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三国志·诸葛瑾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也。汉末避乱江东。值孙策卒,孙权姊婿曲阿弘咨见而异之,荐之于权,与鲁肃等并见宾待。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建安二十年,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瑾与权谈说谏喻,未尝切谔,如有未合,则舍而及他,于是权意往往而释。权怪校尉殷模,罪至不测。群下多为之言,权怒益甚,惟理默然,权曰:“子瑜何独不言?”瑾避席曰:“瑾与殷模等遭本州倾覆,生类珍尽。弃坟墓,携老弱,披草莱,归圣化,在流隶之中,蒙生成之福,不能躬相督厉,陈答万一,至令模孤负恩惠,自陷罪戾。臣谢过不暇,诚不敢有言。”权闻之怆然,乃曰:“特为君赦之。”后从讨关羽,封宣城侯,以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住公安。

刘备东伐吴,吴王求和,瑾与备笺曰:“奄闻旗鼓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于小,未留意于大者也。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暂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权曰:“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黄武元年,迁左将军,督公安,假节,封宛陵侯。虞翻以狂直流徒,惟瑾屡为之说。翻与所亲书曰:“诸葛敦仁,则天活物,比蒙清论,有以保分。恶积罪深,见忌殷重,解释难冀也。”权称尊号,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瑾子恪,名盛当世,权深器异之,然瑾常嫌之,谓非保家之子,每以忧威。赤乌四年,年六十八卒,遗命令素棺敛以时服,事从省约。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瑾传》)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陛下若抑威损忿/暂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

B. 陛下若抑威损忿/暂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

C. 陛下若抑威损忿/暂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

D. 陛下若抑威损忿/暂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江东,又称江左、江表,指长江下游以北地区,在三国时期,这一地区属于东吴政权。

B. 白帝,即白帝城,因西汉末年公孙述在此自号白帝而得名,刘备伐吴兵败后在此托孤。

C. 节是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授予使臣作为凭证的信物,苏武出使被困,曾持节牧羊。

D. 赤乌是吴帝孙权的年号古代纪年方法有干支纪年年号纪年、王公即位年次纪年等。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诸葛瑾效命东吴,深得信任。汉朝末年他避乱江东,得到孙权姐夫的推荐,担任长史、中司马等职;后来有人告发他与刘备私下接触,孙权不为所动。

B. 诸葛理品行端方,公私分明。他与诸葛亮本是亲兄弟,但在接受孙权的使命前往西蜀与刘备通好时,仅与诸葛亮以公事相见,没有任何私人的会面。

C. 诸葛瑾善于言辞,劝谏有方。他和孙权谈话时,从不急迫直言;孙权判处殷模重罪,群臣为殷模说情未果,他出面替殷模辩解,说服了孙权赦免殷模。

D. 诸葛理性情敦厚,仁义待人。虞翻因为狂放直率而被流放,诸葛瑾多次替他说情;虞翻在给亲友的信中对诸葛瑾给予很高的评价,并表达了感激之意。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能躬相督厉,陈答万一,至令模孤负恩惠,自陷罪戾。

(2)权深器异之,然瑾常嫌之,谓非保家之子,每以优戚。

下载Word版试题
《三国志·诸葛瑾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A    3. C   

4. (1)不能相互自我督促激励,(来)报答万分之一(的恩德),以致于使殷模辜负圣上的恩德,自己陷于罪恶之中。

(2)孙权认为(诸葛恪)不一般而格外器重他,但(父亲)诸葛瑾经常嫌弃他,认为他不是那种能保住家业的孩子,经常为此而忧愁烦恼。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决”修饰“计”,中间不能断开,“计可立决”翻译为:计策可以立即定下。故排除CD。“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荆州大小孰与海内”翻译为:荆州和天下相比哪一个更大哪一个更小?“海内”和荆州相比较,故应在其后断,排除A。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A项,“指长江下游以北地区”错误。江东,又称江左、江表,指长江下游以南地区。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理解文意,把握结构思路,了解写作特色。本题涉及的多为理解词句含义或者思想内容、写作用意,结合文本细心揣摩即可。

C项,“孙权判处殷模重罪,群臣为殷模说情未果,他出面替殷模辩解”错误。由“群下多为之言,权怒益甚,惟理默然,权曰:‘子瑜何独不言?’”可知,众大臣很多人替殷模说情,孙权的愤怒更盛,和(众人)反复争辩,只有诸葛瑾默不作声,因此“他出面替殷模辩解”错误。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语句的能力。答此类题,一定要事先还原语境,切忌直接读句子翻译。翻译时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1)躬,亲自;厉,激励;万一,万分之一;令,使。

