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左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含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犹:仍然    敢以烦执事        敢:冒昧

B.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C. 夫晋,何厌之有?     厌:满足    又欲肆其西封      封:疆界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没有    失其所与,不知    与:结交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

A. 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朝济而夕设版焉

C. 邻之厚,君之薄也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 因人之力而敝之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其无礼于晋             焉用亡郑以陪邻

B. 今急而求子               因人之力而敝之

C. 子亦有不利焉             朝济而夕设版焉

D. 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B.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C.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D.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侯、伯,爵位名称。古代诸侯爵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B. 寡人,意思是寡德之人,诸侯谦称。诸侯死后一律称“公”。

C. 《左传》,传说左丘明著,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 壮,古代三四十岁男子称“壮”;老,古代七十岁男子称“老”。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烛之武深明大义。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正是这时,烛之武放弃不满,不顾个人安危,去见秦伯,这表现他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 烛之武善于辞令。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 烛之武赋有智慧。秦、晋两国友好,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但晋对秦却严加防范,且有侵略之心。烛之武巧妙利用了这微妙的关系。

D. 烛之武保全了郑国。烛之武的劝说,使秦晋联盟顷刻瓦解,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不仅如此,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这令晋国不得不退兵。

下载Word版试题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A    2. D    3. B    4. B    5. D    6.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A项,”犹”,结合”壮”“不如人”分析,”仍然”错误,译为尚且。句意:臣壮年时,尚且不如别人。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对于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组”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设题,考生可以先明确加点词本身的词性,然后根据在句中的位置或所做的成分来分析活用类型。

A项,”贰”,数词作动词,对晋有二心,与楚亲近;”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B项,”益”,形容词作名词,益处;”夕”,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C项,”厚”,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D项,”敝”“利”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损害,使……获利。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

A项,前”以”,连词,因为;后”以”,连词,来。

B项,连词,表转折。

C项,前”焉”,语气词,啊;后”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D项,前”其”,代词,那;后”其”,副词,还是。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是”,为这的意思,”是寡人之过也”为一个完整的判断句,前面需要断开,排除C项。

“亦有不利”的主语为”子”,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D项。

句意:我没有及早重用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亡国了,对您也不利啊!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古代三四十岁男子称‘壮’”错误。古代三十岁称”壮”。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C项,”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不对,结合”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分析,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故选C。

【点睛】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主旨。不仅要对原文的基本内容进行归纳概括,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作较深层次的剖析。这就要求我们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的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进而归纳和概括。也就是说,不仅要能概括某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所导致的结果或某个(几个)人物的所作所为,还要能揭示出这个事件的意义,或者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或者某种现象的本质,或者某种观点等。

参考译文:

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包围郑国,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之南。

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退走。”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壮年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亡国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夜里,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属下。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不好办,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的实力呢?邻国实力增强,就等于您的力量削弱了。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经过,郑国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无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有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晋惠公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得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结盟,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动乱来代替整齐,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也撤离郑国。

 

录入时间:2021-04-09 09: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