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课件教案试卷说课知识点
首页 > 试题 > 初中化学
试题内容

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流程制取氧气(反应原理:),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figure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2)在回收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____________(填标号)。

A提高实验效率    B保证固体1全部溶解    C节约能源

(3)①写出下图中仪器a、b的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figure

②步骤Ⅱ中的操作m应选择图11中_______(填“甲”或“乙”)装置,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Ⅲ中用酸化的硝酸银(AgNO3)溶液检验洗出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钾,该检验方法的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实验结束后,称得回收到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答案解析

【答案】

(1)5.9g(2)AC(3)①a铁架台b酒精灯②甲引流

(4)蒸发过程中,氯化钾固体飞溅(合理均可)

【解析】

(1)根据题意可知:题目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量为氯酸钾的质量为15.0g;未知量为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所以解题思路为:利用氯酸钾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进行求解。

解题过程:解题步骤:

解:设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①设未知量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5                 96                   ③标出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

15.0g               x                     标出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245:96 =15.0g:x                         ④列比例式

x="5.9" g                                    求解未知量

答: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5.9 g。⑤写出答案

(2)在操作过程中,固体1的成分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二氧化锰不溶解于水,所以加入水只能使氯化钾溶解而不能使二氧化锰溶解。因此B项错误。控制水的用量是为了减少因过滤和烘干、蒸发过程中由于水太多而影响实验的效率和浪费能源。所以应选AC。

(3)①图示中的仪器a为铁架台;b为酒精灯。

②操作m将原混合物分离为固体和液体,所以应为过滤。应选甲操作。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③如有氯化钾存在,则会和加入的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出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无氯化钾存在,则反应不发生,不会观察到有白色沉淀出现。

(4)在实验结束后,发现氯化钾固体减少,则可能是蒸发过程中,氯化钾固体飞溅(或转移过程中溶液洒出合等多种原因)。

所属考点

专题11 水的净化

水的净化知识点包括水的净化、过滤等考点归纳总结。

录入时间:2022-09-23 21:21:39
精品课件网VIP会员

相似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