信息,先要弄清相关文字的字面含义,同时还得顾及全面,把握整体,推断时更要遵守逻辑规则。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信息。

2.弄清题干要求,根据要求筛选  “跳读法”是筛选信息较为常用的方法。因为对一篇文言文来说,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读懂,采用“跳读法”,可以把不懂的字、词跳过去,来捕捉文中的信息。这些信息有时是有一定标志的,如全文中心句、段落起始句、段末总结句、作者议论性的文字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语言信息孤立地看是重要的,但却是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面对众多的“有效”信息,我们要根据题干要求,正确认识信息所涉及的对象和范围,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分析、概括和归纳,做到有的放矢。

3.剔除无效信息  我们从文章中筛选出来的信息有些往往是相似的,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仔细地去分析、辨别,从而剔除干扰项,得出所要的正确答案。

参考译文:

实际上古代现代是一样的,著书人的才能有高有低,言论有对有错,不分好坏而只是珍贵古代的书,这就是说古人比今人贤明。考察东番的邹伯奇、临淮的袁太伯和袁文术、会稽的吴君高和周长生这些人,地位虽然达不到公卿那么高,但确是才智博大精深,是一批文雅的英雄人物。看邹伯奇的《元思》、袁太伯的《易章句》、袁文术的《咸铭》、吴君高的《越纽录》、周长生的《洞历》等书,连刘子政、扬雄也不能超过他们。人的才智有浅有深,这是不分古今的;文章有假有真,这是不分新旧的。广陵的陈子迥和颜方,当今的尚书郎班固,兰台令史杨终、傅毅这些人,虽然没有大部头著作,但他们写的赋颂记奏,言辞极有文采,赋就同屈原、贾谊的一样,奏就同唐林、谷永的一样,把它们放在一起来比较长处,其优美程度是一样的。当今他们没有出名,假如在百代以后,他们就是刘子政和扬子云一类的人物了。韩非写的书,李斯引用来议论事理;扬子云作《太玄》,侯铺子随着就宣扬它。韩非与李斯同在一个老师门下,扬子云和侯铺子共在一个朝代,亲眼目睹奇异之书,不根据作品的年代而改变评价标准,实事求是,凡是好的都仰慕不已,不因为是同时代的人就认为经历平凡而瞧不起,喜爱奇特的书没有止境,所以奇特的书名声久传不绝。扬子云反其意而用《离骚》中的话,并不能完全相反,一篇文章往往由于被非难,反而使它更加突出。

录入时间:2021-03-18 09: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