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烛之武退秦师•左丘明》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节选)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 若不阙秦         阙:侵损

C.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视:看,看待

D. 则思谦冲以自牧   牧:约束,修养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

B.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 ①信而见疑         ②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D. ①君知其难也       ②吾其还也

3.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越国以鄙远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人皆得以隶使之      ④去今之墓而葬焉

⑤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⑥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⑦宁许以负秦曲   ⑧蝉蜕于污秽,以浮游尘埃之外⑨安能屈豪杰之流

A. ②⑤/③⑧/④⑥/①⑦⑨                      B. ①⑤/③⑧/④⑥/②⑦⑨

C. ①⑤/②③⑧/④⑥/⑦⑨                      D. ②⑤/③④⑥/⑧/①⑦⑨

4. 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

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C.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D. 大阉亦逡巡畏义

5.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A. 求人可使报秦者                             B.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C. 古之人不余欺也                             D.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下载Word版试题
《烛之武退秦师•左丘明》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C    3. B    4. D    5.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文言文的根本在于平时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提升文言阅读的素养。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偏旁部首和在句子中的位置及所作的句子成分等进行分析。

C项,错。视:比照。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常见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于虚词的学习重在从词性、在句中充当的功能等角度进行积累。在具体阅读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

A项,不同。第一个“乃”:副词,就;第二个“乃”:表判断,是。

B项,不同。第一个“因”:介词,趁机;第二个“因”:介词,通过。

C项,相同。两个“而”:连词,表转折,但是。

D项,不同。第一个“其”:代词,这;第二个“其”:表祈使语气,还是。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类活用的把握能力。常见活用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数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①鄙:意动用法,把……当边邑;②亡:使动用法,使……灭亡;③隶:名词作状语,把……当奴隶;④墓:名词作动词,修墓;⑤先:意动用法,认为……在先;⑥函:名词作动词,用盒子装;⑦负:使动用法,使……负担;⑧蝉:名词作状语,像蝉那样;⑨屈:使动用法,使……屈服。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古今异义现象的把握能力。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包含以下几种类型:(1)词义扩大,指今义的范围大于古义,古义被包括在今义之中;(2)词义缩小,指今义的范围小于古义,今义被包括在古义之中。词义的扩大或缩小是词义演变、造成词义古今差异的最常见的现象。(3)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4)还有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比如褒义词变成贬义词,或者贬义词变成褒义词等。

A项,古今异义。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B项,古今异义。古义:形同陌路;今义:走路。

C项,古今异义。古义:与“天命”相对,指人力 ;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

D项,不是古今异义。迟疑不敢向前的样子。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进行辨析,结合翻译来判断。文言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以及省略句。

例句:宾语前置。应为“有何厌”。

A项,不同。定语前置,应为“求可使报秦人”。

B项,相同。宾语前置,应为“捕钩党”。

C项,相同。宾语前置,应为“古之人不欺余也”。

D项,相同。宾语前置,应为“胡为乎遑遑欲之何”。

故选A。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

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录入时间:2021-03-22 09: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