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新五代史·高祖皇后李氏·汉家人传第八》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祖皇后李氏,晋阳人也,其父为农。高祖少为军卒,牧马晋阳,夜入其家劫取之。高祖已贵,封魏国夫人,生隐帝。开运四年,高祖起兵太原,赏军士,帑藏不足充,欲敛于民。后谏日:“方今起事,号为义兵。民未知惠而先夺其财,殆非新天子所以救民之意也。今后宫所有,请悉出之,虽其不足,士亦不以为怨也。”高祖为改容谢之。高祖即位,立为皇后。高祖崩,隐帝册尊为皇太后。帝年少,数与小人郭允明、后赞、李业等游戏宫中,后数切责之。帝日:“国家之事,外有朝廷,非太后所宜言也。”太常卿张昭闻之,上疏谏帝,请:“亲近师傅,延问正人,以开聪明。”帝益不省。其后,帝卒与允明等谋议,遂至于亡。初,帝与允明等谋诛杨郊史弘肇等议已定入息太后太后旦些太事也当与案想议之李业从旁对日先皇帝言朝廷太事勿问书生太后深以为不可。帝拂衣而去,日:“何必谋于闺门!”邠等死,周太祖起兵向京师,慕容彦超败于刘子陂,帝欲出自临兵,太后止之日:“郭威本吾家人,非其危疑,何肯至此!今若按兵无动,以诏谕威,威必有说,则君臣之际,庶几尚全。”帝不从,以出,遂及于难。周太祖入京师,举事皆称太后诰。已而议立湘阴公費为天子,赟未至,太祖乃请太后临朝。已而太祖出征契丹,军士拥之以还。太祖请事太后为母。太后诰日:“侍中功烈崇高,德声昭著,剪除祸乱,安定邦家,讴歌有归,历数攸属,所以军民推戴,亿兆同欢。老身未终残年,属此多难,唯以衰朽,托于始终。载省来笺,如母见待,感认深意,涕泗横流。”于是迁后于太平宫,上尊号日昭圣皇太后。显德元年春崩。

(《新五代史·汉家人传第八》)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帝与允明等谋诛杨邠/史弘肇等/议已定/人白太后/太后曰/此大事也当与宰相议之/李业从旁对曰/先皇帝言/朝廷大事/勿问书生/

B. 帝与允明等谋诛杨邠/史弘肇等议已定/人白太后/太后曰/此大事也当与宰相议之/李业从旁对曰/先皇帝言/朝廷大事/勿问书生/

C. 帝与允明等谋诛杨邠/史弘肇等/议已定/人白太后/太后曰/此大事也/当与宰相议之/李业从旁对曰/先皇帝言/朝廷大事/勿问书生/

D. 帝与允明等谋诛杨邠/史弘肇等议已定/人白太后/太后曰/此大事也/当与宰相议之/李业从旁对曰/先皇帝言/朝廷大事/勿问书生/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夫人,中国封建王朝对官员之母及正妻的封号。唐代一品官员之母妻封为“国夫人”,三品以上封“郡夫人”。

B. 帑藏,亦作“帑臧”,“藏”为收藏、储藏之义,“帑”指储藏钱财的府库或财物,“帑藏”通常指国库。

C. 太常卿,中国古代官职名称,原名奉常,起源于汉,主要掌管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丧葬等礼仪。

D. 诰,即“诰书”,也称“懿旨”,专指太后或皇后发布的指令;皇帝下发的指令通常被称作“圣旨”。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后深明大义。李后虽然出身寒微,但却见识非凡,在高祖打算征敛百姓来犒赏军士时及时劝阻,并主动拿出后宫财物供用。

B. 李后教子严格。儿子隐帝即位后贪图享乐,亲小人远贤臣,自作主张,李后多次严厉地责问劝阻,隐帝不听教诲,最终走向灭亡。

C. 李后受人尊敬。李后深得高祖圣心,被封为皇后;周太祖来到京城后凡事必遵从李后之命, 重要时刻请李后临朝听政,并尊封太后。

D. 李后进退有度。在周太祖请求事李后为母时,李后盛赞周太祖功绩,并谦卑地表达了自己万分感激之情,接受了皇太后的封号。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今起事,号为义兵。民未知惠而先夺其财,殆非新天子所以救民之意也。

(2)今若按兵无动,以诏谕威,威必有说,则君臣之际,庶几尚全。

下载Word版试题
《新五代史·高祖皇后李氏·汉家人传第八》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D    3. C   

