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农家院里的瓮·刘江滨》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农家院里的瓮

刘江滨

自父母先后去世,已暌离故乡八九年了。尽管每年清明节都回老家到父母坟前祭拜,但只是在麦苗青青的田野朝着村庄远远瞭上几眼,从没进过村。前些天,也许是有了点岁数的缘故,突然想到生我养我的村庄看看。于是便趁着假期有了一次故乡行。

这个冀南平原的小村,变化之大可用“惊奇”二字来形容。临街所有的墙面都粉刷了白灰,整齐划一;原来坑坑洼洼、乱堆着柴火秫秸的街道消失了,代之以平展展的水泥路面,干净整洁;大多房子都是近年新盖的,门楼贴着彩色的瓷砖,漂亮气派,还有数座二层小楼矗立村间,惹人眼目。记忆中的村庄难觅踪影,让人怀疑是否走错了地方。

那天不算太冷,虽然不足够晴朗,天上的太阳依然放射着暖意。我去看望堂哥,进了院门,堂哥正坐在屋檐下晒太阳,闭着眼睛听收音机里的京戏,身旁放着小凳,上面有一杯茶正袅袅冒着水汽。我环视一下宽敞的院落,东南角摆放的七八只大瓮,粗粗笨笨的,十分突兀,闯入眼帘。

作为农村长大的孩子,我理解堂哥对瓮的感情,也了解瓮的过去。

瓮在农村曾是一件不可或缺的家什,存水、腌菜、储粮是它的三大功用。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责任田,家家原有的瓮显然不够用了。为了省钱,许多农家用水泥砌成瓮。家里有粮,心中不慌,除了上交的公粮,余下一瓮一瓮的粮食成了农民心里的定心丸,腰杆子硬了,笑容挂在脸上,连走路都更显笃定。后来连公粮都不用交了,打下的粮食全部收到自家的瓮里。像堂哥这样,那些瓮就是他勤劳致富的奖励证书,是他光荣岁月的见证,怎舍得毁掉?

瓮还能当“储藏柜”,家里给老人孩子买的点心,买来的瓜果等,都可以存放到瓮里,既恒温保存,还能避免老鼠偷吃。老鼠的尖牙利齿能把木柜咬出洞,却拿陶瓷和水泥做的瓮一筹莫展。瓮还能当“保险柜”,农家主妇常常把钱用布包好塞到粮食里,至于是哪只瓮,埋有多深,这个秘密除了主人谁能知晓呢?

如今,瓮的这些功用成了昨天历史。家家都有自来水,龙头一开哗哗流淌,和城市一样,吃饭、洗衣、如厕全搞定,再也用不着水瓮了。现在可随时吃时令蔬菜甚至是反季蔬菜,不用大瓮腌菜了,即便喜欢腌菜,也是用瓶瓶罐罐腌一点,讲究精致和品位,只是作为爽口的小菜,谁还把咸菜作为主菜呢?

收麦收秋时节,粮商的联合收割机开到地里从收割到脱粒一气呵成,一手收粮,一手付钱,农民和城里人一样都吃上了“商品粮”,米呀面呀从农贸市场购买就成。如果说比城里人多了一层方便,就是可以把从田间收获的部分粮食放到面粉厂,用的时候只需扣除加工费就行啦。

瓮,这个傻大笨粗、分量沉重的物件,在今天已基本淡出了现实生活,慢慢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或许将来再从课本上读到“请君入瓮”“瓮中捉鳖”“瓮牗绳枢”等这些成语的时候,孩子们再也看不到实物了,只能从插图上想象它的模样。我在想,堂哥那些包括被儿子砸了一个口子的瓮,还能保存到几时呢?

(摘编自2018年03月24日《人民日报》)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离别故乡八九年,从没有回到生他养他的村庄,岁数大了,趁清明回老家拜祭,才有了一次故乡行,见到自己的堂哥。

B. 文章的第三段写堂哥晒太阳、听京戏、品茶,没有写迎接寒暄的场面,其中暗含着亲情的疏远,二人在情感上产生隔膜。

C. 文章的标题“农家院里的瓮”是全文的线索,文章围绕“瓮”展开,作者借助“瓮”在农家地位的变化表达了复杂的情感。

D. 文章通过过去和现在“瓮”的功用的对比,突出了“瓮”的过时,表达了“落后的东西必然要被先进的设备代替”的主旨。

2. 简要分析文章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

3. 文章的写作对象是“瓮”,“瓮”在文中的意蕴非常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农家院里的瓮·刘江滨》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E   

2. ①文章第二段写出了冀南平原小村的整齐划一、干净整洁、漂亮气派的特征,突出了其变化之大;②承上启下,上承文章第一段“故乡行”,引出后文对堂哥“惬意”的生活以及“瓮”的叙写;③村庄的变化暗示“瓮”在农家地位的变化。   

3. ①“瓮”过去的三大功能:存水、腌菜、储粮,代表着农村的落后;②“瓮”现在在农村被淡忘,代表着农村的富裕;③“瓮”还能保存到几时,表达作者对农村的传统习俗的消失的担忧。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主要内容和表现手法的理解和分析。A项,“趁清明回老家拜祭”错误,文中说“尽管每年清明节都回老家到父母坟前祭拜”和“前些天”,“前些天”不一定是“清明”;B项,“其中暗含着亲情的疏远,二人在情感上产生隔膜”错误,目的是写“生活的惬意”,农民精神面貌的变化;D项,主旨理解错误,反映的“农村的变化”。

【2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段的作用的题目,注意从内容、结构的主旨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内容看写出农村的变化,从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主旨的角度暗示“瓮”的地位的变化。

【3题详解】

试题分析:从题干“文章的写作对象是瓮,瓮在文中的意蕴非常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不难看出,这是一道考核文中物象的含义的题目,注意结合文章的主旨作答,主要从过去、现在 和传统习俗的角度思考。

点睛:优秀的作者,有时为了表达思想的需要,往往在他们的作品中写一些语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要懂得这些句子的表面意思,还要深入领会它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探究语句的丰富意蕴,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句所在语段的具体语境,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的角度思考其蕴含的丰富意蕴。如本题分析“瓮”的丰富意蕴,就要从其本义和象征意义,过去、现在和将来两个维度去理解和挖掘。

录入时间:2021-05-14 09: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