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红山楂·当代》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山楂

校园的西北角儿,有一小片山楂林。那是多年以前,一些毕业前的学生栽种的。到了秋天,那些山楂树上,就挂满了绿色的“弹珠”。渐渐地,那些绿色的小果儿,开始泛出红晕,像女孩羞涩的面孔,躲在叶丛中,注视着一些青春朝气的身影。

一些淘气的同学,在山楂果儿还未熟透的时候,便会偷偷采摘一把,然后带到教室里,像儿时弹琉璃球一样弹着玩。即使那些喜欢吃零食的女生,也不屑将它们塞入口中;因为她们的口袋里,从来就不缺口香糖、话梅果儿。偶尔,她们只是相互恶作剧地将那些酸得发涩的山楂果儿咬碎,而后,将它们吐掉。

他的性格有些孤僻,总是喜欢独自到那片山楂林旁,静静地思考,或者阅读。每次,见到滚落在教室墙角的山楂果儿,他就会弯腰拾起,并将它们保存起来。

尽管学校总务处的负责人,早已在山楂林旁竖上了“切勿采摘”的牌子,但是那些喜欢恶作剧的学生,仍会趁着晚自习的时候,悄悄下楼去采摘。

一天,他们的班主任带着一份通知书走进教室,她是一位身材胖胖,面容温善的中年教师。通知书的内容,是安排他们班在下午的时候,将那一片山楂林砍掉。

听了之后,他蓦地站了起来,不解地问:“张老师,为什么要砍掉那些山楂树呢?”

他莽撞的举动,令同学们感到有些惊讶。而张老师并没有生气,她只是温和地一笑,解释道:“因为经常有一些不自觉的同学,去采摘山楂果儿,并扔得到处都是,校领导对此很恼火——”

下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拥向那一小片山楂林,唯有他呆在教室里。有些同学发现他的眼里竟闪动着泪花……

从此,那片山楂林从校园里消失了。他变得愈加沉默了。时而,同学会发现他失魂落魄地站在那一个空荡荡的角落,在思考着什么。年终的联欢会,眼看就要举行了。为了将联欢会办得隆重一些,几名班干部经过磋商,决定将班费全部用来装饰教室,而食品和饮料啥的,则由同学们自备。

联欢会那天,各式各样的水果、饮料和小食品摆满了桌子。他带来的礼品,竟是一兜大煞风景的山楂果儿。

几个舍友都清楚那些山楂果儿的来历,那是他在同学们砍完山楂树之后,独自到现场,一个一个从地上捡起来的。然后,他将那些山楂果儿洗干净,放在更衣橱里“捂红”的。

没有一位同学,愿意去拿一颗酸酸的山楂果儿吃,尽管它们已经红得那么诱人。同学们竞相登台表演节目,待到他上台的时候,他说他要为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多年以前,有一个家境贫寒的小男孩,他们一家只靠山上的那片山楂林子维持生计。每天,他的父母都要上山侍弄那一片山楂林子,期待着秋天果儿红时,能够有个好收成。

果儿熟时,他的父母就会将采摘的山楂果儿挑到几十里的山外卖掉,再用所得的钱维持生活和孩子的学费。然而几年后,山楂果儿的身价陡然跌落了,很少有人喜欢吃山楂了。在山楂红了的时候,小男孩再也见不到父母那挂满汗珠的笑脸。

天蒙蒙亮的时候,父亲便挑着一担山楂果儿到山外去了。当天黑父亲赶回来时,筐子里的山楂果儿常常是原封不动。

父亲经常蹲在那一片山楂林旁,一袋接一袋地抽着旱烟。终于有一天,父亲狠了狠心说:“咱们把那山楂树砍了吧——”

母亲苦苦哀求道:“咱不能犯傻呵,山楂林可是娃儿的学费。俺想过了,咱可以把山楂果儿做成糖葫芦卖,或许还能多卖几个钱哩。”

于是,母亲学会了做糖葫芦。晚上,她忙着做糖葫芦;白天跟丈夫一起,扛着插满糖葫芦的草靶,步行几十里到小镇上卖。

就这样,那些山楂果儿养活了他们一家,也把那男孩送入了大学。然而在去年冬季一个风雪交加的一天,扛着草靶的母亲被一辆失控的汽车撞倒了,再也没有醒来……

讲到这里的时候,他忍不住哭了;继而,他拿起一颗山楂果儿,塞入嘴里咀嚼起来,说:“你们也许不知道,她就是我的母亲——”

此时,张老师站了起来,她也拿起一颗红山楂吃了起来,眼里噙着泪花说:“这红红的山楂果儿,就是父母的心呵!来,让我们重新体味一下父母的心吧!”

转眼之间,那一兜红红的山楂果儿,被同学们抢光了。

最后一个节目是张老师的,她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大字:“我是你们的老师,也喜欢你们叫我一声妈妈!”

