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宋史•滕中正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滕中正,字普光,青州北海人,曾祖瑶,高邮令。祖煦,即墨令。父保裔,兴平令。中正弱冠,举进士不第。周显德中,滑帅向拱奏辟为掌书记。拱移镇彭门,会中正丁外艰,复表夺情[注],仍署旧职,加朝散大夫。拱镇襄阳,以中正为襄、均、房、复观察判官。及留守西洛,又奏署河南府判官、检校户部员外郎。

乾德五年,度支员外郎侯陟表中正有材干,入为殿中侍御史。两川平,选知兴元府,判西京留台,俄通判河南府留守司事。太祖雩祀西洛,以祗事之勤,转仓部员外郎。

太宗即位,迁考功员外郎,授四川东路转运使。太平兴国五年,召为膳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六年,命与中书舍人郭贽、户部郎中雷德骧同知京朝官考课。中正尝荐举监察御史张白知蔡州,假贷官钱二百贯籴粟麦以射利,坐弃市。中正降为本曹员外郎,依旧知杂。未几,又擢拜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雍熙元年春,大宴,上欢甚,以虚盏示群臣。宰相言饮酒过度,恐有失仪之责。上顾谓中正曰:“今君臣相遇,有失者勿弹劾也。”因是伶官盛言宴会之乐。上曰:“朕乐在时平民安。”是冬乾明节,群臣上寿酒,既三行,上目中正曰:“三爵之饮,实惟常礼,朕欲与群臣更举一卮,可乎?”中正曰:“陛下圣恩甚厚,臣敢不奉诏。”殿上皆称万岁。

二年,以年老辞,出知河南府。未几,被病罢,分司西京。淳化初,判留司御史台,命其子元锡权河南司录以便养。二年,卒,年八十四。

中正性峻刻连鞫大狱时议以为深文权中丞日振举纲宪人以称职许之二子并举进士,元锡至刑部郎中,元晏后名世宁,至工部郎中。

(选自《宋史•滕中正传》,有删减)

【注】夺情:古时宫员遭父母丧,须去职在家守制。但朝廷对大臣要员,可命其不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称夺情。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正性峻刻/连鞫大狱时/议以为深文/权中丞日/振举纲宪/人以称职许之/二子并举进士

B. 中正性峻刻/连鞫大狱/时议以为深文/权中丞日/振举纲宪/人以称职许之/二子并举进士

C. 中正性峻刻/连鞫大狱时/议以为深文/权中丞日/振举纲宪/人以称职/许之二子并举进士

D. 中正性峻刻/连鞫大狱/时议以为深文/权中丞日/振举纲宪/人以称职/许之二子并举进士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弱冠: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 考课:文中指按一定的标准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以决定其升降赏罚,

C. 伶官:古时称演戏的人为伶人,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

D. 出:文中指出官。指由京官调任地方官。如《琵琶行》中“子出官二年”。

3.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滕中正出身官家,受到重用。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做过县令,而滕中正得到滑帅向拱的举荐,受到重用,官职不断变迁。

B. 滕中正侍奉尽力,备受恩宠。太祖在两洛雩祀时,滕中正侍奉尽力,得到太祖赏识,改任他为仓部员外郎;皇帝喝酒都征询他的意见。

C. 滕中正错荐人才,受到牵连。滕中正曾向朝廷荐举监察御史张白任蔡州知州。但张白借官钱谋求私利,因此滕中正也受到牵连。

D. 滕中正受到称赞,长期为官,度支员外郎候陟上表,称赞滕中正有才干;膝中正曾经官至右谏议大夫,代理御史中丞、刑部郎中。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宴,上欢甚,以虚盏示群臣。宰相言饮酒过度,恐有失仪之责。

②上目中正曰:“三爵之饮,实惟常礼,朕欲与群臣更举一卮,可乎?”

下载Word版试题
《宋史•滕中正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A    3. D   

4. (1)举行大宴,皇上非常高兴,喝完酒拿着空杯给群臣看,宰相说饮酒超过限度,担心有失礼的责罚。

(2)皇上看着滕中正说:“饮酒三爵,实在是常礼,我想与群臣再饮一杯,可以吗?”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时”是当时的人意思,排除A项、C项。“许”是赞许的意思,结合句意理解,排除D项。句意:滕中正性格严厉苛刻,接连审讯大的按键,当时议论认为他严峻苛刻。暂代中丞时,整顿法纪。任命赞许他称职。他的两个儿子一同考中进士。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十八岁”错,应是二十岁。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D项,结合文本内容“元锡至刑部郎中,元晏后名世宁,至工部郎中”分析可知,担任刑部郎中的不是滕中正,而是他的儿子滕元锡。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欢”译为高兴,“盏”译为酒杯,“恐”译为担心。(2)“目”译为看,“更”译为再、又,“卮”译为盛酒的器皿(酒杯)。

点睛: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要注意调整语序。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翻译时先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要注意活用现象。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

参考译文:

滕中正,字普光,是青州北海人。他的曾祖滕瑶,任高邮令。祖父滕煦,即任墨令。父亲滕保裔,任兴平令。滕中正加冕成人,考进士未考中。后周显德年间,滑帅向拱上奏征召(滕中正)任掌书记。向拱转任镇守彭门,正值滕中正的父亲去世,又上表夺情起用,仍暂任旧职,加封朝散大夫。向拱镇守襄阳。人名滕中正未襄、均、房、富观察判官。等到留任驻守西洛。又上奏书任滕中正未河南府判官、检校户部员外郎。

乾德五年,度支员外郎侯陟上表说滕中正有才干,(推荐他)入朝任殿中侍御史。两川平定,选任他为兴元府知府。判西京留台,接着通盘河南府留守司事。太祖在西洛祭祀祈雨,滕中正因侍奉尽力,改任仓部员外郎。

太宗即位。滕中正升迁考功员外郎,授任四川东路转运使。太平兴国五年,召(滕中正)任膳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流年,命令他与中书舍人郭贽、户部郎中雷德洛一同主持京都朝官考核。滕中正曾经向朝廷荐举监察御史张白任蔡州知州,张白借官钱二百贯买入粟麦谋取私利,犯罪处死。滕中正将为本曹员外郎,依旧任知杂御史。不就擢升为右谏议大夫,代理御史中丞。

雍熙元年春,举行大宴,皇上非常高兴,喝完酒拿着空杯给群臣看,宰相说饮酒超过限度,担心有失礼的责罚。皇上回头对滕中正说:“今天君臣相遇,有失礼的人不要弹劾。”因此伶官极力诉说宴会的快乐。皇上说“我乐在年代太平,百姓安居。”当年冬天发的乾明节,群臣向皇上敬酒,举酒三回后,皇上看着滕中正说:“饮酒三爵,实在是常礼,我想与群臣再饮一杯,可以吗?”滕中正说:“陛下圣恩非常深厚,臣子们怎敢不接受诏令。”宫殿上都高呼万岁。

雍熙二年,滕中正因年老辞官,出朝任河南知府。不就,因病罢官,分司西京。淳化初年,判留司御史台,任命他的儿子滕元锡执掌河南司录以便凤阳。雍熙二年,(滕中正)去世,享年八十四岁。

滕中正性格严厉苛刻,接连审讯大的按键,当时议论认为他严峻苛刻。暂代中丞时,整顿法纪。任命赞许他称职。他的两个儿子一同考中进士,滕元锡官至刑部郎中,滕元晏后来改名为滕世宁,官至工部郎中。

录入时间:2021-04-20 09: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