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基因和化石结合探寻水稻起源·张田勘》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做基础的和育种家的有机组合,是水稻研究走在前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环境成本,提升品质依然是需要长期努力的目标。未来的水稻研究也离不开各个方向研究人员的通力合作,特别是农作物抗病、耐逆性状与产量,这些优异性状之间如何组合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摘编自《科技日报》2017年7月28日)

材料二:

北京时间4月26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报道了“3010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成果。该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导,联合国际水稻研究所、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16家单位共同完成,这是国内外水稻研究专家大协作的重大成果,体现了中国农业科学在水稻基因组研究方面居于世界领先位置。

“301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这一重大科技成果将推动水稻规模化基因发掘和水稻复杂性状分子改良,提升全球水稻基因组研究和分子育种水平,加快优质、广适、绿色、高产水稻新品种培育。此次研究成果的发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黎志康认为,此次研究成果的完成仅仅是一个开端,随着深入分析和更多数据产生,包含水稻全部优良基因多样性的数据库将更加庞大与精细,可以从中找到与任何性状相关的关键基因,并应用到育种实践中。这将为培育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奠定基础。

(摘编自《经济日报》2018年4月29日)

材料三: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黎志康等人完成的最新成果,剖析了水稻核心种质的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对水稻的起源、基因、分类和进化规律有了全新的更深入的认知。

这一成果表明,中国夺回了对水稻命名的部分话语权,恢复了历史的真实。

1928年,日本学者加藤茂范通过杂交等手段发现了籼稻和粳稻的区别。当时,加藤把籼稻称为“印度型”,把日本栽培极广的粳稻称为“日本型”。自此,籼稻和粳稻在国际上就一直沿用此命名。然而,中国科学家对代表了全球水稻种质约95%多样性的核心种质的3010株水稻的基因组研究表明,这种命名并不符合实际情况。根据研究结果,中国研究人员首次提出,水稻的籼、粳亚种是独立的和多地起源,要求恢复恢复使用籼、粳亚种的正确命名。在化石证据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植物考古学家日前采用植硅体分析方法,在位于浙江省龙游县的荷花山遗址中找到了距今1万多年前野生稻存在以及逐渐被驯化的证据,从土壤剖面中提取的植硅体来自一些野生稻叶片和稻壳。研究人员再次认定,水稻的起源和驯化是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在中国推广种植后,很快传到东亚近邻国家。大约在3000多年前,中国水稻传至朝鲜、日本。到了汉代,中国粳稻传到菲律宾。公元5世纪,水稻经伊朗传到西亚,然后经非洲传到欧洲、美洲以至全世界。

但是,这与水稻基因组研究的结果有-差异---中国研究人员从基因组获得的证据则提出,无论是籼、粳稻亚种都是独立多地起源。研究人员对来自全球的3010株水稻的基因组测序后,发现亚洲栽培稻品种间中存在9万个微细结构变异,同时发现了1.2万个全长新基因和数千个不完整的新基因。

研究人员再次挑选出453份测序深度较高的水稻样本,分析核心基因家族和分散式基因家族,得出籼、粳稻亚种都是独立多地起源的假说。

显然,未来需要未来对这两种证据进行整合,同时补充证据,才能得出更可靠和令人信服的结论。

(摘编自张田勘《基因和化石结合探寻水稻起源》《光明目报》2018年5月19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的水稻育种家负责培育新品种,基础研究者负责了解作物肌理,在各有侧重的研究基础上有机结合,这样就推动了水稻研究更上一层楼.

B. “3010份亚洲栽培水稻基因组研究”是中国主导的国际科研协作成果,将推动水稻规模化基因发掘和水稻复杂性状分子改良,有利于新品种培育

C.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黎志康认为在水稻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只是开端随着研究的深入,将会取得新的成就并运用到育种实践中

D. 从基因组的证据来看籼、粳稻亚种都是独立多地起源.从化石证据来看,水稻是从中国传向世界的,这样的差异使探寻水稻起原更加困难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参与“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到主导国内外16家单位完成水稻研究重大成果,表明中国的水稻研究已实现了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转变.

B. 启动多项作物研究计划,大批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加入研究行列,各方面研究人员通力合作等,这些都是我国水稻研究走在世界前列的原因.

C. 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依然是世界水稻研究面临的课题。

D. 籼稻和粳稻的起源和命名在国际上一直存有争议.中国科学家通过对大量重要进化基因的分析.提出科学假说,恢复了籼、粳亚种的正确命名。

3. 以上三则材料中,《科技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报进的内容各侧重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基因和化石结合探寻水稻起源·张田勘》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D    2. D   

3. 《科技日报》侧重报道中国的水稻研究已经领先世界,并分析了原因;《经济日报》侧重报道中国主导国际16家单位共同完成“3010份亚洲栽培水基因组研究”这一重大成果;《光明日报》侧重报道中国研究人员从基因和化石两方面探寻水稻起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D,“从基因组的证据来看籼、粳稻亚种都是独立多地起源”说法过于绝对。文本中说的是:分析核心基因家族和分散式基因家族,得出籼、粳稻亚种都是独立多地起源的假说。故答案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D,“恢复了籼、粳亚种的正确命名。”理解有误,变未然为已然。原文说的是:根据研究结果,中国研究人员首次提出,水稻的籼、粳亚种是独立的和多地起源,要求恢复恢复使用籼、粳亚种的正确命名。故答案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从原文中筛选出主要的内容,然后进行筛选和概括即可。本题题干问的是:以上三则材料中,《科技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报进的内容各侧重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根据对材料的理解:《科技日报》:从2002年4月《科学》杂志介绍中国科学家完成的籼稻基因组测序工作,到到今年2月《自然植物》杂志称赞我国水稻研究,说明中国的水稻研究已经引领世界。《经济日报》:北京时间4月26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报道了“3010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成果。该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导,联合国际水稻研究所、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16家单位共同完成,这是国内外水稻研究专家大协作的重大成果,体现了中国农业科学在水稻基因组研究方面居于世界领先位置。《光明日报》:近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黎志康等人完成的最新成果,剖析了水稻核心种质的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对水稻的起源、基因、分类和进化规律有了全新的更深入的认知。考生可以根据以上材料中的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点睛】新闻材料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总之,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作品内容,然后将原文与选项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完成这类试题。

录入时间:2021-05-14 09:2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