(选自《当代》)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他的行为与众不同,暗示了“他”与山楂之间有一定的因缘和情感联系。

B.独自来到山楂林,拣起散落的山楂果,不解地询问老师,山楂树被砍时闪动泪花,这些描写,反映了他对山楂的深厚感情。

C.“红山楂”是母爱的写照,也是人性美的体现。小说最后写红山楂果儿被同学们抢光,说明大家从中受到震撼。

D.小说选材巧妙,情节曲折离奇,以情动人,读起来让人深感沉重,又倍感温暖。

2.简要概括张老师这个人物形象并探究其作用。

3.作者为什么要以“红山楂”为题?试从情节和主题方面加以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红山楂·当代》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D

2.(1)形象:①和蔼;②富有爱心。

(2)作用:①推动情节的发展,写张老师通知砍山楂林以及故事结束后的言行,使小说展开自然,线索更清晰。②烘托母亲的形象,揭示红山楂的内涵。③深化主旨,使本文的感情不仅超越了母爱,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大爱。

3.(1)全文围绕“红山楂”展开叙事,由“玩山楂和拾山楂”、“砍山楂和护山楂”等一系列情节构成;(2)红山楂是母爱的写照,凝聚了父母的爱心,闪烁着血色母爱,还闪动着能使冰冻之心变温暖的人性美的火花。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分析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阅读题干,明确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选项,然后快速提取文本相关信息,仔细读文本,再细致深入地进行分析。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D项,“情节曲折离奇”说法错误。小说围绕“红山楂”展开叙事,由玩山楂、拾山楂、砍山楂、护山楂、品山楂等一系列情节构成,情节连贯自然,水到渠成,并没有曲折离奇。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人物形象及其作用的能力。从题干“简要概括张老师这个人物形象并探究其作用”可以看出,本题共设两问。一是简要概括张老师的人物形象。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到文中圈出描写“张老师”的内容,明确人物的身份和特点。从“她是一位身材胖胖,面容温善的中年教师。”这处肖像描写,可以看出张老师身材微胖,温和善良的一面。从听完“他”叙述自己母亲的不幸遭遇后,张老师“眼里噙着泪花说:‘这红红的山楂果儿,就是父母的心呵!来,让我们重新体味一下父母的心吧!’”和“我是你们的老师,也喜欢你们叫我一声妈妈!”可以看出张老师富有爱心的一面。二是分析“张老师”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从本文来看,“张老师”是小说的次要人物,小说次要人物的作用,一般要从情节、人物、环境、主题和读者几个角度进行思考。从情节来看:因为有了张老师通知砍山楂林这一情节,才有了下文他讲述母亲和山楂故事的内容,使小说展开更自然,线索更清晰。从人物形象来看:听完他的讲述,张老师眼里噙着泪花,并号召大家一起重新体味父母的心这一情节,以及故事最后“我是你们的老师,也喜欢你们叫我一声妈妈!”这一句话,不仅写出了张老师富有同情心的一面,同时烘托了“母亲”这一伟大的形象,揭示红山楂的内涵。在主旨和读者感受方面,使本文的感情不仅超越了母爱,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大爱。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小说标题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如下:先由表及里理解标题的含义,然后从形象、情节、主旨等方面分析作用。本题设问“作者为什么要以‘红山楂’为题?”并要求“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在文中找到包含“红山楂”的句子,再由表及里理解其含义。如“一些淘气的同学,在山楂果儿还未熟透的时候,便会偷偷采摘一把,然后带到教室里,像儿时弹琉璃球一样弹着玩。”“那是他在同学们砍完山楂树之后,独自到现场,一个一个从地上捡起来的。然后,他将那些山楂果儿洗干净,放在更衣橱里‘捂红’的。”“没有一位同学,愿意去拿一颗酸酸的山楂果儿吃,尽管它们已经红得那么诱人。”“果儿熟时,他的父母就会将采摘的山楂果儿挑到几十里的山外卖掉,再用所得的钱维持生活和孩子的学费。”“你们也许不知道,她就是我的母亲——”“张老师站了起来,她也拿起一颗红山楂吃了起来,眼里噙着泪花”和“转眼之间,那一兜红红的山楂果儿,被同学们抢光了。”由这些内容可知,“红山楂”表面是指:被同学拿来玩耍的,被父母拿来卖掉的,被他捡起来捂红的,被老师和同学品尝的那些山楂。而深层含义是指父母对他无私的爱和他对母亲深切的思念。作者以“红山楂”为标题,从情节角度来看,因为标题“红山楂”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全文围绕“红山楂”展开叙事,用玩山楂、拾山楂、砍山楂、护山楂、品山楂等一系列内容组织情节。从主题角度来看,是因为标题“红山楂”表面是指:①被同学拿来玩耍的山楂。②父母为生活和供他上学,卖的那些山楂。③山楂林被砍后,那些被他捡起来捂红的山楂。④他讲述完自己经历后,被老师和同学品尝的那些山楂。但“红山楂”背后,也凝聚着父母对他无私的爱和他对母亲深切的思念。同时,通过同学听故事前后对山楂的不同态度,也凸显了人性之美,深化了主旨。

【点睛】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1、侧面烘托,个性鲜明。小说次要人物能够将本来单调的故事情节烘托得活灵敏现,凸显人物个性,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愈加鲜明清晰。2、牵线搭桥,推进情节。在一些小说中,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常常要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常常也要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经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交融在一起,推进情节的开展。他们的呈现担当了某个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作用。3、渲染氛围,奠定基调。很多小说会出现一些大众局面,这些局面中的大众,大多都是不重要的次要人物。但又正是因为这些次要人物的呈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详细的环境,起到了渲染氛围、提升感情基调的作用。4、升华主题,画龙点睛。小说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效劳的,更是为提醒小说主题效劳的。小说对次要人物的描写貌似平淡轻松,实则包含着厚重的力气,既添加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又起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5、自身作用。如次要人物是第一人称“我”,就多了见证和增加小说真实性的作用。

录入时间:2021-02-07 1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