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李志昌》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资源”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资源是指人类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材料)和动力的天然来源。广义的资源,则是指人类用来帮助从事一定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一切要素和有利条件的总和,简单地说,资源就是人类活动所必需的一切东西。从形态上看,人类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贮存、节约的资源,如资金、材料、能源等;另一类是不可贮存、节约的资源,如时间、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在信息社会中,正确认知注意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说注意力是一种资源呢?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定向性,即有意识、有计划地达到一定的目的。人类活动的定向性,要求人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过程的目标。人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种活动计划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动,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所以,注意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人的有目的活动和定向探索活动的前提,是人的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它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当我们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定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和认识过程分不开,它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虽然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认识活动,但它表现在认识过程(知觉、记忆、思维等)的内部而与这些过程不可分离,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注意力表现了人的心理过程进行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的重要国素。没有高度发展的往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种主要的任务。当大量的信息进入感觉记忆,若不加以注意,很快就会丧失。国此,注意在为进一步加工而选择感觉信息方面,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信息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可分享性,而注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不可分享的。今天,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

(节选自李志昌《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有删改)

1. 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 因为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所以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

B. 如果没有注意力,就不能从事各种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

C. 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如果拥有注意力,就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

D. 资源包括材料、能源、时间、信息、注意力等,有的可以贮存、节约,有的不能贮存、节约。

2. 下列语句的含义,体现“注意力”重要性的一项是

A.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B.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C.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D. 铁杵磨成针,滴水能穿石。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 信息是一种重要资源,注意力也是一种重要资源。所以说,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资源。

B. 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不可替代,不可分享,因此不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相提并论,等同看待。

C. 人的注意力是一种有限的心理资源,注意在进一步加工选择感觉信息方面,是起着重要作用的。

D. 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注意力是成功的要素,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可能会导致人一事无成。

下载Word版试题
《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李志昌》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D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

A项,“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是错误的。由原文“没有高度发展的往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可知,选项忽略了“有效”一词。

B项,由原文“注意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人的有目的活动和定向探索活动的前提,是人的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可知,注意力在从事各种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但并不是说没有注意力,就不能从事各种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说法过于绝对。

C项“如果拥有注意力,就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是错误的。由原文“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可知,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但并不是如果拥有注意力的话,就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和文章观点之间关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是理解选项中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文章内容体会观点的含义,最后进行判断分析。

A项,表达坚持不懈的重要性,与“注意力”无关。

B项,“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在告诫人们要广泛听取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与“注意力”无关。

D项,“铁杵磨成针,滴水能穿石”表达的是坚持不懈的精神。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所以说,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资源”是错误的。由原文“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可知,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的原因是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所以前后句子构不成因果关系,并且“在任何时候”,属夸大事实。

故选A。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

录入时间:2021-03-03 10:16:49