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回家,回家·高明昌》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回家,回家

高明昌

①我总是在母亲重复了几次“你回家吧”之后,才走离老家的。此时,天色已经大黑,门口亮如白昼,黑夜在路灯的照耀下,宅前依旧是黄昏的光景。母亲说,车子慢慢开。我说,一直开得很慢的。母亲笑笑,顺手递来一只大花袋,里面全是水落小菜,有茄子、黄瓜、豇豆,还有红色的秋葵,以及一小包装在保鲜袋里晒干的蒲公英草。母亲说,隔开你上次吃已经一个星期了,现在可以吃了。我诺诺——母亲是算计好日子的。母亲看着我坐上车,看着我开灯,看着我发动车子,看着我倒车,看着我转过车身,向北一路驰去。

②我再也没有侧转脸看老家。看什么呢?母亲一个人的身影。下午三点半,在南桥,把“赏心乐事谁家院”一句唱完,后三字改成“回家转”,再唱一遍,感觉韵脚收得好,气也倒得转,味也真切,想来汤老先生不计较。嘚嘚笃笃,下楼,像个小年轻。开锁,上车,手握方向盘,心念海边村,12公里,25分钟,途经环南路、环城东路、平庄路、金海路、金海支路、奉柘公路、海边村路,七转八弯,很费周章,但总是向南、向南,向南总会到老家。老家在奉贤的南方,莫名的骄傲与欢喜。就在老家,母亲从来没有倚门而待。耄耋的母亲没有诗意。

③母亲永远在田里。

④为这件事情,母亲与我最小的妹妹争论过。一个不让去田里,一个非要去田里; 一个为身体,一个也为身体。没有对与错,爱的世界里,争论是无效的,我们让步了。去吧,有个意思就可以了,早去早回吧。去了能早回? 田地是母亲的世界,去后,一切都由不得你。做儿子的我明白。那日回家,又不见母亲身影,不知道她在田里忙什么。我不去田里,去了后面的叔叔家、西边的阿娘家、东边的婶母家,说道季节和农事。回到宅前,井里打水洗车。洗着洗着,母亲回来了。

⑤后来,母亲每日下午三点过后总在家了,但她依旧没有倚门而待。

⑥看见菜篮里拣洗过的菜,有鸡毛菜、扁豆,还有褪去皮的土豆。母亲问,烧哪个? 答,全烧,少烧一点。母亲笑笑,她打理过的菜全部派上用场,这才是本愿。荤菜呢? 是儿子的任务。母亲知道儿媳会买好,儿子带转家;偶尔没买,儿子看一眼碗橱,便去钱桥镇买。母亲拦不住,便有了谈资——与我的姊妹们买重复了,母亲会说浪费,但语气已没有了我们年少时的较真。上灶烧饭。母亲问,好烧吗? 我说,好烧,我烧。母子争执几下,争执里,母亲的脸上充满惬意。白天的日子更长了,打理蔬菜得在向晚。我到家,母亲要我换鞋(鞋子已经放好),娘俩就一起去看菜园。傍晚的阳光还亮堂着,缓缓地滑过身上,刚落过的雨水已经钻进了土里,土地上飘着些许白色烟气,水洼里的积水冒着泡泡。母亲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母亲说,当心水。又关照,此地好下脚,此地要绕过,把我当不会走路的孩子。也是,不管怎么说我都是她的孩子,虽然年过六十。母亲走路,像一艘小船平稳地驶在河面上,菜园地上的脚印很浅、很匀,一如母亲轻盈的身段。母亲悠悠地给我说着蔬菜的事情。

⑦今年的秋葵是红色的,母亲说,好看是好看,铁锈红,看久了,像是血水,气息沉稳、浓郁,一煮后泛绿又泛白。这秋葵高挑细长,可产量很低哎。母亲又讲起,你忘记了去年的秋葵,天天吃也吃不完吗? 红秋葵只在干上长,枝上不长,明年不种了。说完,母亲用剪刀剪下一根秋葵,第二根让我来剪。我剪秋葵,风吹草动,母亲剪秋葵,却像是人的胳臂被蜜蜂蜇了一下,秋葵树一动不动。轻手轻脚,我是在城里开会的会场学到的,母亲是在田野里学到的。

⑧我惊奇于眼前的一切,变化只在刹那间。

⑨那日下午,二妹根据母亲的想法,将种西红柿的土地翻了个个儿,把发酵的鸡鸭狗粪全部深埋了下去,再晒了几个钟的太阳,而后盖上碎泥,削平。现在的西红柿便一溜溜挂在枝上,风一吹,窸窸窣窣地晃动着,母亲说,连生吃的味道都不一样,你先吃吃。我没有吃,这待遇应该让给母亲,尽管她可能吃不掉一个西红柿。蔬菜的丰收、轮作是必须的,但轮作是不够的。母亲经常告诉我,人吃的物事是人做出来的,不做,坐吃山空。以为这是老套话了,不加评论,母亲则不管我们听不听,用自己的行为证明着她的想法。

⑩每天,母旁都去田里手工除草,回到客堂,手里捏的总是一把青草,像是捏着一把人参一样高兴。菜园里的草,永远喜欢与蔬菜长在一起,蔬菜长高它长大,今天拔掉了明天又长出来,永远拔不完。这也是对的,蔬菜在,草就在,草在,蔬菜在,母亲就永远有事情做。但有一种草母亲从来不拔,而且还好好地护着。

