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中国戏剧的无形剧本·郑劭荣》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戏剧的无形剧本

郑劭荣

中国是一个戏剧大国,剧目浩如烟海,这在世界戏剧史上十分罕见。旧时演员动辄能演数十上百出戏,且往往没有文字剧本,不经排练,表演时直接“台上见”。中国戏剧是如何创造这些奇迹的?其中的奥妙在于创出了一种特殊的无形剧本——口头剧本。

长期以来,民间一直有“提纲戏”的表演传统,唱词、念白、唱腔及舞台动作均由演员即兴发挥。这类在表演中生成、使用,以口头为传播媒介的剧本称为“口头剧本”。口头剧本不立文字,口耳相传,是中国戏剧非常古老而珍稀的文化遗产。

口头剧本最早可追溯至先秦优戏。优的表演以言辞便捷、即兴调谑为特色,缘事而发,或讽谏,或娱人。宋元时期,说唱伎艺繁荣,口头剧本由此形成。

元代是我国戏剧史上首次大量产生书面剧本的时代,以剧本、剧作家为中心的戏剧体制开始形成。实际上,元代伶人不只是被动接受剧作家的文学剧本,他们广泛参与了剧目的舞台创作。

明清传奇史背后,亦潜藏着一部深厚的口头创作史。《琵琶记》等演出本为考察当时的舞台实貌提供了重要线索。此类文本清晰表明,伶人在舞台上依托文学剧本,即兴穿插、增添、改换或删减宾白科诨,插演各类戏耍杂艺。

戏剧套语是演员编创口头文本的重要手段。所谓戏剧套语,是指在不同剧目中反复使用的程式化的戏词。其源头可以追溯至古代的俗赋,它以说唱的形式进入戏剧,演化为戏剧表演的一种手段;体现在书面文本上,则以寄生文体的形式存在于戏文、传奇作品中。后代戏剧套语是世代累积、集体创作的结果。除了艺人的原创,或源自师徒间的口传心授,或采集于历代的诗词、小说和兄弟剧种,或来自民间说唱、民歌民谣、民间俗语。套语一般为韵文,体裁形式多样,包含赋、诗、词、联、格言谚语、民歌民谣等多种文体样式。最常见的是“赋”体套词,艺术手法多样,尤其以托物起兴与铺陈夸饰最能体现中国戏剧的民族风貌。

念白与唱词是口头剧本编创的核心和重点。念白有许多公式化语句,最典型的如“引”“诗”等,它们各有其定制和应用规则,艺人熟练掌握这些规则,即可独自编词。同样,唱词亦并非全由演员自己原创,他们有许多现成的词句可以套用,也有现成的手法可以借鉴。口头文本的编剧者很少事先设计舞台动作、舞台效果等,一切由艺人根据剧情的需要和戏曲固有的套路来表演。戏曲艺人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建立了一系列表演上的动作规范,产生了丰富的表演程式,这些程式为口头剧本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语汇。

口头剧本保存了中国戏剧古老的艺术形态,是传统戏曲最具民族特色的演剧方式,目前全国仍有数十个剧种依然采取即兴演剧的方式。它不仅仅补充了中国戏剧史中无文字记录的部分,丰富了戏剧史,更是我国戏剧发展的主渠道。

(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口头剧本以口头作为传播媒介,出现于先秦,形成于宋元,贯穿于古今。

B. 宋元时期说唱伎艺繁荣,书面剧本大量产生,标志着戏剧体制开始形成。

C. 戏剧套语是演员编创口头文本的重要手段,普遍具有传承性和集体性特征。

D. 念白、唱词的公式化以及表演的套路化并不排斥艺人的灵活运用和发挥。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举《琵琶记》的例子,论证了明清戏剧表演中伶人广泛参与舞台创作的观点。

B. 文章以口头剧本的发展阶段为立论基础,论证了口头剧本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

C. 文章从口头剧本的历史传承、表现特点、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论证,思路清晰。

D. 作者在阐明对待“口头剧本”的态度时,既肯定又否定,一分为二,客观辩证。

3. 请联系全文,简要概括口头剧本的特点。

下载Word版试题
《中国戏剧的无形剧本·郑劭荣》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D   

3. ①不立文字,口耳相传;②以“提纲本”为基础;③有一定程式、套路;④演员即兴发挥;⑤具有历史传承性;⑥具有民族性。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B项,“宋元时期说唱伎艺繁荣,书面剧本大量产生”分析错误,“书面剧本大量产生”是在元代。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作者在阐明对待‘口头剧本’的态度时,既肯定又否定”分析错误,作者在阐明对待“口头剧本”态度时,没有否定。故选D。

【3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确定筛选区间,回归原文,在原文中筛选出相关的句子进行整合。“口头剧本”剧本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①以口头为传播媒介,师徒间的口传心授,不立文字,口耳相传。②以“提纲本”为基础,唱词、念白、唱腔及舞台动作均由演员即兴发挥,在表演中生成、使用。③演员编创口头文本使用戏剧套语,在不同剧目中反复使用的程式化的戏词。④口头文本的编剧者很少事先设计舞台动作、舞台效果等,一切由艺人根据剧情的需要和戏曲固有的套路来即兴发挥。⑤口头剧本,是传统戏曲最具民族特色的演剧方式,目前全国仍有数十个剧种依然采取即兴演剧的方式。具有民族性和历史传承性。

录入时间:2021-05-10 0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