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过秦论》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节选)

1.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登上               B. 隳名城,杀豪杰      隳:毁坏

C. 天下云集响应        响:回声               D. 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铦:锋利

2.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 余威震于殊俗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3. 下列对文章节选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二段开头:“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承接前段“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将秦始皇的野心和实力描述得淋漓尽致。

B. 这三段文字,作者采用了带有夸张意味的对比手法,通过秦自身、六国与秦、陈涉与秦以及陈涉与六国的对比使矛盾更为突出,观点更见鲜明,从而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C. 作者以劝诫的口气,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秦王朝政治的成败得失,秦王朝灭亡的关键在于失掉民心和过分迷信武力,为汉改革政治提供借鉴。

D. 本文语言风格上辞赋化的倾向非常突出,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对偶排比句式的大量运用,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气势,笔锋锐不可当,相当具有说服力。

4. 请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下载Word版试题
《过秦论》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B    3. B   

4. 但是秦国却凭靠当初小小的一块地盘,获得到了天子的权势,统辖了天下其他八个州,迫使原来同列的六国诸侯前来朝拜,已有一百多年了。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应对此类试题要结合语句的意思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特别要注意词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活用的现象。

C项,“响:回声”解释错,应改成“名词作状语,像回声一样”。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是对文言虚词一词多义现象的考查。应对此类试题只有靠翻译,加点词语必须意义和用法均相同才算符合要求。

A项,第一个“乃”是副词,于是;第二个“乃”是副词,竟然。用法相同,意义不同。

B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在。意义和用法均相同。

C项,第一个“以”是连词,来,表目的;第二个“以”是连词,因为。用法相同,意义不同。

D项,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用法相同,意义不同。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B项,于文无据,“六国与秦”错,在这段节选中,没有二者之间的比较。

故选B。

【4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

然,但是;区区,小小的;致,获得;万乘,代指天子的地位;序,名词作动词,排列顺序;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朝拜”;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点睛】对于高中课本文言文的学习,除了掌握一些文言知识以外,还要对课本内容方面进行了解。答这类题型,要注意选项叙述或分析的错误一般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有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重点词语的错议,篡改原文,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

译文:

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愿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下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凭借华山为城墙,依据黄河为城池,凭借着高耸的华山,往下看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认为这是险固的地方。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己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是保持原来的样子。陈涉的地位,没有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加尊贵;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录入时间:2021-03-19 09: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