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魏书·李平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平,字昙定,顿丘人也。少有大度。及长,涉猎群书,好《》《》,颇有文才。太和初,拜通直散骑侍郎,高祖礼之甚重。平因侍从容请自效一郡,高祖曰:“卿复欲以吏事自试也。”拜长乐太守,政务清静,吏民怀之。

平劝课农桑,修饰太学,简试通儒以充博士,选五郡聪敏者以教之,图孔子及七十二子于堂,亲为立赞。前来台使颇好侵取,平乃画“履虎尾”“践薄冰”于客馆,注颂其下,以示诫焉。加平东将军,征拜长兼度支尚书,寻正尚书,领御史中尉。

冀北刺史、京兆王愉反于信都,以平为镇北将军以讨之。平进次经县,诸军大集。夜有蛮兵数千斫平前垒,矢及平帐,平坚卧不动,俄而乃定。遂至冀州城南十六里。贼攻围济州军,拔栅填堑,未满者数尺。诸将合战,无利而还,惮于更进。平亲入行间,劝以重赏,士卒乃前,大破逆众。愉时坠马,乃有一人下马授愉,止而斗死。乘胜逐北,至于城门,斩首数万级,遂围城烧门。愉与百余骑突门出走,遣统军叔孙头追之,去信都八十里擒愉。冀州平,世宗遣兼给事黄门侍郎、秘书丞元梵宣旨慰劳。征还京师,以本官领相州大中正。

延昌初,武川镇民饥,镇将任款请贷未许,擅开仓赈恤,有司绳以费散之条,免其官爵。平奏款意在济人心无不善世宗原之肃宗初转吏部尚书加抚军将军平高明强济,所在有声,但以性急为累。

熙平元年冬卒,遗令薄葬。诏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帛七百匹。灵太后为举哀于东堂。赠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冀州刺史,谥文烈公。

(节选自《魏书·李平传》,有删改)

[注]①秘器:皇室、显宦死后用的棺材。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平奏款意在济人心/无不善/世宗原之/肃宗初/转吏部尚书/加抚军将军/

B. 平奏款意在济人/心无不善/世宗原之/肃宗/初转吏部尚书/加抚军将军/

C. 平奏款意在济人/心无不善/世宗原之/肃宗初/转吏部尚书/加抚军将军/

D. 平奏款意在济人心/无不善/世宗原之/肃宗/初转吏部尚书/加抚军将军/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礼》《易》”,是儒家的经典。《师说》中“六艺”即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B. “太学”,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庠序”则是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始于汉武帝。

C. “逐北”,“北”即“溃败的军队”,“逐北”即“追逐逃走的败兵”。《过秦论》中“追亡逐北”即是此意。

D. “有司”,“有”即“有……的权利”,“司”即“主管、管理”。古时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后也泛指官吏。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平为官清简,颇得民心。他主动向高祖请求外任,因为政绩突出,深得当地官员和百姓的感念。

B. 李平推行农桑,重视教化。鼓励督促农民耕田种桑,推崇儒学,建立学校、选拔教师来教化学子。

C. 李平沉着果敢,精于谋略。奉命讨伐王愉时,他遇险不惊,鼓舞士气,指挥若定,成功平定叛乱。

D. 李平精明强干,思虑深远。他为人性情平和,处事周密细致,在历任官任上都赢得了很高的声望。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有大度。及长,涉猎群书,好《礼》《易》,颇有文才。

(2)平亲入行间,劝以重赏,士卒乃前,大破逆众。

下载Word版试题
《魏书·李平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B    3. D   

4. (1)(李平)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长大后博览群书,喜爱《礼》《易》,很有文才。

(2)李平亲自来到队伍中间,用重赏加以劝勉,士兵于是又前进,大破叛贼(叛军)。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本题中,根据前后语境,“济人”是“救济灾民”,“心”是“用心”之意,应做后一句的主语,所以之间要断开,可排除AD;“初”是“初年”,不是“起初”,“转吏部尚书”的主语是“平”而不是“肃宗”,故“初”应接在“肃宗”之后,所以C项断句正确。原句标点是:平奏款意在济人,心无不善,世宗原之。迁中书令,尚书如故。肃宗初,转吏部尚书,加抚军将军。句意是:李平上疏奏说任款的目的是为了救济灾民,用心是好的,宣武帝原谅了他。肃宗继位初年,调任李平为吏部尚书,加封抚军将军。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

