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明史·李贤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贤,字原德,邓人。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贤曰:“虑中饱而不贷,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遂命增银。遇事必召问可否,或遣中官就问。贤务持大体,尤以惜人才、开言路为急。所荐引年富程信、姚夔、崔恭、李绍等,皆为名臣。曹钦之反也,击贤东朝房,执将杀之,逼草奏释己罪。赖王翱救,乃免。贤密疏请擒贼党。时方扰攘,不知贤所在。得疏,帝大喜。裹伤入见,慰劳之,特加太子太保。贤因言,贼既诛,急宜诏天下停不急务,而求直言以通闭塞。帝从之。门达方用事,锦衣官校恣横为剧患,贤累请禁止,帝召达诫谕之。达怙宠益骄,贤乘间复具陈达罪,帝复召戒达。达衔次骨,因袁彬狱陷贤,贤几不免,语载《门达传》。帝不豫,卧文华殿。会有间东宫于帝者,帝颇惑之,密告贤。贤顿首伏地曰:“此大事,愿陛下三思。”帝曰:“然则必传位太子乎?”贤又顿首曰:“宗社幸甚。”帝起,立召太子至。贤扶太子令谢。太子谢,抱帝足泣,帝亦泣,谗竟不行。成化二年三月,遭父丧,诏起复。三辞不许,遣中官护行营葬。还至京,又辞。遣使宣意,遂视事。其年冬卒,年五十九。帝震悼,赠太师,谥文达。贤自以受知人主,所言无不尽。景帝崩,将以汪后殉葬,用贤言而止。惠帝少子幽禁已六十年,英宗怜欲赦之,以问贤。贤顿首曰:“此尧、舜用心也,天地祖宗实式凭之。”帝意乃决。故事,方面官敕三品京官保举。贤患其营竞,令吏部每缺举二人,请帝简用。并推之例始此。

(节选自《明史·李贤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

B. 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

C. 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

D. 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官,在京城内的官或在皇城内的官,文中指后者,即做官的太监。

B. 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的指称,因方位而得名,后用来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又称“储宫”。

C. 起复,封建时代,官员遭父母丧,丧期未满而应召任职;明清时也指丧期满后出来做官。文中指后者。

D. 殉葬,是以器物、牲畜或人与陶俑木俑同死者一同葬入墓穴,以保证死者亡魂的冥福。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贤深受宠眷,推举贤能。一有事情,皇上一定召他去咨询处理得是否得当,或者派宦官去询问他;他所推荐的年富、程信等人,都是一时名臣。

B. 李贤不计得失,眼光长远。在曹钦被平定后,他不计得失,抓住时机建议皇上尽快下诏停止不紧急的事务,广求直言来疏通被困塞的政事。

C. 李贤正直敢言,保护太子。有人离间皇上与太子,皇上颇受迷惑,便秘密询问李贤,李贤坚持传位于太子,最终使皇上与太子和好。

D. 李贤感于知遇,多番进言。景帝驾崩后,为他的建议,汪皇后才免于殉葬;同样是因为他的建议,英宗赦免了受幽禁已经六十年的惠帝的少子。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虑中饱而不贷,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

(2)达衔次骨,因袁彬狱陷贤,贤几不免,语载《门达传》。

下载Word版试题
《明史·李贤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C    3. B   

4. (1)担心(官员)侵吞经手的钱财就不救济,什么也不做,眼看着百姓死亡,这是因噎废食。

(2)门达恨之入骨,趁袁彬一案陷害李贤,李贤几乎无法逃脱,这句话记载在《门达传》中。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李贤气度端正凝重,当面回答皇上提出的问题时,发表的言论都能契合当时的情况,皇上非常宠爱他。山东闹饥荒,国家拨出的赈济财物不足,皇上召徐有贞和李贤来商议,徐有贞说赈济的财物多被官员中饱私囊。”

“帝深眷之”“之”在这里代“李贤”,作宾语,之后断开,排除AC;