⑪菜园里的无花果实已经如麻雀蛋一样大了,又一个夏天如期而至,晚饭已经摆在场地里。刚吃完,来家里陪母亲说话的人都到了,摇头电扇对准了他们,他们说不热。母亲说,人凉有一个办法,就是要多看绿色。大家觉得对,就一起眼望菜园,议论菜园。有人说到一半,就与母亲一起走进菜园,她们站在曾经出产过不知多少蔬菜的地上,开心地比划着。一阵风刮过,蔬菜地里发出了声响,蔬菜顺风偏了偏身体,那些大如蒲扇的蒲公英便露出了身影。它们规规矩矩地趴在地上,无声无息。我知道,蒲公英不是母亲种的,是母亲特意留下的。

⑫蒲公英将自己白色的根深深地扎在土里,又牢牢地掌控着地间的缝隙,枝节朝四面八方伸展。它们不打算离开这里,这里是真的好。这里有丰腴的粮食,这里还有一位善良的母亲。

(《解放日报》2019.7.18)

1. 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

3. 第⑤段画线句是否可以删除,说说你的理由。

4. 文末写“蒲公英”很有韵味,请分析作者写此的意图。

下载Word版试题
《回家,回家·高明昌》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用五个“看着”,突出了母亲看着我离开时的情态,只是简单的目光注视。同时与第2段“耄耋的母亲没有诗意”形成照应,表现了母亲的质朴,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很具有感染力。   

2. 第二段划线句写了我回老家的过程,连用多个短句,省略主语堆叠动词罗列地名,突出了我回老家的动作的过程性与方向性。语言表达简洁明快,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我”回家过程中欢快、急切的心情。   

3. 画线句不能删除。第⑤段画线句子与前文“母亲从来没有倚门而待。耄耋的母亲没有诗意”相照应,反复出现,并与下文母亲展现的生活智慧相对比,突出了母亲的质朴。   

4. 作者写蒲公英,实则在写母亲,蒲公英是母亲唯一留在田里没拔的草,作者以蒲公英象征母亲,母亲将这片田牢牢地掌控,在这片田,有母亲的家。有母亲的生活,有母亲的智慧,所以母亲深深的扎根于此,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理解与赞美。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文本的艺术手法分析文本的思想内容,然后根据要求作答。

“母亲看着我坐上车,看着我开灯,看着我发动车子,看着我倒车,看着我转过车身”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用了五个“看着”,表现母亲一直注视着我离开。突出了母亲看着我离开时的情态,只是简单的目光注视。同时这句话与第2段“耄耋的母亲没有诗意”形成照应,表现了母亲的质朴,表达了母亲对我的爱。

【2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文本的艺术手法分析文本的思想内容,然后根据要求作答。

“开锁,上车,手握方向盘,心念海边村,12公里,25分钟,途经环南路、环城东路、平庄路、金海路、金海支路、奉柘公路、海边村路,七转八弯,很费周章,但总是向南、向南,向南总会到老家”,第二段划线句写了我回老家的过程,句中省略了主语,堆叠动词,罗列地名,突出了我回老家的动作的过程性与方向性。连用多个短句,语言简洁活泼,节奏明快,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我”回家过程中欢快、急切的心情。

【3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语句作用的能力。理解句子的作用,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然后从结构、内容和表现主题等方面分析语句的作用。②要注意分析其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者某种表现手法及其对表达的作用。

首先鉴赏画线句的作用,回答第⑤段画线句不能删除。然后具体分析画线句的作用,从结构上来看,“但她依旧没有倚门而待”,照应了前文“母亲从来没有倚门而待。耄耋的母亲没有诗意”“母亲永远在田里”“为这件事情,母亲与我最小的妹妹争论过。一个不让去田里,一个非要去田里; 一个为身体,一个也为身体。没有对与错,爱的世界里,争论是无效的,我们让步了。去吧,有个意思就可以了,早去早回吧。去了能早回? 田地是母亲的世界,去后,一切都由不得你。做儿子的我明白”,母亲“没有倚门而待”反复出现,并与下文母亲展现的生活智慧相对比,突出了母亲质朴的性格。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理解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文末作者写“蒲公英”,实则用其象征母亲,“那些大如蒲扇的蒲公英便露出了身影。它们规规矩矩地趴在地上,无声无息。我知道,蒲公英不是母亲种的,是母亲特意留下的”“蒲公英将自己白色的根深深地扎在土里,又牢牢地掌控着地间的缝隙,枝节朝四面八方伸展。它们不打算离开这里”,就像前文提到母亲“母亲从来没有倚门而待”“母亲永远在田里”,

表达出“不打算离开这里”的原因是“这里有丰腴的粮食,还有一位善良的母亲”,这里有母亲的生活,有母亲的智慧,母亲深深的扎根于此,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理解与赞美。据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点睛】鉴赏散文作品,要分析所写对象的特征,进而感悟形象的内在品质,或作者的深层感情。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必然会通过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们的内在质,事实上,事物的外形特征便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要培养并提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

录入时间:2021-02-12 09: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