B项,“太学”和“庠序”的解释错位。应该是:“庠序”,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太学”则是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始于汉武帝。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为人性情平和”理解错误,根据原文“平高明强济,所在有声,但以性急为累。”大意是:李平精明强干,所在任上的声望都很高,但因性情急躁而常使自己受累。所以可知李平“为人性情平和”理解错误。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句得分点:少有大度:翻译时要补出主语“李平”;少:从小;大度:远大的志向;涉猎:博览;颇:很。

句意是:(李平)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长大后博览群书,喜爱《礼》《易》,很有文才。

第二句得分点:行间:队伍中间;劝以重赏:状语后置句,“以重赏劝”,用重赏加以劝勉,“劝”劝勉;前:名词作动词,前进;逆众:叛贼。

句意是:李平亲自来到队伍中间,用重赏加以劝勉,士兵于是又前进,大破叛贼(叛军)。

【点睛】对于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李平,字昙定,顿丘人。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长大后博览群书,喜爱《礼》、《易》,很有文才。太和初年,朝廷授任他为通直散骑侍郎,高祖对他十分器重。李平乘着侍从的机会从容请求治理一郡,高祖说:“你想治理一个地方来试试自己的才能吗?”授任他为长乐太守,李平处理政务清明平和,官吏百姓都很感念他。

李平鼓励督促农民耕田种桑,修建太学,选拔有学问的儒生来充任讲学博士,从五郡的读书人中选拔聪明敏捷的进行教育。描绘孔子和七十二弟子的画像,挂在讲堂内,亲自为每幅画像写像赞。前任台使很喜欢搜刮民财,李平于是画“履虎尾”和“践薄冰”两幅画,悬挂在客馆,写上颂文,以警示告诫学子们。朝廷加封为平东将军,征授他长期兼任度支尚书,不久正尚书,兼任御史中尉。

冀州刺史、京兆王元愉在信都造反,皇帝任命李平为镇北将军去讨伐他。李平进军驻扎在经县,叛军各路大军也向这里汇集。夜晚,蛮兵数千人攻打李平军营前面的营垒,箭射进了李平的军帐,李平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过了一会儿才安静下来。于是李平指挥军队进到冀州城南十六里处。敌人围攻济州军,拔去栅寨,填平壕沟,只差几尺沟就被填平了。诸将联合作战,无功而返,害怕再次前进了。李平亲自来到队伍中间,许以重赏,士兵于是又前进,大破叛贼。元愉当时从马上掉下来了,于是有一个人下了马救他,阻拦攻击而战死。李平乘胜追击,到了冀州城门,斩敌数万人,就开始围攻放火烧毁城门。元愉和一百多名骑兵冲出城门逃走,李平派统军叔孙头追击敌人,在距离信都十多里的地方擒获了元愉。冀州平定后,世宗派兼给事黄门侍郎、秘书丞元梵宣读皇帝旨意慰劳。出征回到京城后,李平以本官兼任相州大中正。

延昌初年,武川镇发生灾荒,镇将任款请求借贷,没有得到允许,擅自打开粮仓救济灾民。有司用私散官仓这条法律处罚他,免掉了他的官职。李平上疏奏说任款的目的是为了救济灾民,用心是好的,宣武帝原谅了他。肃宗继位初年,调任李平为吏部尚书,加封抚军将军。李平精明强干,所在任上的声望都很高,但因性情急躁而常使自己受累。

熙平元年冬天去世,遗嘱让薄葬。帝诏赐予东园棺材一副、朝服一具、衣一套、帛七百匹。灵太后在东堂为他大声号哭。追赠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冀州刺史,谥号文烈公。

录入时间:2021-03-18 09: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