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明史·黄尊素·列传第一百三十三》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尊素,字真长,余姚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除宁国推官,精敏强执。天启二年,擢御史,谒假归。明年冬还朝,数陈边事,力诋大将马世龙,忤枢辅孙承宗意。时帝在位数年,未尝召见大臣。尊素请复便殿召对故事,面决大政,否则讲筵之暇,令大臣面商可否,帝不能用。

四年二月,大风扬沙,昼晦,天鼓鸣,如是者十日。尊素力陈时政十失,末言:“不于此进贤退不肖,而疾刚方正直之士如仇雠,陛下独不为社稷计乎?”疏入,魏忠贤大怒,谋廷杖之。韩爌力救,乃夺俸一年。

既而杨涟劾忠贤,被旨谯让。尊素愤,抗疏继之,忠贤得疏愈恨。

八月,河南进玉玺。忠贤欲侈其事,命由大明门进,行受玺礼,百僚表贺。尊素上言,事获中止。五年春,遣视陕西茶马。甫出都,逆党曹钦程劾其专击善类,助高攀龙、魏大中虐焰,遂削籍。

尊素謇谔敢言,尤有深识远虑。初入台,邹元标实援之,即进规曰:“都门非讲学地,徐文贞已丛议于前矣。”元标不能用。杨涟将击忠贤,魏大中以告,尊素曰:“除君侧者,必有内援。杨公有之乎?一不中,吾侪无噍类矣。”万燝死,尊素讽涟去,涟不从,卒及于祸。大中将劾魏广微,尊素曰:“广微,小人之包羞者也,攻之急,则铤而走险矣。”大中不从,广微益合于忠贤,以兴大难。

汪文言初下狱忠贤即欲罗织诸人已知为尊素所解恨甚其党亦以尊素多智虑欲杀之。于是取空印白疏,入尊素等七人姓名,遂被逮。使者至苏州,适城中击杀逮周顺昌旗尉,其城外人并击逮尊素者。逮者失驾帖,不敢至。尊素闻,即囚服诣吏,自投诏狱。许显纯、崔应元搒掠备至,勒赃二千八百,五日一追比。已,知狱卒将害己,叩首谢君父,赋诗一章,遂死。时六年闰六月朔日也,年四十三。福王时,追谥忠端。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三》,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汪文言初下狱/忠贤即欲罗织诸人/已/知为尊素所解/恨甚/其党亦以尊素多智虑/欲杀之

B. 汪文言初下狱/忠贤即欲罗织诸人已/知为尊素/所解恨/甚其党/亦以尊素多智虑/欲杀之

C. 汪文言初/下狱忠贤即/欲罗织诸人/已知/为尊素所解恨甚/其党亦以尊素多智/虑欲杀之

D. 汪文言初下狱忠贤/即欲罗织诸人已知/为尊素所解/恨甚其/党亦/以尊素多智/虑欲杀之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讲筵”,文中指天子的经筵,即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B. “廷杖”,是明代皇帝惩处官员的一种酷刑。在殿阶下杖责朝臣,时有当廷被杖死者。

C. “削籍”,指革职。“籍”指官帽。

D. “驾帖”,在明代,秉承皇帝旨意,由刑科签发的逮捕人的公文。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黄尊素精明强干,敢于直谏。他是进士出身,担任宁国推官,多次向皇帝陈述边防事务,也敢于批评边关将军做法的错误,并请求皇上与大臣面对面讨论问题。

B. 黄尊素担任大臣期间,魏忠贤独揽朝中大权,他没有屈服,而是勇敢地与魏忠贤及其党羽作斗争,多次上书言事,遭到魏忠贤的嫉恨。

C. 黄尊素刚入官府时,对帮助过他的邹元标说不要在京城集会讲学;对杨涟、魏大中弹劾魏忠贤的事情,黄尊素也劝解说时机不到不可急躁。

D. 听说自己要被逮捕,黄尊素穿上囚服投案;在狱中得知狱卒要谋害自己,他先叩谢皇上、父亲的恩惠,写了一首诗后自杀。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于此进贤退不肖,而疾刚方正直之士如仇雠,陛下独不为社稷计乎?

