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新唐书·颜真卿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颜真卿,字清臣,秘书监师古五世从孙。少孤,母殷躬加训导。既长,博学,工辞章,事亲孝。

开元中,举进士,又擢制科。调醴泉尉。再迁监察御史,使河、陇。时五原有冤狱久不决,天且旱,真卿辨狱而雨,郡人呼“御史雨”。复使河东,劾奏朔方令郑延祚母死不葬三十年,有诏终身不齿,闻者耸然。迁殿中侍御史。时御史吉温以私怨构中丞宋浑,谪贺州,真卿曰:“奈何以一时忿,欲危宋璟后乎?”宰相杨国忠恶之,讽中丞蒋冽奏为东都采访判官,再转武部员外郎。国忠终欲去之,乃出为平原太守。

安禄山逆状牙孽,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增陴浚隍,料才壮,储廥廪。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纾禄山之疑。果以为书生,不虞也。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玄宗始闻乱,叹曰:“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臣邪?”及平至,帝大喜,谓左右曰:“朕不识真卿何如人,所为乃若此!”

李希烈陷汝州,卢杞乃建遣真卿:“四方所信,若往谕之,可不劳师而定。”诏可,公卿皆失色。李勉以为失一元老,贻朝廷羞,密表固留。至河南,河南尹郑叔则以希烈反状明,劝不行,答曰:“君命可避乎?”既见希烈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拔刃争进诸将皆慢骂将食之真卿色不变希烈乃拘真卿守以甲士掘方丈坎于廷传将坑之。兴元后,王师复振,贼虑变,遣将辛景臻、安华至其所,积薪于廷曰:“不能屈节,当焚死。”真卿起赴火,景臻等遽止之。希烈弟希倩坐朱泚诛,希烈因发怒,使阉奴等害真卿,曰:“有诏。”真卿再拜。奴曰:“宜赐卿死。”曰:“老臣无状,罪当死,然使人何日长安来?”奴曰:“从大粱来。”骂曰:“乃逆贼耳,何诏云!”遂缢杀之,年七十六。嗣曹王皋闻之,泣下,三军皆恸,因表其大节。淮、蔡平,子頵、硕护丧还,帝废朝五日,赠司徒,谥文忠,赙布帛米粟加等。

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曰鲁公。善正、草书,笔力遒婉,世宝传之。

(节选自《新唐书·颜真卿传》,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既见希烈/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拔刃争进/诸将皆慢骂/将食之真卿/色不変/希烈乃拘真卿/守以甲士/掘方丈坎于廷/传将坑之

B. 既见希烈/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拔刃争进/诸将皆慢骂/将食之/真卿色不变/希烈乃拘真卿/守以甲士/掘方丈坎于廷/传将坑之

C. 既见希烈/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拔刃争进/诸将皆慢骂/将食之真卿/色不变/希烈乃拘真卿/守以甲士/掘方丈坎于廷传/将坑之

D. 既见希烈/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拔刃争进/诸将皆慢骂/将食之/真卿色不变/希烈乃拘真卿/守以甲士/掘方丈坎于廷传/将坑之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孤,指年幼丧父的孩子。“鳏寡孤独”,一般来说“鳏”指老而无妻,“寡”指老而无夫,“独”指老而无子。

B. 监察御史,古代官名。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类似今天的组织部官员。

C. 转,在此指调动官职。古代表示官职调动的还有“调”、“徙”、“改”、“出”“入”等词。

D. 草书,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不论年代,凡写的潦草的字都算作为草书。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在狂乱中也能显示艺术之美。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颜真卿耿直刚正。升任监察御史后,他上奏弹劾不肖之臣,任殿中侍御史时,又替被陷害的宋浑说话,这些举动引起宰相杨国忠的厌恶,一心想排斥他。

B. 颜真卿有先见之明。安禄山刚露出反叛苗头时,他便提前做好工事准备,后来安禄山反叛,河朔一带尽失,唯独他担任太守的平原城守护完备。

C. 颜真卿忠贞刚烈。面对叛军将领的威逼,他从容不迫,起身赴火,他痛骂李希烈派来假传圣旨的宦官,最后被缢杀。

D. 颜真卿才华横溢。他学识广博,工于文章,尤其精于书法,世人把他的书法当珍宝一样流传。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纾禄山之疑。果以为书生,不虞也。

(2)诏可,公卿皆失色。李勉以为失一元老,贻朝廷羞,密表固留。

下载Word版试题
《新唐书·颜真卿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B    3. A   

4. (1)(颜真卿)每天与宾客泛舟饮酒,来解除安禄山的疑虑。(安禄山)果然认为(他是)个书生,就不再担心。

(2)皇上下诏批准,朝中重臣全都大惊失色。李勉认为这样会失去一个元老,使朝廷蒙羞,秘密上表坚决请求留下颜真卿。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本题:

画波浪线的句子“既见希烈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拔刃争进诸将皆慢骂将食之真卿色不变希烈乃拘真卿守以甲士掘方丈坎于廷传将坑之”译为:(颜真卿)见到李希烈以后,宜布诏书,李希烈的养子千余人抽刀争相逼近,诸将全都谩骂,要吃了他,他神色不变。李希烈于是拘禁颜真卿,派士兵看守,在院中挖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坑,传言将要活埋他。此句中,“养子”和“千余”中间不应断开,因为“千余”是对“养子”的进一步说明,它俩是一个整体,所以首先排除AC两项;“掘方丈坎于廷”是状语后置句,“传”译为“传言”是谓语动词,引起下一个句子,不能把它划在状语后置句的后边,排除D项;

