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从文学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人民日报》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文学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①在自然面前,人的力量总显得渺小、微弱,而人类征服自然的冲动又从不会遏止,因此,无论是人类童年的神话,还是今天的幻想,冥冥之中总会出现“神”的概念。之所以出现“神”而不出现“人”,就是因为人类认识到自身力量有限,故寄希望于超乎人甚至超乎自然的“神”上,这样,借助神力既可表现出人类的一种希望、一种寄托,也可以产生心理上的一种平衡、一种慰藉,而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也更近乎客观。

②于是,在渺小的人和伟大的自然面前,人类便凭借自己创造的神取得了跟自然对抗的和谐。但这种和谐表现在人的主观理念上、表现在文学作品中,便有了不同的内涵:西方的神主宰人类的命运,中国的神被人主宰着或被人的意念支配着。由此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在中国作品中,人的气魄、精神被表现得登峰造极,大有主宰自然、扭转乾坤之神力——愚公最终“移”走了山,精卫一直填海不已:其成功已势在必然。而西方作品中,人就显得格外渺小、微弱了,《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在自然面前总是逆来顺受、任其摆布而无能为力——老人出海终无功而返。但作为自然的征服者,他们却从不敢也从没有在伟大的自然面前停止过自己探索的脚步,尽管这种力量很微弱,在很多的时候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失去生命,他们仍不会屈从命运,仍在不断地向自然宣战,同自然抗争,正如《老人与海》中老渔夫所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③也就是说,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中国作品看重神力,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给人以鼓舞,充满了乐观、自信。西方作品看重人力,探求神力,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给人类提出一个个严峻的课题,但我们读后却不感到悲观,反而会继承一种精神,产生出一种莫名的冲动和强烈的征服欲。西方的“神”主宰着人的命运,因此,西方人看重个人的力量;中国的“神”被人主宰着,因此,中国人看重外物的利用。被神主宰的,总探求自身的解放,故探索永远不会停止,人类自身也不断地在自然面前获得一定的自由。幻想主宰神的,在意念上总是胜利者,故不去或很少去探索,人也总会受制于自然而得不到解放。看重个人力量者,认为一切成功都来源于自身的努力,因此遇事多从主观方面找原因,以通过自我的调整和努力获得对自然的驾驭,他每走一步,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一种启示,都有助于今后的努力——这种人比较自信,不看重外界因素的影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自我奋斗是这种思维的外化。

④在征服自然的行动上,西方多出于一种理性指导下的实践,其有节、有度,不太合常理但符合实情,有很强的现实性;中国多缘于感性认识上的一种理论,没有什么限制,虽有道理却不符合实际,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西方人务实,崇尚实干,重物质财富的创造;中国人务虚,崇尚清谈,看重精神的作用,而很少考虑后果如何,重态度而轻能力。西方人尊重科学,崇尚理性;中国人崇拜迷信,强调感情。由此而产生不同的人才:西方出现了许多脚踏实地的实业家、科学家,中国却培养出一大批夸夸其谈而不着边际的空想家,使我们至今仍蒙受其害。

⑤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反映出的文化差异,既植根于民族文化的积淀,也决定着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向。在此,笔者并不是想刻意反映这种差异,而是想借此对外来文化进行借鉴和对民族文化进行反思,以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民族文化在扬弃和吸收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1.与“神”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类童年的神话和今天的幻想都表现了“神”的力量,让人产生心理上的一种平衡、一种慰藉,更近乎客观地认识自身能力。

B.“神”的出现是因为在自然面前,人类认识到自身力量有限,但又不屈服于自然,故寄希望于超乎人甚至超乎自然的“神”。

C.西方凭借着主宰人类命运的“神”,中国凭借着被人主宰或被人的意念支配着的“神”,他们都取得了与自然对抗的和谐。

D.《愚公移山》的愚公、“精卫填海”的精卫和《老人与海》的圣地亚哥,他们在不断同自然的抗争中最终都凭借“神”取胜。

2.根据文意,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A.人类力量渺小,但人类征服自然的冲动从不会被遏止,因而“神”的概念就不会被遗忘。

B.中国神话故事里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成功取决人的意愿,归根结底是人主宰的结果。

C.中国产生一大批空想家是因为中国人崇拜神力,看重外物和精神的作用,却不相信自己。

D.中国人看重神力,西方人探求神力,但都是通过自我努力驾驭自然。

3.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关于中国与西方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中西文化的差异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中国作品看重神力,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乐观、自信;西方作品看重人力,以现实主义手法表现自我奋斗。

B.在征服自然的行动上:中国人务虚,崇尚清谈,看重精神的作用,重态度而轻能力;西方人务实,崇尚实干,重物质财富的创造。

C.在征服自然的思维上,中国人崇拜迷信,强调感情;西方人尊重科学,崇尚理性。

D.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国注重培养喜欢夸夸其谈而不着边际的空想家,西方注重培养脚踏实地的实业家、科学家。

下载Word版试题
《从文学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人民日报》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D2.A3.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先筛选出原文对概念的表述文字,再将其同各个选项内容对照,分析判断,得出答案。

D项,“《老人与海》的圣地亚哥,他们在不断地同自然的抗争中最终都凭借‘神’而取胜”理解错误。依据原文“《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在自然面前总是逆来顺受、任其摆布而无能为力——老人出海终无功而返”可知,选项说圣地亚哥“在不断地同自然的抗争中最终都凭借‘神’而取胜”不合文意。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依据文中作者论述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其是否相符,然后得出答案。

B项,“归根结底是人主宰的结果”分析错误。依据原文“在中国作品中,人的气魄、精神被表现得登峰造极,大有主宰自然、扭转乾坤之神力——愚公最终‘移’走了山,精卫一直填海不已:其成功已势在必然”可知,愚公、精卫的成功,归根结底只是借助神力,只是一种意念上的胜利,而非“人主宰的结果”。

C项,“不相信自己”理解错误。原文是“中国人崇拜迷信,强调感情……中国却培养出一大批夸夸其谈而不着边际的空想家,使我们至今仍蒙受其害”,可见他们也相信自己,但太崇拜神力。

D项,“都是”判断错误。中国人“总会受制于自然而得不到解放”,西方人“遇事多从主观方面找原因,以通过自我的调整和努力获得对自然的驾驭”。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先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的要求,然后在原文中找准选项对应的区域,最后将选项与原文仔细对照,判断正误,得出答案。

D项,理解错误。依据原文“由此而产生不同的人才:西方出现了许多脚踏实地的实业家、科学家,中国却培养出一大批夸夸其谈而不着边际的空想家,使我们至今仍蒙受其害”可知,这里所说的意思是,由以上的几方面原因,使中国和外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人才,两种不同人才的出现,并不是中国和外国有意培养的,更不是题干所说“中国注重培养喜欢夸夸其谈而不着边际的空想家,西方注重培养脚踏实地的实业家、科学家”。

故选D。

录入时间:2021-02-07 11: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