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不良校园贷》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件以在校大学生为作案对象的“校园贷”“套路贷”案件,涉及诈骗、寻衅滋事等多个罪名,现阶段共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11人。被害人是深圳某高校的络赌博,不仅花光了父母给的生活费,还欠下不少债务,在同学的介绍下到校外某贷款公司借钱,后因无法及时偿还货款,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欠款数目从6000元累积到10余万元,翻了近20倍。

(摘编自《高校学生陷“校园贷”借1.3万欠100余万》,法制日报2018年5月2日)

材料二: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近日有媒体报道个别在校大学生轻信不良校园贷机构虚假宣传,向其借款用于消费,最终陷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小贷”滚成“巨债”。一些非法机构采取威胁、恐吓甚至暴力方式进行催贷,严重危害大学生安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日前发出今年第2号预警,提醒广大学生务必提高警惕,理性消费,天上不会掉馅饼。资助管理中心表示,不良校园贷机构往往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以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为诱饵,诱骗学生过度消费。其本质就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敲诈之实。广大学生要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对广告中的“免费”、“优惠”、“打折”要多留一份心眼、多打几个问号;平常要多学一些金融常识,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对网贷业务甄别、抵制的能力,切勿盲目信任。而学校和家长作为监护的责任主体,则需要在思想引导、风险教育上下功夫,扎紧“藩篱”。

(摘编自《不良校园贷“免费”套路藏风险》,《北京晚报》2018年5月2日)

材料三:

校园贷沦为“校园害”的背后,既有社会层面的问题,也有容易被忽略的教育命题。正如有人所言,我们的大学生还缺少财商教育。例如,金融被誉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金融理财能力被称为“公民实现富裕幸福生活的基础”,金融常识这堂课应该在大学生中普及,尤其是网上借货流行、电子支付普及的今天。试想,如果高校能够与时俱进,多一些金融常识方面的教育,在普及知识中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在剖析案例中提升学生的防骗能力,在培养财商中提升学生的理财才能,那么学生哪怕看不穿校园贷的套路,也会有所警惕。目前,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重视金融知识教育,加强对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非法校园贷走了,但换个马甲的新骗局还可能登场。加强财商教育,就相当于为大学生披上抗击诈骗的盔甲。

业内人士认为,非法校园贷潜滋暗长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借货机构用较低的门槛诱骗学生上当;二是大学生金融知识匮乏;三是虚荣心所致。就此而言,大学生在学习金融常识的同时,也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当收入满足不了消费、能力撑不起欲望,该怎么办?面对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是否非要进行超出自身能力的高消费?这就需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驾驭和自我克制。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果不善于自我管理,就会最终迷失自我。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贷款消费已成时代潮流,不必给合理追求贴标签,更不应被妖魔化。当非法校园贷被禁绝,也应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据报道,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小额信用贷款的业务。

(摘编自《别让校园贷变成“校园害”》,《人民日报》2017年9月8日)

材料四:

近日,湖北省公安厅联合相关单位开展2018防范和处置“非法校园贷”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安全教育形式,聚焦校园安全,让学生经历全面深刻的教育警示。文艺汇演将宣传防范“非法校园贷”等金融知识融入到歌舞、小品、快板等节目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自觉抵制“非法校园贷”。

(摘编自《湖北开展防范非法校园贷活动》,《人民公安报》2018年12月25日)

1. 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非法校园贷从“小贷”滚成“巨债”,这与大学生轻信不良校园贷机构虚假宣传、不识其套路有关。

B. 在网贷流行、电子支付普及的今天,缺乏金融常识、金融理财能力低下是大学生容易上当受骗的原因之一。

C. 当代大学生消费需求旺盛,追求超前消费,为非法校园贷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所以大学生要加强财商教育。

D. “校园贷”变成“校园害”,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家长和学校一样有责任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加强防范意识。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通过具体案例对某类非法校园贷的形成进行了报道,材料二则介绍了非法校园贷的一些具体形式并对学生做了提醒。

B. 不良校园贷机构采取“免费”“打折”等虚假宣传隐瞒了其诈骗意图,这是某些大学生陷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的原因之一

C. 校园贷的本质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敲诈之实,其暴力催贷方式对在校大学生的人生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所以严厉禁止。

D. 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是要学会自我管理,如果学生自己不能提高警惕、抵制诈骗,即便非法校园贷没有了,还会有新骗局出现。

3. 从政府的角度,要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有效防止非法校园贷事件的发生。请简要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不良校园贷》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C   

3. ①加大对非法校园贷机构的惩处力度,增强法律法规的震慑力。②政府相关部门应该联合起来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加强防诈骗教育宣传。③政府主管部门要大力整顿针对大贷市场,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合法借贷的途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时既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等,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内容与原文的差别。注意选项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C项,“当代大学生消费需求旺盛,追求超前消费,为非法校园贷的滋生提供了温床”错误,“业内人士认为,非法校园贷潜滋暗长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借货机构用较低的门槛诱骗学生上当;二是大学生金融知识匮乏;三是虚荣心所致”,可见,“当代……超前消费”这个原因表述错误,与“虚荣心”不对等。故选C。

【2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时空错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等问题。

C项,混淆概念。注意材料二第一段“不良校园贷机构往往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以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为诱饵,诱骗学生过度消费。其本质就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敲诈之实”中的“其”指代的是“非法校园贷”。此题混淆了“校园贷”和“非法校园贷”的概念、另外这四则材料报道的都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之实的非法校园贷,应该严厉禁止的是非法校园贷。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从政府的角度,要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有效防止非法校园贷事件的发生”,考生应回归材料,逐一筛选原文的措施,并整合为条分缕析的要点。考生注意只需从“政府角度”考虑。

依据材料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件以在校大学生为作案对象的‘校园贷’‘套路贷’案件,涉及诈骗、寻衅滋事等多个罪名,现阶段共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11人”可知,政府应加大对非法校园贷机构的惩处力度,并要增强法律法规的震慑力;

依据材料二“平常要多学一些金融常识,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对网贷业务甄别、抵制的能力,切勿盲目信任”、材料三“目前,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重视金融知识教育,加强对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可知,政府相关部门应联合起来,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和督促,加强防诈骗教育宣传。

依据材料三第一段“非法校园贷走了,但换个马甲的新骗局还可能登场” 可知,政府部门要大力整顿针对大贷市场;依据材料三第二段“当非法校园贷被禁绝,也应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据报道,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小额信用贷款的业务。”可知,政府部门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合法借贷的途径。

考生据此可以整合出答案。

【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

录入时间:2021-03-01 09: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