(2)器,器重;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异;谓非保家之子,判断句,翻译为“认为他不是那种能保住家业的孩子”。

【点睛】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留、补、删、换、调。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

注:直译即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参考译文:

诸葛瑾字子瑜,琅琊郡阳都县人。东汉末年逃避祸乱来到江东,正碰上孙策去世,孙权的姐夫见到他认为不同于常人,将他推荐给孙权。和鲁肃等人一起受到宾客的礼待,后来任孙权的长史,(又)改任中司马。建安二十年,孙权派诸葛瑾出使蜀国与刘备互通友好,(他)和弟弟诸葛亮都在公事相会(时才)见面,结束后(他们)从不私下会面。

诸葛瑾和孙权交谈说话劝谏讽喻,未曾(有过)激烈直露(的言辞),(只是)略微显示风度神采,大体讲明意见要义,如果有不合(孙权心意的),就放弃(它)而去谈其他事情,慢慢地再借其他事情来引起先前的话题,用类似的事情来求得孙权理解,因此孙权的意见往往就不再坚持。吴郡太守朱治,是孙权提拔的将领,(孙权对他)一向十分尊敬。孙权曾因事对他有怨恨,却很难亲自诘难斥责,怀恨在心不能释怀。诸葛瑾揣摩明白了其中的缘故,但不敢公开说出来,于是在孙权面前写信,广泛地论说事物道理,借此用自己的想法来迂回揣测孙权的心意。写完后,把信交给孙权,孙权很高兴,笑着说:“我的思想解开了。颜渊的德行,使人更加亲近,难道(不是)说的这样的事情吗?”孙权又曾怪罪校尉殷模,给他定的罪名令人感到意外。众大臣很多人替殷模说情,孙权的愤怒更盛,和(众人)反复争辩,只有诸葛瑾默不作声,孙权说:“子瑜为什么独自不说话?”诸葛瑾离开坐席说:“我和殷模等人遭遇家乡动乱,百姓几乎死光了。(我们)放弃祖坟,扶老携幼,拨开野草,(前来)归依圣明的教化。在流亡的仆役中,蒙受着养育长生的幸福,(却)不能相互自我督促激励,(来)报答万分之一(的恩德),以致于使殷模辜负圣上的恩德,自己陷于罪恶之中。我认罪还来不及,实在不敢说什么。”孙权听了这些话很伤感,就说:“(我)特地为您赦免他。”虞翻因为狂放直率而被流放,只有诸葛瑾多次替他说情。

刘备向东讨伐东吴,吴王求和,诸葛瑾给刘备写信说:“(我)听说大军来到白帝城,有人担心(您的)谋臣因为吴王侵夺了荆州,害死了关羽,怨恨很深祸害极大,(而)认为不应答应和解。这是着意于小处,没有考虑大处。(请让我)试着为陛下分析此事的轻重,以及它的大小。陛下如果能抑制威怒平息忿恨,暂且考虑我所说的,主意就能立定,不用再向群臣征询了。陛下认为和关羽的亲近程度能比得上同汉朝先帝的关系吗?荆州的大小能比得上整个天下吗?同样面对仇恨,哪个应在前,哪个应在后?如果能够权衡此中道理,(事情的解决)就易如反掌了。”当时有人说诸葛瑾另外派了亲信去给刘备通报消息,孙权说:“我和子瑜有生死不渝的誓言,子瑜不会辜负我,就像我不会辜负子瑜一样。” 

黄武元年(公元222年),诸葛瑾升任左将军,率军驻公安,假节,封宛陵侯。虞翻因任性耿直被流放,当时只有诸葛瑾多次为他求情。虞翻给诸葛瑾亲笔书信说:“先生敦厚仁义,对我的恩情有如天地养育众生,我蒙受先生的搭救,以便保全我的名分。然而我的罪恶深重,被孙权忌恨,您为我辨解恐难以奏效。” 孙权称尊号,授予大将军、左都护的官职,兼任豫州牧。诸葛瑾在当时十分有名望。孙权认为(诸葛恪)不一般而格外器重他,但(父亲)诸葛瑾经常嫌弃他,认为他不是那种能保住家业的孩子,经常为此而忧愁烦恼。赤乌四年,六十八岁去世,留下遗言要求用素棺和当时通行的服装装殓,丧事从俭。

录入时间:2021-04-05 09: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