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弟兄(节选)·鲁迅》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弟兄(节选)

鲁迅

公益局一向无公可办,几个办事员在办公室里照例的谈家务。秦益堂捧着水烟筒,气喘吁吁地说:“到昨天,他们又打起架来了,老三说,老五折在公债票上的钱是不能开公账的,应该自己赔出来……”

汪月生恭敬地看了张沛君一眼说:“像你们弟兄,没有一点自私自利的心思,这就不容易令弟仍然是忙?”月生问。

“简直忙不过来。这几天可是请假了,身热,大概是受了一点……”

“我看这倒该小心些”月生郑重地说,“今天的报上就说,现在时症流行……”

“什么时症呢?”沛君吃惊了,赶忙地问。

“记得是什么热罢。”月生回道。

沛君迈开步就奔向阅报室去。

月生便知道他很着急,因为向来知道他虽然相信西医,而进款不多,平时也节省,却请的是这里第一个有名而价贵的医生。只见他脸色青青的站在外面听听差打电话。

“怎么了?”

“报上说……说流行的是……猩红热。我……我午后来局的时候,靖甫就是满脸通红……已经出门了么? ……请他们打电话找,请他即刻来,同兴公寓,同兴公寓……

他听听差打完电话,便奔进办公室,取了帽子,奔出去了。

沛君走进他兄弟的卧室,觉得心跳得更厉害,因为他兄弟脸上似乎见得更通红了,而且发喘。

“不知道是什么病?不要紧罢?”靖甫问,眼里发出犹疑的光,显然他自己也觉得不寻常了。

“不要紧……伤风罢了。”他支吾着回答说。立即走出,轻轻地叫了伙计,让他打电话问医院,可曾找到了普大夫?

“还没有找到。”伙计说。

沛君不但坐不稳,这时连立也不稳了;但他在焦急中,却忽而碰着了一条生路:也许并不是猩红热。然而普大夫没有找到……他终于去请白问山。

“问山兄,舍弟究竟是?”他忍不住发问了。

“红斑痧。你看他已经‘见点’了。”

“那么,不是猩红热?”沛君有些高兴起来。

“他们西医叫猩红热,我们中医叫红斑痧。”

这立刻使他手脚觉得发冷。

“可以医么?”他愁苦地问。

“可以。不过这也要看你们府上的家运。”

他已经糊涂得连自己也不知道怎样竟请白问山开了药方。从他房里走出,经过电话机旁的时候,却又记起普大夫来了。他仍然去问医院,答说已经找到了,可是很忙,怕去得晚,须待明天早晨也说不定的。

他在等待的厌倦里,身心的紧张慢慢地弛缓下来了。但凌乱的思绪,却又乘机而起;他仿佛知道靖甫生的一定是猩红热,而且是不可救的。那么,家计怎么支持呢,靠自己一个?虽然住在小城里,可是百物也昂贵起来……自己的三个孩子,他的两个,养活尚且难,还能进学校去读么?只给一两个读书呢,那自然是自己的康儿最聪明,然而大家一定要批评,说是薄待了兄弟的孩……

后事怎么办呢?连买棺木的款子也不够,怎么能够运回家,只好暂时寄顿在义庄……忽然远远地有一阵脚步声进来,立刻使他跳起来了,他看见伙计提着风雨灯,灯光中照出后面跟着的皮鞋,上面的微明里是一个高大的人,白脸孔,黑的络腮胡子。这正是普悌思。

他像是得了宝贝一般,飞跑上去,将他领入病人的房中。

“先生,他发……”沛君喘着说。

“什么时候起的?”普悌思两手插在裤侧的袋子里,凝视着病人的脸,慢慢地问。

“前天。不,大……大大前天。”

普大夫不作声,略略按一按脉,又叫沛君擎高了洋灯,照着他在病人的脸上端详一回;又叫揭去被窝,解开衣服来给他看。看过之后,就伸出手指在肚子上去一摸。

“疹子。”

“就是疹子?”

“疹子。”

“你原来没有出过疹子?”

他高兴地在回靖甫时,普大夫已经走向书桌。普大夫开了药方,接过钞票,一径出去了。沛君在床上醒来时,朝阳巴从纸窗上射入,刺着他蒙胧的眼睛。但他却不能即刻动弹,只觉得四肢无力,而且背上冷冰冰的还有许多汗,而且看见床前站着一个满脸流血的孩子,自己正要去打她。但这景象一刹那间便消失了,他还是独自睡在自己的房里,便在书桌旁坐下,正对着床铺。看靖甫的脸,已没有昨天那样通红了。但自己的头却还觉得昏昏的,梦的断片,也同时闪闪烁烁地浮出:

靖甫也正是这样地躺着,但却是一个死尸。他忙着收殓,独自背了一口棺材,从大门外一径背到堂屋里去。地方仿佛是在家里,看见许多熟识的人们在旁边交口赞颂。

他命令康儿和两个弟弟妹妹(张沛君的三个孩子)进学校去了;却还有两个孩子(张端甫的孩子),哭嚷着要跟去。他已经被哭嚷的声音缠得发烦,但同时也觉得自己有了最高的威权和极大的力。他看见自己的手掌比平常大了三四倍,铁铸似的,向荷生(张端甫的孩子)的脸上一掌劈过去……