4. (1)(我们) 现在刚刚起义,号称仁义之师。百姓没有得到我们的恩惠,却先抢夺他们的钱财,这大概不是新天子用来拯救百姓的本意。

(2)现在如果按兵不动,用诏书晓谕郭威,郭威肯定会来申诉的(有他的说法),那么君臣之间的关系,或许还可以保住。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语段断句,需要在通读文意的基础上,对不能断开的字词要研究前后语句的含义及联系,看看断在哪里语意才能明白,句子前后的联系往往都有标志可寻,只要抓住了这些标志,就可以轻松断句,同时,需要掌握语句的大意,即可得出答案。解答此题要先理解,然后再断句。本句大意为:“起初,隐帝同郭允明等人密谋杀害杨邠、史弘肇等人,计划商定后,就告诉李太后。太后说:“这是件大事,你应该同宰相商量。”李业在旁边回答:“先皇帝说,朝廷大事不要询问读书人。”“此大事也”后必须停顿,排除AB;“史弘肇等”不能做“议已定”的主语,中间必须断开,因为后文“人白太后”的主语只能是皇帝,排除D项。

故选C。

【2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

D项,诰,指帝王对臣子的命令,也指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与“懿旨”不同,并非专用于皇后、太后。其他三个选项均表述正确。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遵从李后之命”错误,原文的意思“凡事都说是太后的命令”。其他三个选项均表述正确。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起事”,起义;“号”, 号称;“惠”, 恩惠;“殆”,大概;“意”, 本意。(2)中,“若”,如果;“诏”,诏书;“谕”, 晓谕;“说”,申诉;“全”,保住。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汉高祖的皇后李氏,是晋阳人,她父亲是农民。高祖年轻时当兵,在晋阳放马,晚上偷偷到李氏家带她出走。后来高祖成了贵人,就封她为魏国夫人,生下了隐帝。开运四年,高祖从太原起兵反叛后晋,想要犒赏军队,但库藏的银钱不够,想从百姓处征集。李氏劝谏道:“我们现在刚起义,号称仁义之师。百姓还没有得到我们的恩惠,却先抢夺他们的银钱,这大概不是新天子起义救民的用意。现在后宫里的所有钱财,现在请让我都拿出来,虽然不多,士兵们也不会有什么怨言。”高祖为此恭敬地感谢李氏。高祖当皇帝后,封李氏为皇后。高祖死后,隐帝又尊封皇后为皇太后。隐帝年幼,多次同郭允明、后赞、李业等势利小人在宫中游戏玩耍,李氏多次严厉地责备他。隐帝回答说“国家大事自有朝廷管理,不是太后应该干涉的。”主管宗教礼仪的官吏张昭听说这件事后,上书劝谏隐帝,说:“亲近师傅,请教正直的人,才可以启发自己的聪明才智。”隐帝还是没有觉悟。后来,始终坚持与郭允明等人商议朝事,终于导致后汉灭亡。起初,隐帝同郭允明等人密谋杀害杨邠、史弘肇等人,计划商定后,就告诉李太后。太后说:“这是件大事,你应该同宰相商量。”李业在旁边回答:“先皇帝说,朝廷大事不要询问读书人。”李太后深感不应该这样做,隐帝不高兴地离开,说:“何必同妇人家商量!”杨邠等人被害死后,周太祖郭威起义,带兵攻打京师,在刘子陂打败慕容彦超,隐帝要亲自领兵出击,李太后劝阻道:“郭威本来和我们是一家人,他如果不是到了危难之际,怎能这么干呢?现在你如果按兵不动,下诏晓谕郭威,他肯定会来申诉的,这样你们君臣之间的关系,大概或许就可以保住了。”隐帝不听李太后的劝告,仍坚持出击,于是才有了死难。周太祖进入京城后,凡事都说是太后的命令。后来商议要立湘阴公刘贊当皇帝,刘贊还没有到来,太祖就请李太后临朝听政。后来,太祖又出兵征讨契丹,(取胜后)被将士簇拥着凯旋。太祖请求将李太后当母亲侍奉。太后下诏说:“郭侍中功劳崇高,美名传扬。铲除祸乱,使国泰民安。载誉而回,天命所归,因此军民拥护,举国同欢。我已经年老,在如此多难之时,只有始终依靠你。你不是亲自来看望,就是写信来问候,像对待母亲一样对待我。深感你的好意,我高兴得老泪横流。”于是太祖把李太后迁居到太平宫,还尊封她为昭圣皇太后。显德元年春天,李太后去世。

录入时间:2021-03-25 09: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