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苍茫云海中秋月·周涛同名散文》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苍茫云海中秋月

①那一轮月亮果然是越来越圆了,它的圆满就像一个句号,结束了四季中最好的时光。春之蓬勃,夏之绚丽,秋之烂漫,至此宣告结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随之,将面对暮秋的肃杀和寒冬的凛冽。

②从古到今,中国人对月亮的变化都十分敏感,而这敏感又渐渐培养了独特的心理,这心理是细的、柔的、感伤的、内敛的。中国人选择了这一天像蚕吐丝一样,把轻易不肯吐露的心思拉得很长很长——“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轻轻一问,看似漫不经心,却一下把思想的触角伸向了远古洪荒,一下就追问到了人类的源头。陈子昂在白天想到过这些,他意识到自己生命的短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也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他甚至想纵身而起,“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些唐代的中国人在千余年前就想到了这么远、这么深,既是瑰丽的想象,又是科学的命题,这说明中国人对现实生存的超越性自古而然。

③因此,中秋这个节日的诞生便顺情合理。“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世界哪里还有如此凝聚人心的节日呢?约定俗成,中秋节不能放鞭炮,中秋节放鞭炮是煞风景。那一轮月亮在白莲花似的云朵里穿行,云动疑是月在行,云破月来花弄影。可以有一丝风的清凉,但风不能大。恰恰是中秋这一天,很少有月黑风高夜,也是天意独怜人间燥热,降下这一片清凉和圆满。最好有三五良朋,一石桌,几藤椅,一壶老酒,一碟花生米,一罐凤尾鱼,一盘大闸蟹,再加上一些果品。不求醉饱,但菅情调,故万万不可端上来一大盘手抓羊肉,煞了风景。

④那一轮月亮确实是越来越圆了。因其圆满,反而倒惹出伤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感怀;“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伤感;“月出惊山鸟”是静谧;“露似珍珠月似弓”是巧喻;只有李白那“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毫无伤感之意,有万里横空出世的气魄!但是不管怎么说,一本唐诗,处处见月,虽说各有各的写法,各有各的寄托,却是各个身上沐浴着月轮的光辉。唐以后,明月愈转华美凄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更将人生的落寞凄凉,心无系处突兀地暴露在典型情态之下。

⑤中国的古代神话有“射日”之说,后羿射日,可见于日有恨,至少是爱恨交加;还有“逐日”之说,夸父追日,中途渴死,“弃杖化为邓林”;只有月亮的神话是最美的,嫦娥奔月,唯有美丽的嫦娥配得上月亮里的宫殿——广寒宫。她在月光里无翼而翔升,裙袂飘然,兔是玉兔,树是桂树。西方推石不止的西西弗斯神话,在这里变成了吴刚伐桂,东西方神话形不同,神相似。

⑥谁是有心人留意去统计一下呢?千百年以来,有多少古代诗人留下月亮诗篇、明月佳句?那轮“幼时不识月,呼为白玉盘”的月亮,正是一颗高悬碧空、心迹朗朗的中国心。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月亮文化。

⑦那月亮此刻正高悬夜空,如同宇宙间唯一的一盏华美路灯。光不耀眼而持久,力不扩张而长存。我们最大的文化遗产不是别的,而是对月亮的理解和领悟,是我们独有的中秋节。

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是全人类,千里是全世界。相信中国的月亮文化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因为——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月亮,月亮是人类的共同语言。

(取材于周涛同名散文)

1.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题目化用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给文章增加文气,并且点明写作对象。

B. 开篇写月亮的外形特点,既告诉我们月亮代表了结束,也说明我们对月感怀的原因。

C. 第③段两次提到“煞风景”,是为了强调中秋之夜的气氛静谧雅致,不适宜热烈粗狂

D. 第⑤段引用“射日”等神话,说明我们对日爱恨交加,反衬了我们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2. 第⑥段作者为什么说“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月亮文化”?结合全文,概括原因。

3. 本文语言典雅,请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下载Word版试题
《苍茫云海中秋月·周涛同名散文》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①民族心理层面,从古到今,因为月亮而使中国人产生了独特的细柔、感伤、内敛的心理;②文化方面,中国由月亮产生了无数美妙的神话传说和诗篇佳句;③民俗方面,因月亮产生了中国独有的中秋佳节。   

3. ①选用了诸如“凛冽”“远古洪荒”“独怜”“翔升”“裙袂飘然”等有文言色彩的词语,格调典雅。②文章整散句结合,既有“春之蓬勃,夏之绚丽,秋之烂漫”等整句,也有散句,使文章既有语言整饬之美,朗朗上口,又有文气舒缓的效果,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或:文章长短句结合,如“三五良朋,一石桌,几藤椅,一壶老酒,……”等短句,节奏急促,而和长句交替使用又使文章错落有致,富有变化,具有典雅之美。)③文章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月亮”比喻成“句号”,中秋这一天吐露心思如“蚕吐丝”’,写得形象生动,引人联想;“天意独怜人间燥热”,充满了亲切感、人情味。(或:文章多引用古代诗句,如第4段“举杯邀明月”等,运用典故,如第5段“射曰”“逐日”之说等,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语言雅致古典,诗意翩然。)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此类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既告诉我们月亮代表了结束,也说明我们对月感怀的原因”,表述不当,开篇以中秋月的外形特点,引出季节的感慨,为下文引出中国人对月亮的独特情感张本,并未写出我们对月感怀的原因。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梳理文章结构,筛选关键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梳理思路,然后按照题干要求筛选相关信息,最后进行整合。本题问为什么说“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月亮文化”。 “从古到今,中国人对月亮的变化都十分敏感,而这敏感又渐渐培养了独特的心理,这心理是细的、柔的、感伤的、内敛的”,可总结出民族心理层面,从古到今,因为月亮而使中国人产生了独特的细柔、感伤、内敛的心理。“中秋这个节日的诞生……世界哪里还有如此凝聚人心的节日呢?约定俗成,中秋节不能放鞭炮” 可总结出民俗方面,因月亮产生了中国独有的中秋佳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露似珍珠月似弓”等等,自古以来以月亮为表达对象的诗词歌赋与神话传说数不胜数,可总结出文化方面,中国由月亮产生了无数美妙的神话传说和诗篇佳句。这些都足以说明“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月亮文化”。

【3题详解】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可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赏析,然后结合文本作答。答题步骤第一步,概括特点(一两个词即可);(抓角度:用词、句式、修辞、风格等角度);第二步,举例分析(结合文本)扣内容(析关键词、看上下文)析作用(主旨、情感)第三步,指出效果(运用术语)。词语运用: “凛冽”“远古洪荒”“独怜”“翔升”“裙袂飘然”都是文言色彩的词语,高雅而不浅俗 ,语句典雅。句式选择:““春之蓬勃,夏之绚丽,秋之烂漫”是整句,“这么远、这么深,既是瑰丽的想象,又是科学的命题”整句,整散结合,使文章既有语言整饬之美,错落有致。修辞方法:可以从引用或比喻等角度举例分析。文章多引用古代诗句,第4段、第5段,多处引用,使文章语言雅致古典,诗意翩然。

录入时间:2021-05-05 09: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