(2)忠贤欲侈其事,命由大明门进,行受玺礼,百僚表贺。尊素上言,事获中止。

下载Word版试题
《明史·黄尊素·列传第一百三十三》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A    2. C    3. C   

4. (1) 不在此时举荐贤才斥退不肖之人,反而厌恶刚毅正直的人,把他看作仇敌,陛下难道就不为国家考虑吗? (2) 魏忠贤想大肆宣扬这件事,命令由大明门进入,行受玉玺礼,百官上表祝贺。黄尊素上表,这件事情得以中途停止。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判断的时候,可以先找出断句一致的地方,再利用断句规则分辨断句不一致的地方的正误。

如本题中,句中“汪文言初下狱”,是说“汪文言刚下狱时”,是句子“忠贤即欲罗织诸人” 的时间状语,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C和D项;

“已”是说“不久”,是时间状语,之后要断开。“知为尊素所解”是说“当他得知是黄尊素从中化解时”,“恨甚”是说“就更加忌恨了”。可以排除B项。

此句的完整翻译是“汪文言刚下狱时,魏忠贤就想罗织众人的罪名。不久,当他得知是黄尊素从中化解时,就更加忌恨了。魏忠贤的党羽也因为黄尊素多智谋,想杀死他”。

故选A。

【2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C项,“‘籍’指官帽”错误,这里应该是“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本题C项,“魏大中弹劾魏忠贤”错误,魏大中弹劾的是魏广微,原文为“大中将劾魏广微”。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本题中,第一句中,“进贤”应理解为“举荐贤才”;“退不肖”应理解为“斥退不肖之人”;“疾”应理解为“厌恶”;“雠”同“仇”,应理解为“仇敌”;“独”,应理解为“难道”。第二句中,“侈”是形容词动用,应理解为“大肆宣扬”;“表”是名词动用,应理解为“上表”;“上言”应理解为“上表”;“获”应理解为“得以”,句意。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黄尊素,字真长,余姚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被任命为宁国推官,精明敏悟坚强执着。天启二年,(黄尊素被)提拔为御史,请假回家。第二年冬天回到朝廷,多次陈述边防事务,极力批评大将马世龙,违背了枢辅孙承宗的心意。这时皇帝即位已经好几年了,从没有召见过大臣。黄尊素请求恢复在便殿召见大臣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的先例,当面决定国家大事,皇帝没有采纳。

天启四年二月,大风吹起黄沙,白昼昏暗,天像鼓一样鸣响,一连十天都是如此。黄尊素极力陈述时事政策的十大过失,最后说:“不在此时举荐贤才斥退不肖之人,反而厌恶刚毅正直的人,把他看作仇敌,陛下难道就不为国家考虑吗?”奏章递入,魏忠贤大怒,打算在朝廷上杖打他。韩爌大力营救,于是只剥夺一年俸禄。

不久杨涟弹劾魏忠贤,被下旨责备。黄尊素很愤怒,直言上书接着弹劾,魏忠贤得到奏章后更加恨他。

八月,河南进献玉玺。魏忠贤想大肆宣扬这件事,命令由大明门进入,行受玉玺礼,百官上表祝贺。黄尊素上表,这件事情得以中途停止。五年春,(皇帝)派黄尊素视察陕西茶马互市的情况。刚出京城,逆党曹钦程就弹劾黄尊素专门攻击贤良的人,助长了高攀龙、魏大中的嚣张气焰,于是被削籍为平民。

黄尊素正直敢于说真话,尤其有深谋远虑。刚进入御史台官署时,邹元标确实帮助过他,(黄尊素)就进言规劝邹元标说:“都城不是讲学的地方,以前就有徐文贞聚众议论的先例。”邹元标没有听取采纳。杨涟将要攻击魏忠贤,魏大中告诉了他,黄尊素说:“清除皇帝身边的人,一定要有内援。杨公有这样的人吗?一旦攻击不能奏效,我们这些人将无法生存了。”万燝死后,黄尊素暗示杨涟辞职,杨涟不听,最终惹祸上身。魏大中将要弹劾魏广微,黄尊素说:“魏广微是小人之中能忍受羞辱的人,过快地攻击他,就铤而走险了。”魏大中不听,魏广微越来越亲近魏忠贤,从而酿成了大灾难。

汪文言刚下狱时,魏忠贤就想罗织众人的罪名。不久,当他得知是黄尊素从中化解时,就更加忌恨了。魏忠贤的党羽也因为黄尊素多智谋,想杀死他。于是,拿来盖有图章的空白奏章,列上黄尊素等七个人的姓名,逮捕他。使者来到苏州,正逢苏州城内围攻逮捕周顺昌的旗尉,城外的人一并攻击了逮捕黄尊素的人。负责逮捕的人把逮捕证给丢了,不敢来。黄尊素听说了,立即穿上囚服到衙门投案入钦犯监狱。不久,得知狱卒将要谋害自己,(黄尊素)叩头拜谢皇上、父亲的恩惠,写诗一首,于是自尽,时间是天启六年闰六月初一,终年四十三岁。福王时,追封谥号忠端。

录入时间:2021-04-01 09: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