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椴树花开·张抗抗》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椴树花开

张抗抗

①这个初夏,没想到我竟在那么遥远的地方见到你。

②从我踏上塞尔维亚的土地开始,总是闻到一阵阵若有若无的香气,弥漫在空中。它萦绕着我,紧跟着我,无论往哪个方向走,一步步都笼罩在它的香味里。它丝丝缕缕无拘无束地飘在空中,无处不在,忽一会儿好似消散了,忽一会儿又飘来了。拢一拢头发,它落在我的头发上;拂一拂裙角,衣服犹如被香熏过了。空气新鲜纯净,无雾霾无杂质,故而那香味便尤为鲜明,香气略带甜味,是一种善意的友好的气息。这应该是一种开花的树、或是树上的花,就像我家乡杭州的桂花树,秋天开花时节,一座城都香得沉醉不醒。

③我们正步行穿过贝尔格莱德市中心一座小广场,广场四周长满了高大的阔叶乔木,小路穿过疏旷的树林,树林里香气四溢。一株株高大而健壮的大树,就在我身边,树高足有十几米,灰色的树干上有直上直下的裂纹,主干向上分叉后伸展开去,树冠蓬松,枝条繁茂,椭圆形的叶片绿得发亮。结实的细枝上,挂满了一串串淡黄色的小花,仅有2—3厘米长,每朵由五个细小的花瓣组成,花朵密集,缀成一个小绒球,金丝花蕊朝下,如同一只只精巧的香水喇叭,悬挂在我头顶。摇晃着、喷洒着、尽情挥霍着它浓郁的香气……

④其实我已经见过它多次了,在多瑙河边的城堡遗址,在教堂外的花园路边,它们像一个个绿色的巨人、城市的卫兵,一队队一列列,凛然而立。

⑤这究竟是什么树呢?有同伴伸出手机,踮起脚尖,够着了树梢上开得正盛的一簇小花,拍照,然后用手机上的软件搜索,只几秒,树名与花名同时显现──椴树,椴花。

⑥原来是椴树!真的是椴树么?

⑦所有有关椴树的记忆,在瞬间被唤醒。

⑧椴树,分布于北温带和亚热带,中国珍贵的重点保护植物。四十多年前,我见过冬天的椴树。小兴安岭的林场,漫山的深雪。树叶统统落尽了,高大的椴树,在帐篷外不远的雪地上,光秃秃地站立着。粗大的原木,被大卡车一车车运往山外,然后肢解切割加工,制作成各种木器。听人们谈论椴树赞美椴树,因为它是一种特别有用的树。后来又听人说,比椴木更有用的是椴花蜜。椴花蜜与我国南方的龙眼蜜、荔枝蜜并称“三大名蜜”。可谓蜂蜜中的顶级珍品。

⑧然而,那是一个物资极度匮乏的时期,我在林场几个月,椴树可望,椴花无踪,我连椴花蜜的气味和影子都没见,哪怕一点一滴。椴花蜜,就这样成为甜蜜而遥不可及的渴望。我多么希望能在山里呆到七月,让我看一眼椴树花开漫山皆白的盛况。但早春的清雪一场接一场落下,我连椴树发芽的日子也没等到。开春后,我从小兴安岭回了农场。此后很多年,我也再没见过椴树。

⑨我开始关注椴树,断断续续得到一些关于椴树的消息:由于森林的大肆掠夺性采伐,主要蜜源植物──椴树也难逃此劫,椴花蜜产量已逐年减少……后来的岁月里,我见到的椴树,都以木器的形式出现,它们被制作成了各种精美实用的家具,不再有活的生命。它们在我的抚摸下微微战栗,诉说着我们共同的疼痛。

⑩很多年后,如同羊脂般洁白的椴花蜜终于出现在早餐桌上,我把滑润醇厚的椴花蜜小心涂抹在面包片上,那一刻,眼前椴树花开,蜜蜂嗡嗡飞舞,椴木制成的蜂箱里,浓浓的蜂蜜溢出了蜂巢……可我仍然没有真正见过开花的椴树。

⑪此刻,在贝尔格莱德,我竟与椴树不期而遇,内心的惊诧与狂喜袭来,如同椴花在瞬间绽放。

⑫后来才知道,椴树还是捷克的国树。由于椴树的名字与德语“柔和”一词读音相近,比对欧洲的橡木,椴树是阴性的,被日耳曼人敬为爱情与幸运之女神。晒干的椴花可沏茶,是欧洲人喜爱的饮料,有安神助眠的功效。以前中欧很多地方,村落中心都有一棵椴树,树下是村民集会欢聚、或举行婚礼的场所,椴树花开的五、六月,城镇的各种舞蹈节、艺术表演都会在树下举行。由于日耳曼人一直有在椴树下举行集会的传统,法院去乡间审理案子也大多在椴树下进行,大多数村民都会来旁听,椴树因而常被称作“法院树”,或者“法院椴树”。在欧洲人心目中,椴树是神圣的。它不是可砍伐、可利用的优质木材,也不仅仅是花树与爱神。它们被赋予了公正与法治的属性,成为欧洲精神的一种象征。

⑬椴树就这样成为欧洲国家共同的树。椴树花香无形无声地飘过国界自由徜徉,椴树花开的地方,人们平等相待、彼此尊重。

⑭椴树花开了。可是,那些传播花粉的蜜蜂们在哪里呢?

