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世界需要“中国新思想”·乐黛云》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界需要“中国新思想”

乐黛云

①1937年,林语堂用英文写了一本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生活的艺术》。书--出版就引起轰动,持续52个星期位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在美国重印40多次,被翻译成10多种不同的文字。直到今天,我国书籍还很少在国际上出现过如此盛况。这种现象说明世界需要于中国的,是不同于他们自己原有思想的另一种思想,不同于他们惯常生活方式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②但是,百余年来,我们很少有这样的自觉。中西文化对话中,中国面对的往往是强势文化的灌输和覆盖。中国现代文化和当代学者在国际上也常受轻视。今天,是根本改变这种局面的时候了。对中国文化来说,通过今人的自觉,从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中生长出“中国新思想”,是根本之道。

③当代世界深陷各种冲突之中。从军事战争到经济战争,从资源争夺到社会斗争,从国际冲突到文化对峙,如何克服冲突、形成合作,是人类一直未能解决的最大问题。

④中国先哲认为,个人无法独立生存,人的初始状态就是与父母和他人的关系,这首先就是一种社会合作状态。因此,社会的基因不是个人,而是人与人的关系。所谓“礼”,就是讲社会关系中的人如何存在,而非强调抽象的人。我国学者从中国文化的这个立场出发,参与世界大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这种出发点已引起国际学术界重视。中国学者李泽厚在《伦理学纲要》中,更提出了中国文化的“情本体”,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的“情理”与西方“理性”的讨论,也引发西方文明对自身的反思。

⑤作为欧美对外政策基础的“帝国理论”,曾经带来三个世纪的战争灾难,已经走到尽头。中国哲学家赵汀阳,几年前出版《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描述了一个不同于帝国理论的、拥有普世正当性的中国的世界秩序模式。中国古代的“天下”,不同于西方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利益博弈模式,而是一个“至大无外”的思考单位,从“天下—国—家”这样由大至小的方向,思考如何实现各个层次的和谐。

⑥“天下体系”不承认存在着无法被理解的“绝对他者”,而相信每个他都是这个至大无外的“天下”的组成部分,因此就排除了不可通约的、绝对的“文明的冲突”,而这种认识正是今日世界所急需的。从此,“天下体系”作为不同于长期拥有文化霸权的“帝国理论”的另一种可替代的概念和思考方式,逐渐引起世界思想界重视。当然,其中也不乏质疑和不同意见,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学者从中国文化引发出来的新思想,已经引起世界性的重视和讨论。

⑦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不是按我们的主观愿望设计制作好再端出去的一盘点心,而是在长期互动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双向自由选择逐渐形成的。中国文化面向世界,与他种文化进行对话沟通,已有悠久的历史。18世纪以来,中国文化通过伏尔泰、莱布尼兹、荣格、白壁德、布莱希特等人吸收,包括误读和改写,才真正进入西方文化主流。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⑧当西方学者吸收中国文化时,首先不是大量知识的掌握,而是一种灵感的共鸣,需要从各自的需要和文化处境出发。我们必须重视长期以来跨文化交流的历史,尊重对方的处境、意愿和兴趣,而不是主观地强加于人。同时也必须看到,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一些认识,虽然本来就是真知与误解并存,自有其片面性,但这些认识也给我们提供了崭新的异文化视角,大大加深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认识。

⑨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必须看到我们所说的复兴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的复兴,我们所说的发展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发展,这种复兴和发展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我们有能力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也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这就是我们面对世界文化的根本出发点。

(摘编自《人民网》2013年8月6日,有删减)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林语堂写了一本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书,被翻译成英文和10多种不同的文字,在美国重印40多次。

B. 在中西文化对话中,中国面对的往往是强势文化的灌输和覆盖,中国文化和学者在国际上常受轻视。

C. “天下体系”否认无法被理解的“绝对他者”的存在,认为每个他都是“天下”的组成部分。

D. 从中国文化的立场出发,我国学者参与世界大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已引起国际学术界重视。

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列举了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在国际上引起轰动的事例,说明世界需要多元思想。

B. 通过今人的自觉.从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中培育出“中国新思想”,是中国文化改变与西方文化对话地位的根本之道。

C. 当代世界深陷各种冲突之中,说明作为欧美对外政策基础的“帝国理论”,已经走到尽头。

D. 中国文化只有通过西方文化精英的吸收,包括误读和改写,才真正对西方文化产生较大影响。

3. 请简要概括世界需要“中国新思想”的原因。

下载Word版试题
《世界需要“中国新思想”·乐黛云》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D   

3. ①世界需要多元思想;②长期拥有文化霸权的“帝国理论”已经走到尽头,“中国新思想”提供了另一种可替代的概念和思考方式;③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国新思想”有能力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不正确的一项”,浏览选项意思,回归原文,比对是否有时空错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不符合逻辑等问题,选出最佳答案。

A项,“被翻译成英文”错误,依据第一段“林语堂用英文写了一本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生活的艺术》……被翻译成10多种不同的文字。”可知,林语堂本来就是用英文来写的,所以不会再“被翻译成英文”,故A错;

B项,“中国文化”错误,依据第二段“中西文化对话中,中国面对的往往是强势文化的灌输和覆盖。中国现代文化和当代学者在国际上也常受轻视”可知,在国际上常受轻视的是“中国现代文化和当代学者”,故B项扩大了范围,应该改“中国文化”为“中国现代文化”;

D项,“我国学者参与世界大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已引起国际学术界重视”错误,依据第四段“我国学者从中国文化的这个立场出发,参与世界大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这种出发点已引起国际学术界重视”可知,已引起国际学术界重视的不是“我国学者”,而是“这种出发点”,故D项错误。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是否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时空错位等问题。

D项,“只有通过 ”错误,依据第七段“18世纪以来,中国文化通过伏尔泰、莱布尼兹、荣格、白壁德、布莱希特等人吸收,包括误读和改写,才真正进入西方文化主流”可知,D项的“只有”一词说法太绝对。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概括世界需要“中国新思想”的原因,考生应回归材料,逐一筛选原文的原因,并整合为条分缕析的要点。

依据第一段“这种现象说明世界需要于中国的,是不同于他们自己原有思想的另一种思想,不同于他们惯常生活方式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可知,世界需要有新的思想,需要多元思想;

依据地五段“作为欧美对外政策基础的‘帝国理论’,曾经带来三个世纪的战争灾难,已经走到尽头。” 可知,长期拥有文化霸权的“帝国理论”已经走到尽头;第六段’天下体系’作为不同于长期拥有文化霸权的“帝国理论”的另一种可替代的概念和思考方式,逐渐引起世界思想界重视。”可知,“中国新思想”提供了另一种可替代的概念和思考方式;

依据第九段“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这种复兴和发展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我们有能力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可知,在新的时代下,“中国新思想”有能力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有力贡献。

考生据此容易概括出准确答案。

【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

录入时间:2021-02-26 09: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