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西方人眼中的杜甫·张剑》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BBC新近制作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讲述了唐代诗人杜甫的一生,又一次把中国文学和文化带到西方的聚光灯下,成为人们热议的对象。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该片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宣传中国文化,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视角,从外国人的视角观察中国文学与文化,它对杜甫的理解值得我们玩味。

“谁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也许是一个我们没有意想到的问题,很难简单地做出判断。我们常常将李白和杜甫并列起来,称为“李杜”。他们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到底谁更伟大,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语言艺术上,李白可能更胜一筹,在思想内容上,杜甫可能更胜一筹。如果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那么可能有人会问,还有李白呢?王维呢?白居易呢?

纪录片将杜甫放在世界文学的视域中去评价他的价值和意义,把我们引向了一个更加宏大的思考空间。纪录片把杜甫与但丁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认为他们是同样伟大的世界级诗人,也就是说,杜甫在世界上也是最伟大诗人之一,“他们为我们今天的文学判断树立了标杆”这个判断可能会让国人心里一震,不是因为杜甫不配,而是因为人们从来没有这样去想过。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是有很多地方可以比较的,我们的文学一点也不逊色。

纪录片把中国与西方的历史平行起来。它说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其最早的诗歌早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杜甫的时代与英国史诗《贝奥武甫》差不多同时,也就是说,在英国国家形成的源头时代,中国已经进入了国家繁荣的发展时代,引领着世界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唐朝的中国与印度、中亚、西亚和欧洲开始了大规模的交流和贸易,在杜甫居住和寻梦的长安城,可以看到各种地区的民族和宗教的大融合,能够欣赏到西域和西方的物产,而西方的海外扩张和世界贸易差不多比这晚了八百年。在世界范围来理解中国,中华文明的悠久和传统的深厚,被进一步突出出来。

在中国积贫积弱的年代,西方媒体可能不会有人注意到中国文学。纪录片讲述杜甫的故事,它的着眼点不是古代,不是历史,而是现在和当下。中国经济的腾飞引起世界的关注,这样的经济奇迹必然有它背后的历史文化缘由。纪录片是在为中国的现代性寻找它的历史根源,为当代中国的繁荣现象寻根。在这个过程中,杜甫被凸显出来,被视为中国人精神的代表。纪录片说,当代中国在飞速变化,但是有一点没有改变,那就是中国的文化精神,而这个精神可以追溯到唐朝的杜甫,他是中国人“真正情感和道德情操”的化身。不管观众能否认同这一点,至少纪录片给了我们一个新颖的视角。

(摘编自张剑《西方人眼中的杜甫》)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BC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讲述了西方人眼中的杜甫,视角新颖。

B. 中国诗歌历史悠久,诗人众多,使得国人很少去思考“谁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个问题。

C. 纪录片对杜甫做出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作为世界级诗人为当今的文学判断树立了标杆。

D. 纪录片提供了对杜甫的独特理解,为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和繁荣现象寻找历史根源。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基于中国人的立场,对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展开论述。

B. 文章将李白与杜甫进行比较,论证了纪录片与中国学者的关注重点不同。

C. 杜甫的时代与《贝奥武甫》几乎同时的事实,证明中国文明进入繁荣时期较早。

D. 文章结尾引用纪录片的说法,指出当代中国经济繁荣背后的历史文化缘由。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纪录片将杜甫称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一结论对于我们重新认识杜甫有着借鉴价值。

B. 评价杜甫等文化名人时,如果扩大视野,立足当下,就能挖掘其现实意义,获得认同。

C. 中国近年经济腾飞,国际影响力扩大,是这部关于杜甫的纪录片引发热议的主要原因。

D. 有篇观后感题为“杜甫:中国的莎士比亚”,由此推知,该文的观点态度和本文一致。

下载Word版试题
《西方人眼中的杜甫·张剑》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B项,“……使得国人很少去思考‘谁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个问题”错误,强加因果,中国诗歌历史悠久,诗人众多,但是并不是这个原因使得“使得国人很少去思考“谁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个问题”,第二段第一句“‘谁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也许是一个我们没有意想到的问题,很难简单地做出判断”。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文章将李白与杜甫进行比较,论证了纪录片与中国学者的关注重点不同”错误,“文章将李白与杜甫进行比较”论证的是对于“谁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很难简单地做出判断”。第二段“到底谁更伟大,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语言艺术上,李白可能更胜一筹,在思想内容上,杜甫可能更胜一筹”。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B项“如果扩大视野,立足当下,就能挖掘其现实意义,获得认同”错误,“如果……就”绝对化,相关信息第五段“纪录片讲述杜甫的故事,它的着眼点不是古代,不是历史,而是现在和当下”。

C项“……是这部关于杜甫的纪录片引发热议的主要原因”错误,第五段“中国经济的腾飞引起世界的关注,这样的经济奇迹必然有它背后的历史文化缘由。纪录片是在为中国的现代性寻找它的历史根源,为当代中国的繁荣现象寻根”,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是未必是主要原因。

D 项“该文的观点态度和本文一致”错误,这篇文章观点是“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故选A。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录入时间:2021-02-09 10: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