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讲解·中国文学史》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九歌》是《楚辞》中重要的作品,其幽微绵缈的情致和优美的诗歌形式深受后人喜爱。它原是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歌,屈原加以改定而保留下来。

②《九歌》共11篇,与题目所示“九”不同,历代学者对此有多种解释。根据闻一多的观点,《九歌》首尾两章(即《东皇太一》和《礼魂》)分别为迎、送神曲。中间的九章为娱神曲,《九歌》因中间九章而得名。他又认为《九歌》所祭的神只有东皇太一,中间九章所写的诸神、鬼皆是陪衬。现在看来,《礼魂》为送神曲可确定无疑,古今学者对此多有阐述。

③从文学的角度而言,《九歌》的精华在于中间九篇。从内容上说,《九歌》以描写爱情为主,但也表达了对神灵的赞颂和对祭者的虔敬之情,还描述了阵亡将士的勇烈悲壮。如《东皇太一》就完全是一首颂赞之辞,写得庄严富丽,与爱情无涉。《国殇》以一场异常惨烈的战争过程,描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以及面对死亡所表现的凛然气概。诗云:“带长剑兮挟秦弓,身首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这些诗句不仅是对死者的颂扬,同时也是对生者的激励,尤其是在楚国不断兵败地削的形势下,对这种献身精神的歌颂实际是深沉的爱国情绪的自然流露。

④《九歌》中最多最动人的还是对人神情感的摹写,除《东皇太一》《<国殇》《礼魂》外,其他各篇皆有这一内容。如《少司命》中“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被王世贞推许为“千古情语之祖”。《湘君》和《湘夫人》描写的都是迎接湘水神的降临,以及巫与神双方复杂的情感状态。“横流涕兮潺爱,隐思君兮腓侧”(《湘君)》),“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湘夫人》),无论是巫还是神,他们都怀有十分真挚的爱情,但是别多聚少的经历又使他们变得很脆弱,所以,在希望和绝望的交织中,爱情表现得如此缠绵哀婉。从那些哀怨而又执着的倾诉之中,我们能深切地体会到人间爱情的种种哀愁和悲伤。

⑤《九歌》具有明显的表演性。首先,它是歌、乐、舞三者合一的,从《九歌》中我们能看到不少对舞乐的描述。其次,《九歌》中既有独唱,又有对唱和合唱,如《湘君》《湘夫人》,男女双方互心迹,对唱的痕迹十分明显。无论是歌、乐、舞三者一体,还是巫与神分角色演唱,都具有一定的戏曲因素,是后世戏曲艺术的萌芽。《九歌》在描写人物心理方面十分细腻深入,除了那些一往情深的倾诉外,还叙写了一些细节,如《湘君》言:“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由爱之深、思之切,而生焦虑疑惑之心,对痴情心态的描述可谓入木三分。此外,诗人善于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心理状态。《湘夫人》云:“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成功地点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九歌》的语言自然清丽,优美而富有韵味,节奏舒缓深沉,不论是写情还是摹景,都能曲尽其态。

(节选自《中国文学史》第-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楚辞》幽微绵缈的情致和优美的诗歌形式深受后人喜爱,《九歌》是《楚辞》中重要的作品。

B. 与题目所示“九”不同,《九歌》其实共11篇,就文学的角度而言,其中间九篇成就最高。

C. 除了《东皇太一》《国殇》《礼魂》,《九歌》中其他各篇都有令人动容的对人神情感的描写。

D. 《九歌》的语言自然清丽,优美而富有韵味,节奏舒缓深沉,写情和摹景,都能曲尽其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围绕《九歌》,从其篇目说起,给我们阐述了它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B. 本文第③段所举《国殇》中表达出来的爱国情怀,对我们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C. 本文结构严谨,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介绍了《九歌》为后代读者喜爱的原因。

D. 本文引用大量诗句为例,既可证明自己的观点,也可激发读者对作品的阅读兴趣。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今学者对《九歌》中的“九”多有解释,他们还认为《九歌》所祭的神只有东皇太一,中间九章所写的诸神、鬼皆是陪衬。

B. 《九歌》以描写爱情为主,但也表达了对神灵的赞颂和对祭者的虔敬之情,如表达颂赞的《东皇太一》;还有描述阵亡将士的勇烈悲壮的。

C. 《九歌》中无论是巫还是神的爱情都表现得缠绵哀婉,只要我们阅读《九歌》,就一定能深切体会到人间爱情的哀愁和悲伤。

D. 《九歌》在描写人物心理方面细腻深人,除了一些一往情深的倾诉外,还叙写了一些细节,因此,可算是后世戏曲艺术的萌芽。

下载Word版试题
《讲解·中国文学史》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A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

A项,“《楚辞》幽微绵缈的情致和优美的诗歌形式深受后人喜爱”错误。第①段“其幽微绵缈的情致和优美的诗歌形式深受后人喜爱”,“其”指代的是《九歌》,而不是《楚辞》,可见选项偷换概念。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

C项,“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错误。本文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开篇先总说《九歌》,然后分别说明为什么受人喜爱,最后没有总结。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是否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强加因果、无中生有、时空错位等问题。

A项,“古今学者对《九歌》中的‘九’多有解释”错误。从②段可见,如此认为的是闻一多,不是“古今学者”,选项张冠李戴。

C项,“只要我们阅读《九歌》,就一定能深切体会到人间爱情的哀愁和悲伤”错误。“只要……就”表述太绝对,要有一定的欣赏水平才行,对于今人而言,文言文阅读水平不够的是读不懂《九歌》的。

D项““《九歌》在描写人物心理方面细腻深人,除了一些一往情深的倾诉外,还叙写了一些细节,因此……”错误。《九歌》“是后世戏曲艺术的萌芽”的原因是“歌、乐、舞三者一体”“巫与神分角色演唱”,可见原因提取不当。

故选B。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比对关系,看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词语,要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特别注意比对:指代词、范围词、程度词、时间词等。

录入时间:2021-02-16 09: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