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论鲁迅早期文化思想中的革命精神·包忠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鲁迅的文艺观,是他早期思想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他的文艺思想里,鲜明地贯穿着以思想革命来建设新思想,以文学革命来建设新文学的革命精神。

②鲁迅十分重视文学艺术在进行启蒙主义宣传中的特殊意义。他以为:“文学和学说不同,学说所以后人思,文学所以增人感。”文学和科学都在揭示生治的真理,“启人生之秘机”,而文字是以“直语其事实法则”即形象的方式来揭示生活的;它虽然“缕析条分,理密不如学术”,但却有自己为科学所不能替代的意义和作用。文学可以使人们深入人生,不知不觉地经受其精神的感染。因此鲁迅认为文艺更便利于思想革命,促进社会改革。鲁迅在《世界旅行》的《辩言》中曾经说过,他翻译“科学小说”的动机,就是想借着“小说”的特点,容易被人接受,来宣传其科学思想,以促进人民“破除迷信”、“改良思想”。

③鲁迅认为文学是表现民族自觉的重要形式,必须传达战斗的思想内容。他在《摩罗诗力说》中说:“摩罗之言,假自天竺,此云天魔,欧人谓之撒旦,人本以目拜伦,今则举一切诗人中,凡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而为世人所不甚愉者悉入之。”撒旦即魔鬼,和上帝相对抗,是叛逆者的意思。鲁迅借此来说明拜伦、雪莱、裴多芬、普希金等的对旧社会的叛逆精神。鲁迅指出摩罗诗力的共同特点是:“大都不为顺世和乐之音,动吭一呼,闻者兴起,争天拒俗,而精神复深感后世人心,绵延至于无已。”所以鲁迅所讲的摩罗诗力是表现了人民“争天拒俗”,反抗虚伪庸俗的理想,是表现了诗人“刚健抗拒破坏挑战”和爱国主义精神。鲁迅认为这种精神,很少表现在中国固有的文学中。就是像《楚辞》,也是“多芳菲凄恻之言,而反抗挑战,则终篇未能见,感动后世,为力非强。”鲁迅一再强调介绍外国反抗者的文学,正是为了抗击“无为”的文学。鲁迅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祖国的文化遗产从来不妄自菲簿。他强调介绍外国文学,只是反映了鲁迅要求提高文学的战斗性、反抗性的观点,并不意味着鲁迅对民族遗产的一概否定。这方面的思想,和鲁迅当时向西洋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的思想趋向有关,同时也和当时中国文人埋首古书,不求进取,深受古书毒害的现状有着密切关系。

④鲁迅特别重视作家理想、热情对创作的特殊意义。他这时期的作品,且不说像《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那些直抒自己革命志向的作品,就是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论文,也无不散发着他热爱民族,热爱祖国,追求民族独立自由的革命热情。比如鲁迅在《中国地质论》一文中先概述了中国地质之分布,接着勾画了满清政府和商人对帝国主义“摄服语韵”,不惜以领土主权奉送,以“博未来之圣主欢”的丑恶面目,同时描写了老百姓反抗帝国主义在祖国的土地上采掘矿藏的情景。鲁迅说:“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检;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者也。”这里强烈地表现了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在鲁迅当时写的其他一些介绍自然科学的论文中都渗透着这种思想热情。

⑤显然,在早期的鲁迅文化艺术思想中,革命浪漫主义,为鲁迅早期思想和创作的主要特色。

(摘自包忠文《论鲁迅早期文化思想中的革命精神》)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认为文学是以形象的方式来揭示生活的,有着学说所不能替代的意义和作用,但缺少学说的缕析条分。

B. 鲁迅对《楚辞》的评议,反映了他对中国文学缺少战斗精神的批评,流露出他要冲破传统桎梏,实现文学战斗要求的思想。

C. 鲁迅强调介绍外国文学,正是为了抗击中国的“无为”的文学,同时表达了他对民族遗产的否认态度。

D. 鲁迅认为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不拒绝外族人的赞叹、学习,但决不允许外族人探检、研究和觊觎。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先阐明鲁迅早期文艺思想中的革命精神,接着论述鲁迅早期文艺思想中的革命精神的具体表现。

B. 第③段在论证鲁迅认为文学是表现民族自觉的重要形式,必须传达战斗的思想内容时,引用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的言论是运用了道理论证。

C. 第④段关于鲁迅早期文艺思想中的革命精神表现在追求民族独立自由,宣传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的论证,运用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

D. 文章最后一段总结了在早期的鲁迅文化艺术思想中,鲁迅早期思想和创作的主要特色是革命浪漫主义,增加了文章的理论深度,更利于读者理解。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之所以翻译“科学小说”,正是因为把握了文学可以揭示生活的真理,容易被人接受,利于宣传思想的要旨。

B. 鲁迅认为世人对拜伦、雪莱等诗人身上反抗行为的不满,把他们归类为魔鬼,这是缺少民族自觉的愚昧表现。

C. 鲁迅早期革命思想的形成一方面是对当下中国文人行为表现的不满,另一方面认为西方的思想经验更有利于救国救民。

D. 鲁迅的《中国地质论》采用对比论证,揭示了满清政府和商人卖国求荣的卑劣行为,表达了对老百姓觉醒反抗的肯定。

下载Word版试题
《论鲁迅早期文化思想中的革命精神·包忠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

A项,曲解文意,“但缺少学说的缕析条分”说法错误,原文“它虽然‘缕析条分,理密不如学术’”;

C项,遗漏信息,“同时表达了他对民族遗产的否认态度”表述错误,原文为“他强调介绍外国文学,只是反映了鲁迅要求提高文学的战斗性、反抗性的观点,并不意味着鲁迅对民族遗产的一概否定”;

D项,混淆范围,“但决不允许外族人探检、研究和觊觎”表述有误,原文为“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检;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者也”,由此可见原文的意思是不容外族探检和觊觎,是可容外族研究的。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C项,“运用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分析错误,没有比喻论证,“比如”和“像”容易误导学生,这些均为举例论证。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

C项,曲解文意,“另一方面认为西方的思想经验更有利于救国救民”说法错误,原文为“鲁迅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祖国的文化遗产从来不妄自菲簿,鲁迅对民族遗产也不是一概否定”“鲁迅当时向西洋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的思想趋向有关,同时也和当时中国文人埋首古书,不求进取,深受古书毒害的现状有着密切关系”,他在当时的作品“散发着他热爱民族,热爱祖国,追求民族独立自由的革命热情”,从这些信息可知,鲁迅当时有向西洋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的思想趋向,并不是认为西方的思想经验更有利于救国救民。

故选C。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录入时间:2021-02-07 12: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