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王永智》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习总书记指出,“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徳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在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培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善文化,推进社会向上向善力量的形成,是人有德而立、国有德而兴的基础。

中华优秀传文化的基础性构建与推进是通过善文化在个人一家庭一社会的内化与践行。

善是人之为人之本。孟子作为传统善文化的奠基者及推进者,提出了“四端说”,他强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国人启蒙教育及习成做人的基本认知,体悟并践行“良知”是个体道德修为的基础。

善是知行合一的根本要求。中国传统善文化要求“仁者爱人”,要“泛爱众”;行为上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能做到“民胞物与”,以实現“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为追求。仁爱主义是集体主义的基础,与邻为善,互利共生,构成了交往的和平主义价值理念。仁爱主义、集休主义、和平主义是善文化谋求人共同生存、命运一体的道德价值观。

善的培养、实践的第一场所在家庭。中国传统善文化培育与践行的根本是家国一体,“孝忠”合一。儒家认为:“孝悌也者,共为仁之本与。”孝是徳之本、教之源。对父母、先祖的爱、养、畏、敬,及对兄长的尊敬、友爱,是孝悌文化的基础。要将感恩、敬畏、奉献、責任等基本道德意识、情感、价值作为家教、家风的内涵培育下一代,谋求个人善行与社会善行在价值观上的一体性,追求与实现家庭之善和国家之善在道德践行上的一致性。

善是人实现“天人合一”、追求永恒的信念维系。中国在文明的“轴心”时代,已经奠基了天、地、人是同源相生、同道相存、同场相在的共同体的信念。所谓“黄天无亲,唯德是辅”“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其中的“道”、“天(理)”往往与人的善心、良心相通相连。儒家认为,良知即天理。在现实生活中,《周易》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佛教的因果报应论,道教的“承负”果报论等使中国人有了恐报应的善信念观,致力于在现实社会谋求“立德”、成就“不朽”。千百年来,善成为中国人成长发展的立身之基、修身之要,追求永恒的信念维系。《中庸》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的根本是觉悟善性、实践善性。

中国传统善文化的构建与普遍性、持续性传播、承继,促进并形成了中国人向善的自觉性,奠基起中华民族的善文化基因、精神基因、信仰基因,成为民族向上、向善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营造社会善文化的良好氛围,构筑社会善的规范休系,培育社会善的信念,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是当前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中华优秀传统善文化中汲取有益的成分,将民族善文化基因发展延续,是增强文化自信,提高社会软实力的重要方面。

(摘编自王永智《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折,正确的一项是()

A. 将中国传统善文化基因发展延续,具有增强文化自信与助力中华民族复兴的双重意义

B. 孟子之所以提出了四端说,是因为其认为善是中国人启蒙教育及习成做人的基本认知。

C. 仁爱主义、集体主义及和平主义呈并列关系,阐述了谋求人类共同生存的道德价值观。

D. 孝忠合一与道教的承负果报论促使中国人致カ于在现实社会中谋求立德以成就不朽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取总分总结构,主要论述了中国传统善文化的构建与普遍性、持续性传播与承继。

B. 文章重点论述了善文化在个人一家庭一社会的内化与践行,略写了其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C. 文章主要采取了道理论証,特别是对文化典籍的引用,使文章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文化底蕴

D. 文章首尾两段都联系现实,指出善文化对国家发展的作用,体现了春秋笔法的创作风格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培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善文化,推进社会向上向善力量的形成,是个人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B. 家庭是培育与践行善文化的重要场所,所以家庭教育要注重培育下一代如责任等基本道德意识。

C. 由“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都有了善恶报应的善信念观,都积极实践善性

D.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等信念,对于今天我们营造社会善文化的良好氛围等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载Word版试题
《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王永智》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A2. D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折,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B项,“是因为其认为善是中国人启蒙教育及习成做人的基本认知”错误,由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国人启蒙教育及习成做人的基本认知,体悟并践行‘良知’是个体道德修为的基础”可知,“中国人启蒙教育及习成做人的基本认知”是作者的观点而非孟子的观点, 将原文中的关键信息孟子的观点与作者的观点混为一谈且强加了因果联系,故整合后的内容与原文不符。

C项,“仁爱主义、集体主义及和平主义呈并列关系”错误,由原文“仁爱主义是集体主义的基础,与邻为善,互利共生,构成了交往的和平主义价值理念” 可知,三者非呈并列关系,同时选项说“阐述了谋求人类共同生存的道德价值观”也表述错误。

D项,“促使中国人致カ于在现实社会中谋求立德以成就不朽”错误,由原文第五段可知,孝忠合一这一观点是用来闲述善的培育、实践的第一场所是在家庭内观点的,故其没有起到促使中国人致力于在现实社会中谋求立德以成就不朽的作用。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指出善文化对国家发展的作用,体现了春秋笔法的创作风格”表述错误,春秋笔法为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的一种创作手法,文章首尾两段是指出善文化对国家发展的作用,并没有褒贬的意思。D错误。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C项,“当时的人们都有了善恶报应的善信念观, 都积极实践善性”错误,由原文“在现实生活中,《周易》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佛教的因果报应论,道教的‘承负’果报论等使中国人有了恐报应的善信念观,致力于在现实社会谋求‘立德’、成就‘不朽’”可知,是使中国人“有了”恐报应的善信念观,只是强调中国人“有了”恐报应的善信念观,并不是说当时的人们“都”有了善恶报应的善信念观,“都”积极实践善性。

故选C。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录入时间:2021-02-22 1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