他因为这些梦迹的袭击,怕得想站起来,走出房外去,但终于没有动。

(选自鲁迅《弟兄》,有删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汪月生的一句“记得是什么热罢”引起张沛君的紧张,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 小说对张沛君花钱请最贵的医生的详细描写,淋漓尽致地渲染出人物内心的焦急。

C. 小说分别用对话、动作和内心活动等描写手法,塑造了张沛君兄长的人物形象。

D.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的口吻,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公益局几个办事员的家庭故事。

2小说中张沛君“凌乱的思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3小说以“弟兄”为标题,有什么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下载Word版试题
《弟兄(节选)·鲁迅》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D   

2. ①突出人物形象特征。在听到白间山诊断结果后,思绪翻飞;想到的却是弟弟死后自己所要面临的种种困难、所要肩负的责任,甚至还想到了买不起棺材而贻笑大方的事情,这从反面突出了张沛君在意“面子”,顶着巨大的压力,表现自己重情义的一面。②情节上先扬后抑,与后文呼应。起初张沛君为兄弟请医生从未对钱财斤斤计较,可是一旦疑心靖甫将要病死,各种凌乱的思绪暴露了他潜意识里的各种私心杂念,与他之前在同事面前的关心形象形成对比,同时呼应后文梦的内容,揭露了张沛君的隐秘心境,暴露了其自私的人性本质,构成反讽的艺术效果。   

3. 以“弟兄”为题目寓意:①表层含义让人们看到张沛君在弟弟病情最后诊断前,精神紧张颓废,思绪凌乱;在弟弟病情确诊后,心情高兴的兄长形象,兄弟情的存在。②深层含义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国人的“面子”问题,“钱”总是以不同方式支配着现实生存,即使是血亲关系亦不能幸免,所以沛君的“弟兄”关系一旦与物质发生对立,结果并不乐观,引人深思。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D项,“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公益局几个办事员的家庭故事”错误,应为“讲述了张沛君与弟弟靖甫的故事”。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本情节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小说中张沛君‘凌乱的思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答题时一般从内容、结构和艺术效果三个角度分析,内容上一般为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等;结构上一般为为后面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照应前文或标题,和文中的某情节形成对比等;效果上一般为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情节陡转,产生戏剧性效果、引人深思等。

结合“自己的三个孩子,他的两个,养活尚且难,还能进学校去读么?只给一两个读书呢,那自然是自己的康儿最聪明,然而大家一定要批评,说是薄待了兄弟的孩……”“后事怎么办呢?连买棺木的款子也不够,怎么能够运回家,只好暂时寄顿在义庄……”等分析,突出人物形象特征,从反面突出了张沛君在意“面子”,表现自己重情义的一面。

结合“沛君不但坐不稳,这时连立也不稳了;但他在焦急中,却忽而碰着了一条生路:也许并不是猩红热。然而普大夫没有找到……他终于去请白问山”“因为向来知道他虽然相信西医,而进款不多,平时也节省,却请的是这里第一个有名而价贵的医生”“像你们弟兄,没有一点自私自利的心思,这就不容易令弟仍然是忙”“家计怎么支持呢,靠自己一个?虽然住在小城里,可是百物也昂贵起来……自己的三个孩子,他的两个,养活尚且难,还能进学校去读么”“后事怎么办呢?连买棺木的款子也不够,怎么能够运回家”等分析,情节上先扬后抑,与后文呼应,暴露了其自私的人性本质,构成反讽的艺术效果。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章标题的意蕴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义,形式上主要回答是否是文章的线索,或是运用什么特殊的手法等。

结合“像你们弟兄,没有一点自私自利的心思,这就不容易令弟仍然是忙”“简直忙不过来。这几天可是请假了,身热,大概是受了一点……”“月生便知道他很着急,因为向来知道他虽然相信西医,而进款不多,平时也节省,却请的是这里第一个有名而价贵的医生。只见他脸色青青的站在外面听听差打电话”“‘可以医么?’他愁苦地问”“然而普大夫没有找到……他终于去请白问山”“沛君不但坐不稳,这时连立也不稳了;但他在焦急中,却忽而碰着了一条生路:也许并不是猩红热。然而普大夫没有找到……他终于去请白问山”等分析,表层含义让人们看到张沛君在弟弟病情最后诊断前,精神紧张颓废;在弟弟病情确诊后,心情高兴的兄长形象,兄弟情的存在。

结合“他仿佛知道靖甫生的一定是猩红热,而且是不可救的。那么,家计怎么支持呢,靠自己一个?虽然住在小城里,可是百物也昂贵起来……自己的三个孩子,他的两个,养活尚且难,还能进学校去读么?只给一两个读书呢,那自然是自己的康儿最聪明,然而大家一定要批评,说是薄待了兄弟的孩……”“后事怎么办呢?连买棺木的款子也不够,怎么能够运回家,只好暂时寄顿在义庄……”“他因为这些梦迹的袭击,怕得想站起来,走出房外去,但终于没有动”等分析,深层含义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国人的“面子”问题,“钱”总是以不同方式支配着现实生存,引人深思。

录入时间:2021-02-03 11: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