(有删改)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椴树为写作对象,突出它香气浓郁,树干高大挺拔,有实用价值,并且生命力非常顽强的特点。

B. 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椴花蜜甜蜜而遥不可及,今天能够品尝着滑润醇厚的椴花蜜,作者感觉格外香甜。

C. 捷克把椴树作为国树,日耳曼人敬为爱情与幸运之女神;椴树深受欧洲人的喜爱,并被赋予一种精神的象征意义。

D. 在作者看来,椴树花香无形无声地飘过国界自由徜徉,只要是椴树花开的地方,人们就可以平等相待,彼此尊重。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二段中,作者使用“无拘无束”“善意”“友好”“沉醉不醒”等词语描写椴花的香气,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

B. “它们像一个个绿色的巨人、城市的卫兵”,把椴树比喻成绿色巨人和卫兵,突出椴树的高大及对城市的守卫特点。

C. 很多年后,作者早餐吃着椴花蜜想到椴树花开,蜜蜂飞舞,蜂蜜溢出的景象,运用联想和想象写出蜂蜜香气的浓郁。

D. 本文以椴树为描写对象,并以此为中心组织材料,其中有关于椴树知识的介绍,也有与之相关的故事讲述,“形散而神聚”。

3. 第⑥段“原来是椴树!真的是椴树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 作者在第⑨段中说“它们在我的抚摸下微微战栗,诉说着我们共同的疼痛”。请根据文意,谈谈你对“共同的疼痛”的理解。

下载Word版试题
《椴树花开·张抗抗》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D    2. A   

3. (1)“原来是椴树”,写出了“我”的恍然大悟,为下文写有关椴树的记忆做了铺垫。(2)“真的是椴树么?”表现了作者对“在那么遥远的地方”见到椴树的难以置信和惊喜,暗含了作者对椴树的喜发之情。   

4. (1)写出了人类对森林大肆掠夺性地采伐,对椴树造成的巨大伤害;(2)表达了作者对椴树被伐、椴树花蜜减少的痛惜和无奈;(3)表达了作者对人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择手段的恶行的愤概之情。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散文类阅读中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这种选择题,主要考核对文意、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等的分析、理解,这些是命题者的设题点,做题时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尤其要注意分析备选答案在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性格或心理等方面的表述是否得当。

D项,“只要是椴树花开的地方,人们就可以平等相待,彼此尊重”错。原文,“椴树花开的地方,人们平等相待、彼此尊重。”选项比原文多用了“只要……就……”,说法太绝对了。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的能力。散文阅读的选择题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本题考的是后者,即赏析艺术特色概括.对否恰当。选择题错误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A项,“‘沉醉不醒’等词语描写椴花的香气”错,原文,“我家乡杭州的桂花树,秋天开花时节,一座城都香得沉醉不醒”,所以,“沉醉不醒”描写的不是椴花的香气,而是家乡桂花香气的浓郁。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中重要句子作用的能力。作用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首先阅读全文,精读第⑥段,找到“原来是椴树!真的是椴树么”这句话在第⑥段中的位置,然后结合上下句的内容分析其作用,尤其要注意句末的标点符号。第⑤节说“这究竟是什么树呢?有同伴伸出手机,踮起脚尖,够着了树梢上开得正盛的一簇小花,拍照,然后用手机上的软件搜索,只几秒,树名与花名同时显现──椴树,椴花”,作者先是猜测,然后是同伴解开了作者的猜测,说这是椴树,椴花。于是作者说“原来是椴树!”其中“原来是椴树”,写出了“我”的恍然大悟,叹号表示惊叹之情。“真的是椴树么?”这是一个问句,“真的”一词表明作者很难相信在异国他乡能够看见椴花,该句连同问号的使用,表现了作者对“在那么遥远的地方”见到椴树的难以置信和惊喜,暗含了作者对椴树的喜发之情。正是这样的难以置信和惊喜,作者在第⑦节说“所有有关椴树的记忆,在瞬间被唤醒”,椴树和椴花把作者的思绪带到了遥远的小兴安岭的林场的椴树,带到了物资极度匮乏年代的椴树的命运,所以,在结构上,第⑥段中的这两句话为下文写有关椴树的记忆做了铺垫。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内涵的能力。理解句子含意包括三层次意思:①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②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③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解答时,首先回归文本,找到划线句子,看该句所写的对象,看有无使用技巧,圈出关键词语,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內涵。

本题,划线句在第⑨段,本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找到设题的区域,结合上下文的内容,联系设题句子的手法才能品味句子的含义。“它们在我的抚摸下微微战栗,诉说着我们共同的疼痛”,“微微战栗”“诉说着”“疼痛”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椴树一人的生命和感知。该句的前一句,即“由于森林的大肆掠夺性采伐,主要蜜源植物──椴树也难逃此劫,椴花蜜产量已逐年减少……后来的岁月里,我见到的椴树,都以木器的形式出现,它们被制作成了各种精美实用的家具,不再有活的生命”解释了“共同的疼痛”的原因是:写出了人类对森林大肆掠夺性地采伐,导致椴树花蜜减少,椴树被制作成了各种精美实用的家具,不再有自己活的生命,这是人类对椴树造成多么巨大的伤害啊。“疼痛”的不仅仅是椴树,也有人类的疼痛,这疼痛中有作者的痛惜、无奈,也有作者对人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择手段的恶行的愤概之情。

【点睛】散文中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其方法是:①摘录法。就是选摘原文原句来作答。②浓缩法。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按照题目规定的字数,将其“浓缩”为合乎规范的句子作为答案。③改写法。依据题目,将原文中的某个或几个句子,作点改动,使其合乎答题的要求。④拼接法。将分散在文章各处的某些句子,有机地拼接融合在一起。⑤活译法。指含有比喻的句子,可有抓与喻体相似的方法。⑥分析法:对于分析句子层次、分析某个句子的作用和分析文章层次、分析某种写法的意义的试题,回答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拟答案。

录入时间:2021-02-15 10: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