故选B。

【2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

B项,“监察御史类似今天的组织部官员”错误,依据古代文化常识判断,监察御史是负责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的一个官职,虽然官阶不高,但可以弹劾违法乱纪和不称职的官员。所以,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监察系统的官职,类似于现在的中纪委纪检监察室的处长。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本题:

A项“这些举动引起宰相杨国忠的厌恶”表述不准确,依据原文就近原则,引起杨国忠厌恶的应该只是后一个,即“任殿中侍御史时,又替被陷害的宋浑说话”;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本题:

(1)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纾禄山之疑。果以为书生,不虞也。译为:(颜真卿)每天与宾客泛舟饮酒,来解除安禄山的疑虑。(安禄山)果然认为(他是)个书生,就不再担心。翻译时注意得分点:日,每天;以,目的连词“来”;纾,解除;缺少主语,补充(安禄山);以为,认为;虞,担心。

 

(2)诏可,公卿皆失色。李勉以为失一元老,贻朝廷羞,密表固留。译为:皇上下诏批准,朝中重臣全都大惊失色。李勉认为这样会失去一个元老,使朝廷蒙羞,秘密上表坚决请求留下颜真卿。翻译时注意得分点:可,批准;皆,都;失色,大惊失色;以为,认为;一,一个;贻……羞,使……蒙羞;表,名词动用,上表;固,坚决。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颜真卿字清臣,是秘书监颜师古的五世从孙。年少时丧父,母亲殷氏亲自加以教诲开导。长大以后,博学,工于文章,侍奉母亲孝顺。

开元年间,考中进士,又参加制科考试。调任醴泉尉。两次升任为监察御史,出使河、陇。当时五原有个冤案长期没能判决,气候又干旱,颜真卿辨明冤情判决后就下了大雨,本郡人称作“御史雨”。又出使河东,向皇帝检举朔方令郑延祚母亲去世三十年而不入葬,有诏书命令(郑延祚)终身不予录用,听说的人肃然起敬。(后颜真卿)升任殿中侍御史。当时御史吉温因私怨诬陷中丞宋浑,将他贬到贺州,颜真卿说:“为何因一时的怨愤,就想危害宋璟的后人呢?”宰相杨国忠憎恨他,用委婉的语言暗示中丞蒋冽奏请任他为东都采访判官。经两次调动,担任武部员外郎。杨国忠一心想排斥他,于是把他调出京城,让他担任平原太守。

安禄山刚露出反叛的苗头,颜真卿预料他定会叛乱,假托久遭阴雨,于是修补城疏通护城河,挑选丁壮,充实府库。每天与宾客泛舟饮酒,来解除安禄山的疑虑。(安禄山)果然认为他是个书生,毫不在意。安禄山反叛,河朔一带全部沦陷,唯独平原城守护完备,颜真卿派司兵参军李平驰往京城上奏。玄宗刚听说叛乱时,感叹道:“河北二十四郡,难道没有一个忠臣吗?”等到李平来到,皇帝大喜,对左右说:“朕不了解颜真卿是怎样的人,而他的所作所为竟能如此!”

李希烈攻陷汝州,卢杞于是建议派遣颜真卿前去:“(颜真卿)为四方所信服,如果派他前去晓谕李希烈,可以不劳烦军队就可平定。”(朝廷)下诏批准,公卿全都失色。李勉认为这样会失掉一名元老,使朝廷蒙受羞辱,秘密上表坚决请留。(颜真卿)走到河南,河南尹郑叔则认为李希烈反叛的迹象明显,劝他不要前去,他回答说:“君命能躲避吗?”(颜真卿)见到李希烈以后,宜布诏书,李希烈的养子千余人抽刀争相逼近,诸将全都谩骂,要吃了他,他神色不变。李希烈于是拘禁颜真卿,派士兵看守,在院中挖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坑,传言将要活埋他。兴元以后,官军再次振兴,叛贼担心有变,派将领辛景臻、安华来到颜真卿的住处,在院中堆积柴草说:“再不屈服,就烧死你。”颜真卿起身直入火中,辛景臻等人急忙拉住了他。李希烈的弟弟李希倩因受朱泚连累被诛杀,李希烈因此恼怒,派阉奴等人谋害颜真卿,说:“有诏书。”颜真卿拜了两拜。阉奴说:“应赐卿死.”颜真卿说:“老臣没有功,罪应处死,但使者何时从长安来?”阉奴说:“从大梁来。”颜真卿骂道:“这是反贼,为何称诏书!”于是缢死了他,享年七十六岁。嗣曹王李皋听说以后,落泪,三军都哀伤痛哭,于是表奏他的大节。淮、蔡平定,儿子颜頵、颜硕护送灵柩回朝,皇帝为他停止朝会五天,追赠司徒,谥号为“文忠”,赐丧葬布帛米粟加等。

颜真卿指严正执法,性格刚直而有礼,不是公正的言论、确当的道理就都不去想。天下人不用姓名称呼他,而只称呼他为“鲁公”。 喜欢正楷、草书,书法“笔力遒婉”,力透纸背,世人把他的书法当珍宝一样流传。

录入时间:2021-04-05 09: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