“召有贞及贤议”,正略了主语“皇帝”,在“召”之前断开,排除D。

故选B。

【2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C项,“起复……文中指后者”错误,从上下文看,起复应指前者,即官员遭父母丧,丧期未满而应召任职。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B项,“李贤不计得失,眼光长远。在曹钦被平定后,他不计得失”错误,相关信息“得疏,帝大喜。裹伤入见,慰劳之,特加太子太保。贤因言,贼既诛,急宜诏天下停不急务,而求直言以通闭塞。帝从之”,意思是“得到奏疏后,皇上非常高兴。李贤包扎伤口后入宫拜见皇上,皇上慰问犒劳他,特意加封他为太子太保。李贤于是说,贼人既然已经伏诛,应尽快下诏天下停止不紧急的事务,广求直言来疏通被困塞的政事。皇上听从了”,可知“李贤不计得失”于文无据。

故选B。

【4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饱”, 侵吞钱财;“贷”, 救济;“是”, 这。(2)“衔”,怀恨;“因”, 趁着;“狱”,案件。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李贤,字原德,是邓县人。李贤气度端正凝重,当面回答皇上提出的问题时,发表的言论都能契合当时的情况,皇上非常宠爱他。山东闹饥荒,国家拨出的赈济财物不足,皇上召徐有贞和李贤来商议,徐有贞说赈济的财物多被官员中饱私囊。李贤说:“担心(官员)侵吞经手的钱财就不救济,什么也不做,眼看着百姓死亡,这是因噎废食。”皇上于是命令增拨银两。一有事情,皇上一定召李贤去咨询处理得是否得当,或者派宦官去询问他。李贤很顾大局,尤其把珍惜人才、广开言路作为紧急的事情。他所推荐的年富、程信、姚夔、崔恭、李绍等人,都是有名气的臣子。曹钦造反时,在东朝房打李贤,将他抓住并要杀他,逼他起草奏章开释自己的罪行。李贤依赖王翱的拯救,才得以幸免。李贤秘密上疏请求擒拿贼众。当时正纷扰不安,大家不知道李贤在哪里。得到奏疏后,皇上非常高兴。李贤包扎伤口后入宫拜见皇上,皇上慰问犒劳他,特意加封他为太子太保。李贤于是说,贼人既然已经伏诛,应尽快下诏天下停止不紧急的事务,广求直言来疏通被困塞的政事。皇上听从了。在门达掌权的时候,锦衣卫文武官吏恣行残暴,造成严重的祸患,李贤多次请求对此进行惩处,皇上下召让门达来告诫他。门达依仗皇帝的宠爱更加骄横,李贤找机会又向皇上陈述门达的罪行,皇上又下召让门达来告诫他。门达恨之入骨,趁袁彬一案陷害李贤,李贤几乎无法逃脱,这句话记载在《门达传》中。皇上生病,躺在文华殿养病。正好有人向皇上离间东宫太子,皇上很受迷惑,暗中把这件事告诉了李贤。李贤叩头在地说道:“这样的大事,希望陛下您仔细思考。”皇上说:“既然这样,那么一定要传位给太子吗?”李贤又叩头说:“诚能这样,那就是国家的幸事。”皇上起身,立即召来太子。李贤扶着太子让他叩谢皇上。太子致谢,抱着皇上的脚哭了起来,皇上也哭了,谗言没有得逞。成化二年三月,李贤父亲去世,皇上在他守制未满期时诏令他任职。李贤多次推辞,皇上不接受他的推辞,派宦官护卫随行他来为他的父亲办丧事。李贤回到京师后,又推辞。皇上派使者宣示他的心意,李贤才出来办事。这年冬天李贤去世,终年五十九岁。皇上十分悲痛,追赠李贤为太师,号文达。李贤自己感觉到受君主知遇,所以他言无不尽。景帝驾崩后,将用汪皇后殉葬,因李贤的建议,这才罢了。惠帝的少子受幽禁已六十年,英宗可怜他,想赦免他,便问李贤。李贤叩头说:“这是尧、舜一样的仁政呀,天地祖宗也尊行它。”英宗于是下了决心。按旧的惯例,地方政府长官规定由三品以上京官保举推荐。李贤忧虑这样做会导致有关人员竞相营私,就改为让吏部每个职务举荐两个人,请皇上选用。并从此开始推行这种制度。

录入时间:2021-03-25 09: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